長江邊上的 重慶 ,不僅僅只是一座山城,它還藏著林、泉、瀑、峽、洞。這個美麗的山城,浮在兩江之上,聳立在大山之間,還有著世界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 中國 近代革命遺蹟。站在這個城市的馬路上,你有時會不知道是在山上還是山下。吃在那裡,舌頭不但感覺辣還會麻。這個城市很傳奇,直轄市和省轄市翻來覆去,抗日戰爭時期做過首都,是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被國際上盛譽為的「英雄之城」,也曾經是抗戰勝利後 中國 兩大政黨的最後談判之地。應該去看看嗎?行程:D1 上午滬渝直飛,下午遊磁器口、渣滓洞白公館,住洪崖洞酒店。D2 上午乘車去 武隆 ,下午乘船遊芙蓉江、芙蓉洞,住 江口 鎮。D3 遊玩天坑地縫,住 武隆 仙女山鎮。D4 上午遊仙女山森林公園,下午回 重慶 市區,遊玩解放碑、朝 天門 、看夜景,住洪崖洞酒店。D5 上午乘車去 大足 ,看寶頂山石刻。下午返回 重慶 市內晚餐,晚上乘飛機返滬。
磁器口古鎮 是 重慶 古城的縮影和象徵,被讚譽為「小 重慶 」,所以到了 重慶 就先逛了逛這個古鎮。始建於宋代的這個古 鎮原 名龍隱鎮,前臨嘉陵江、後有三山並列和兩溪環抱,是嘉陵江邊重要的水陸碼頭,曾經繁盛一時,現在依然。鎮上有十多條街巷,街旁大多是明清風格的建築,地面由石板鋪成,沿街店鋪林立,可謂「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古鎮有榨油、抽絲、製糖、捏麵人等各種傳統店鋪,有各種傳統小吃店、茶館等,商業氣氛很濃,好在當地居民依然生活在其中,失去的可能就是起源於明末清初,泛濫於民國時代的袍哥組織了,這個 四川極有名氣的哥老會「講豪俠、重義氣」,在如此重要的水陸碼頭上,演義一定精彩。據說在每年春節,古鎮舉辦的廟會是最具特色的傳統活動,如果喜歡熱鬧,可以春節的時候去看看。我去國內那些古鎮遊玩,喜歡人少的時候,靜靜地遊蕩似乎感覺會更好。
上圖有人站立處,據說是小說《紅巖》中「華子良」經常到的一個店鋪,解放前中共地下黨的一個接頭地點。雖然是真是假無法考證,但是那門前有一牌說明和一個人形雕像,就當作是真的吧。
磁器口被稱為巴渝第一古鎮,有較為完整的古建築、說是蘊含了豐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紅巖文化和民間文化,那需要時間去考證和體會。古鎮曾經繁華,有一句話流傳:「白日裡千人拱手,入夜後萬盞明燈」。在旅遊熱的當下,地方政府以明清建築風格開發點綴,吸引了眾多遊客,古鎮的民俗文化街區,也是一個打卡景點,人潮湧動繁華依舊。行走在那些多級的上下石板路上,有別於其他古鎮的山城特色就及其明顯了。行走在古鎮的街上,綠色的植物掩蓋著小店客舍,銀匠在精心製作銀器,白鬍子老頭拉著提琴在獨樂樂,蠻有一些趣味。
看過小說《紅巖》,小說中描寫的那些酷刑,就發生在離 磁器口古鎮 三公裡許的渣滓洞和白公館。一個把政治犯關進監獄和集中營的時代,給人的感覺就是絕對黑暗和極端殘忍的時代。當一類人變壞了,是會超過野獸的,令人髮指的過程甚於讓人立即死亡,歷史總會留有那些不忍卒睹的場景, 和平 總歸是叢生的願景。
