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國家的歷史有長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實力有強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故而各國的飲食文化是不一樣的。隨著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每個人對美食的概念也不一樣。飲食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養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勞動人民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從歷史沿革看,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末年太公望時期「別名:姜子牙」,中國飲食文化綿延3100多年,分為生食、熟食、藥膳養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5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係等,深厚廣博!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中華美食,下面小編開始今天的美食
金針菇煮鯽魚
材料:鯽魚3條;金針菇1把;生薑3片;枸杞子1撮;鹽適量;胡椒粉少許;黃酒;
做法
1.鯽魚斬殺,去鱗去內臟(可以保留魚籽)去魚鰓,將魚腹內的黑膜刮除乾淨,將魚清洗乾淨,魚身內外輕拍少許鹽及胡椒粉,醃製10分鐘左右;金針菇分揀後清洗乾淨,枸杞子用清水浸泡備用;
2.將煎鍋加熱注油,下生薑2片煸香,將鯽魚排入鍋中,煎至雙面微黃焦香起鍋;
3.湯鍋添加足量清水,將魚放入,大火煮開後將浮沫撇去,滴入黃酒幾滴,轉中小火繼續煮約15分鐘左右,轉大火,將金針菇放入鍋中稍煮片刻;
4.將浸泡後的枸杞子放入鍋中煮個3、2分鐘,調入適量鹽,少許胡椒粉調味,熄火起鍋即可。
芥藍炒臘肉
材料:芥藍300g、臘肉50g、鹽少許、雞粉少許
做法:
1、鍋中添水,大火加熱;水沸後加入少許鹽;加入幾滴植物油;放入芥藍焯燙,過水後迅速撈出、瀝乾待用;
2、倒掉水,將鍋拭乾,重新燒熱,放入切塊的臘肉,小火煸炒至出油;放入芥藍,大火爆炒一分鐘;關火,加少許鹽;加少許雞粉,翻炒均勻即可。
辣醬拌牛肉
材料:牛肉、胡蘿蔔、香菜、辣椒醬、料酒、麻油
做法
1.牛肉洗淨,冷水下鍋,開大火,煮出血水。
2.煮好的牛肉洗淨,再次放入乾淨的水中,加幾片姜、香葉、料酒大火煮開,小火煮1.5—2小時。
3.胡蘿蔔切絲,用滾水焯一下,撈出瀝乾備用。
4.煮好後的牛肉撈出,待放涼後切薄片。
5.將牛肉片和香菜、胡蘿蔔絲拌在一起,加入辣醬和一點麻油,拌勻即可
拔絲紅薯
材料:紅薯、白糖、醋、油。
做法:
1.紅薯洗去泥沙後刮皮,然後切成滾刀塊
2.2.鍋裡油燒熱,下鍋炸紅薯
3.中火慢慢炸,務必將紅薯炸得外脆裡嫩才行
4.等到紅薯成熟,外邊一層脆殼即可撈出瀝油
5.取盤子,刷一層熟油
6.不粘鍋裡放油熱後放入白糖,小火慢慢熬糖
7等糖全部融化並冒小泡泡時
8加入半小勺醋,慢慢熬糖
9.鍋裡泡沫不斷變多
10.直到糖的顏色變黃,再由黃轉紅,這時立刻關火
11.將炸好的紅薯放入,顛幾下讓紅薯均勻沾上糖漿吃的時候趁熱上桌,並隨帶一小碗涼的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