渣滓洞原是 重慶 郊外的一個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一九三九年,國民黨軍統特務霸佔煤窯設立了監獄,解放後成為一處緬懷英烈的革命遺蹟。渣滓洞分內外兩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審訊室等,牆上寫有「長官看不到、想不到、聽不到、做不到的,我們要替長官看到、想到、聽到、做到」等標語。審訊室內有鐵鎖鏈、竹籤、辣椒水、老虎凳等酷刑對待革命者。內院有十六間男牢兩間女牢,放風壩的牆上寫有「青春一去不復還,細細想想」「認明此時與此地,切莫執迷」「迷津無邊,回頭是岸」等。在渣滓洞被國民黨關押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進報」案、上下川東三次武裝起義失敗後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許建業、何雪松等,最多時達三百餘人。解放後的《烈火中永生》《紅巖》《江姐》等文藝作品都以此為原型,讓你充分了解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和堅貞不屈。
白公館距離渣滓洞二公裡許,原為 四川 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取名為「香山別墅」。一九三九年,軍統特務頭子將它買下,改造為迫害革命者的監獄。一九四三年被改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後,所關押政治犯都遷往了二公裡外的渣滓洞。抗戰勝利後白公館又成為特別看守所,最多時曾經又有二百多名「政治犯」關押於此。解放後也成為一處緬懷英烈的革命遺蹟。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共產黨解放了 四川 大部分地區,國民黨軍統特務潰逃前夕,策劃了震驚中外的對革命者大屠殺,渣滓洞和白公館因此被人們稱作「兩口活棺材」。從孫 中山 先生的大革命開始,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多少仁人志士和革命者拋頭顱灑鮮血,鬥爭的艱辛和勝利的不易,在參觀革命遺蹟時重溫歷史,也是必修的一課。
芙蓉,美麗的花。詩說芙蓉:「不肯嫁東風,殷勤霜露中」「千林尚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有如此名字的溶洞和河流,風景應該不會讓人失望,遊畢果然如此。
重慶 武隆 芙蓉洞,是我國唯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的洞穴。在 中國 最美六大旅遊洞穴中,位列第二。龐大的洞體,有七十多種次生化學沉積物所構成的豐富景觀,輝煌壯麗,玲瓏剔透,華麗奇巧,令人目不暇接,可以說是一座斑斕輝煌的地下藝術宮殿。主洞長二千七百米,遊覽道一千八百多米,洞底最寬處近七十米;洞的最高處有四十八米多;洞底總面積三萬七千平方米,其中輝煌大廳面積在一千平方米以上,很是壯觀。遊覽用時五十分鐘左右,感覺很值得,雖然也去過 桂林 七星蘆笛、 貴州 織金 、 湖南 黃龍 的那些溶洞。
洞中主要景點有金鑾寶殿、雷峰寶塔、玉柱擎天、 玉林 瓊花、犬牙晶花、巨幕飛瀑、石田珍珠、珊瑚瑤池等。進芙蓉洞遊覽,一路起伏前行,讓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很多喀斯特溶洞內都有形象的命名景觀,但是此洞寬十五米許,高達二十一米的巨型石瀑布;處在生長旺盛期的珊瑚瑤池;生長旺盛的石花之王;世界絕無僅有的犬牙晶花石五絕,是世界洞穴景觀中的稀世珍品,還是讓人嘆為觀止。
出芙蓉洞,從山上坐纜車而下,就到了芙蓉江邊。坐上遊船,浮一碧翠綠,望兩岸青黛,隨船尾的細浪,在江峽中來回穿行約一個半小時,是一個心靜情怡的好時光。
芙蓉江由南向 北流 經黔渝兩省,在 重慶 武隆 的 江口 鎮注入烏江,是烏江最大支流。芙蓉江古名濡水,又名盤古河,因沿岸多芙蓉樹,故稱芙蓉江,古人對其有「一川遊盡畫圖中」的評價。自從 江口 電站庫區蓄水後,芙蓉江的這一段就形成了兩岸秀麗的高峽 平湖 風景區。江水碧綠髮藍,兩岸蒼勁樹根千姿百態,綠影婆娑。加之水鳥飛舞,鍾乳垂掛,飛泉流瀑,高山翠峽,偉峰石筍,橫亙10餘裡而不絕,有人說「芙蓉水美勝 九寨溝 ,風光不減 大寧 河」
乘船遊芙蓉江,只見水澄若碧、峽青若翠,水質彩幻;遠山朦朧的雲霧,半遮半掩地拌動著氤氳,沿著一江碧水,各類水景姿色萬千。悠遊的愉悅感,也就在這綠綢一樣飄逸的江水之間,蕩漾了開來。當晚住在 江口 鎮,那裡是芙蓉江流入烏江的交匯處,在流淌的江水聲中入睡,不亦悅乎。
武隆 的天坑地縫是世界自然遺產南方喀斯特的組成部分,像一幅絢爛多彩的丹青長卷,可以一睹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生橋,溶洞和高峽深谷等自然景觀。也因為電影《 滿城 盡帶黃金甲》《變形金剛》曾經在這裡取景拍攝,而被人們熟知,它又被稱作 武隆 天生三橋 和龍 水峽地縫,在 武隆 仙女山鎮轄區內。
武隆 天坑頂部,有分別被稱作天龍,黑龍和青龍的天生三橋,是 武隆 天坑的組成部分,與坑底最多有二百多米落差。天坑周圍都是原始森林,還有萬仞巨石,坑底涼意襲人,鬱鬱蔥蔥。乘觀光電梯下到半崖,再順著步道下行到坑底,傳說是建於一千四百年前的一座官驛,古代涪州和黔州要道上的驛站,它上面就是天龍橋。
這個據說唐代曾經的驛站,木質結構,古樸典雅、飛簷翹角,和崖壁融為一色,叫做天福官驛。拍攝電影《 滿城 盡帶黃金甲》時被重新修建,所以現在看來很完整。電影中,在這個驛站周潤發和周杰倫飾演的角色有一場對話和打鬥,刺客們從萬仞絕壁的天坑上溜索而下,讓人驚心動魄。天福官驛有正殿,接待、辦公,衛士等住所二十間,驛站外立有標旗,栓馬樁。現在懸掛天福茶社一匾,可以在裡面喝茶,還有紀念品可買。
走出第三個青龍橋,基本上已經離開天坑了。在天坑中行走,從天生橋洞下穿越,周圍是懸崖峭壁,常有 石柱 直立,灌木鬱鬱蔥蔥,地上泉水潺潺,掛壁有晶瑩的水珠滴落,空氣及其清新,抬頭望一方小小的天空,無法用語言形容那種感覺,感嘆大自然的造化,其奇特的地形地貌常常讓你無法想像。
武隆 地縫離天坑很近,叫龍水峽地縫。從谷頂乘觀光電梯而下,就到了谷底的地縫,滿目蒼翠,兩邊崖壁高不可攀。崖壁上生滿了苔蘚,崎嶇不平,怪石嶙峋,人只能沿著依山就勢的掛壁棧道行走。棧道就像一條遊龍,在崖壁上飛舞盤繞,峽谷間水流湍急,飛泉流瀑,如此奇景,讓人驚喜。
地縫全長四公裡,是為峽谷奇觀。最深處據說達到了五百米,兩邊崖壁藤曼垂落,飛瀑流泉,極為涼爽,仰望壁立千仞,天光曦微,讓人不知身在何處。地縫有些地方稍為寬闊,泉水從峽谷間奔流不息,石頭上生滿了綠油油的苔蘚,踩上就可能滑倒。這裡有九灘十八瀑之說,流泉飛瀑霧氣瀰漫,有些地方仰天觀看,只剩一線漏下天光,不枉地縫之說。真是小路彎彎嵌綠樹,小溪潺潺揚迷霧,人在棧道行,水在腳邊流。身在谷底,俯仰之間有柳暗花明之感,呼吸一下清爽到沁入五臟六腑,真是一處高級的氧吧。
我們是上午從 江口 鎮坐車直達天坑景區的,在天坑遊覽用時二個小時,然後入住景區邊上旅店,午餐後稍事休息,再去地縫行走,用時一小時,就這麼結束了天坑地縫的一天遊覽。天坑地縫的自然景觀讓人再次體會,什麼叫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只能夠嘆為觀止。人生有幸在美麗的大自然中行走,也是精神上的一種享受。真可謂:天坑地縫,誰砸誰劈?拾級崎嶇,滿目蔥蘢,崖壁飛泉,聲激畫中,深山藏景,有幸覓蹤。
很遺憾,大霧中到了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霧氣中一片綠草,散步走走,看不見什麼,唯有一些女士揚起彩色絲巾,留下一張朦朧的草地照片。隨後坐上那列小火車,在草地中穿行一下,算是到此一遊,天氣對於旅遊真是太重要了。仙女山海拔二千米許,擁有森林三十多萬畝,天然草原十萬畝,是 江南 獨具魅力的高山草原,被譽為「南國第一牧場」和「東方 瑞士 」。說是冬季白雪皚皚、銀妝紗裹,有霧松和冰瀑,是觀賞雪景、開展雪上運動的旅遊勝地;夏季茫茫林海,碧綠草原,清風吹拂,涼爽宜人,氣溫比 重慶 主城區低十多度,有「山城夏宮」之美譽。何時可以再見?
仙女山公園外的小集市上,攤位掛滿了野腊味和土產。
重慶 市人民大禮堂,是 重慶 的地標之一。這座仿明清的宮殿建築,主體部分的穹廬金頂,脫胎於 北京天壇的祈年殿,由大禮堂和東、南、北樓四大部分組成。主體建築的前方有一精緻的門樓,其外觀似 北京 的天安門城樓,故有「小天安門」之稱。重慶 解放二年後就建了這座宏偉的禮堂,有天安門、天壇的縮影,南北兩翼鑲嵌著類似紫禁城四角的塔樓,廣袤的庭院、前階寬闊平展梯次六重,決策者的膽子真大,難道不怕京城的領袖生氣嗎?
住洪崖洞大酒店,減少了洪崖洞一遊的奔波,由於一樓和十一樓外都是大馬路,常疑惑到底是在山上還是山下,既可以乘電梯下到客房,也可從乘電梯上到客房,感覺很奇妙。
住在這個酒店,在上面可俯視嘉陵江上的舟楫,去下面可以看洪崖洞布滿綠蔭的巨洞照壁,非常不錯。
洪崖洞的晝與夜。洪崖洞是一個巨大石窟,原名洪崖門,是古 重慶 城門之一,現在的景點由吊腳樓、仿古商業街等景觀組成。
主城區街旁的樹,猶如盆景中的植物,很是獨特。
攝下這張推車賣水果小販的照片,是疑惑在 重慶 這個幾乎不見自行車的山城,小車如何在坡路上推行?
「不識 廬山 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以不可以只是在朝 天門 廣場上看朝 天門 。站在朝 天門 廣場上,可以看到兩江交匯,黃色的長江水與碧綠的嘉陵江水在交匯處涇渭分明,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如果乘坐觀光遊輪,就可以遠看朝 天門 廣場就象一艘揚帆遠航的巨輪,氣勢磅礴。朝 天門 位於渝中半島的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襟帶兩江,壁壘三面,氣勢雄壯,城門原題有「古渝雄關」四個大字,曾是 重慶 十七座古城門之一。南宋時,有欽差自長江經該城門傳來聖旨,故得此名。
霧都名不虛傳,在朝 天門 我就遇到了霧氣瀰漫的時光,長江上的橋,對岸南濱路上的樓都朦朦朧朧。
國內獨一無二的索道交通,跨越長江,連接了 重慶 的渝中區和南山區,方便了兩岸的往來。
解放碑的夜,訴述著 重慶 商業區的繁華。解放碑,是原來國民黨建的,叫做抗戰勝利紀功碑,以標誌 中國 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取得的勝利。 重慶解放後,又被叫做人民解放紀念碑,以見證 中國 人民的解放。我是愚而不明白的, 重慶 才解放二年就建設了宏偉的人民大禮堂,為什麼一個紀念碑不分而建之?
山城美景,都是遠景勝近景。我想看朝 天門 夜景,就在朝 天門 碼頭坐上了輪渡,越過長江,在對岸的南濱路上觀賞 重慶 之夜,攝下了這些照片。
從 重慶 市內到 大足 區約要二個半小時車程,所以去 大足 看石刻,需要安排一天時間。 大足 ,唐代時隸屬昌州,接近 大足 石刻風景區時,被帶到了一個 新建 的仿古建築群落,城門上書昌州,估計也是為旅遊開發而建的。
名為昌州的仿古建築群,人群稀少,入內方便了一下,感覺很多建築還是為商業旅遊考慮的。環境倒還是很優雅,不知道能不能帶來好的經濟效益。
大足 石刻是 大足 縣內一百多處摩崖造像的總稱,以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稱於世。它集 中國 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藝術的精華,以鮮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為 中國 石窟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大足 石刻是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包含有國家級的寶頂山、北山、南山、 石門 山、石篆山,有市級的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巖、千佛巖,有縣級的峰山寺等,共有造像一千多龕,約五萬餘尊。
我們只看寶頂山摩崖造像,這些始鑿於南宋年間,以聖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石刻雕像神容莊嚴,令人肅然起敬。建於南宋的川東古剎聖壽寺,地勢峻秀,環境幽雅。
石刻以佛教造像為主,兼有儒、道造像,形式有圓雕、高浮雕、淺浮雕、凸浮雕、陰雕五種,主要以高浮雕為主,展示了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 中國 石刻藝術的風格和民間宗教信仰的發展變化。看石刻造像的特徵,還是屬於石窟藝術的範疇,說是和莫高窟、雲岡、 龍門石窟 齊名,確實非常精彩。大佛灣造像全都裸露在外,與山崖連成一片,還突破了一些宗教的約束,造像很人性化。其中不僅有各階層人物形象,以及眾多的社會生活場面,而且還配有大量的文字記載,展示了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
雖然石刻以其濃厚的世俗信仰,純樸的生活氣息,力求與世俗生活及審美情趣緊密結合,但是在濛濛細雨中觀摩寶頂山石刻,就像進入其他廟宇一樣,還是懷著崇敬的心情,輕輕走過,祈禱神明的保佑。
從魔都去,遊山城歸,作為一個遊客,印象深的還是那些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革命遺蹟。碧翠的芙蓉江、晶瑩的的芙蓉洞、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坑地縫, 磁器口古鎮 的風貌,包括沒有好好看一眼的仙女山森林草原,都是 重慶 獨有的精彩。至於兩江匯流的城市風採,那是人文的源流,靠一次旅遊是無法體會的,還需要從歷史書籍中學習了解。 重慶 飲食的麻辣,嘗過了就行,在飲食文化流行的今天,在其他城市中也能很容易獲得。山城 重慶 的厚重,還是在歷史中:那巴渝文化鑄就的男兒熱情似火而又堅韌豪邁,女兒柔情似水而又英氣勃勃;近代史中軍閥統治和袍哥演義的江湖;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的抗戰陪都,經受了長達五年的日寇戰略轟炸;曾家巖50號「周公館」、沙坪垻紅巖村和著名的「 重慶 談判」,險惡環境中的國共兩黨鬥爭.......一般的旅遊,只是從一個自己住膩的地方去一個別人住膩的地方看看,只有 重慶 那璀璨的夜景,在訴說 中國 西南這個直轄市的美好,還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