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起航,邁向深藍。海洋對於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海洋孕育了生命、聯通了世界、促進了發展,它是生命的搖籃,是資源的寶庫,是五洲的通道,是風雨的故鄉,也是戰略的要地。
山東依海而立,全省陸域總面積15.79萬平方公裡,毗鄰海域面積15.95萬平方公裡,與陸地面積基本相當;海岸線長3345公裡,位列全國第二位,約佔全國大陸海岸線總長的1/6。大陸海岸潮間帶面積、海灣面積均居全國之首,也是我國深水大港預選港址最多的岸段,海洋生物資源、港口資源、海洋礦產資源、海水化學資源、海洋能源、濱海旅遊資源、海洋空間資源等豐度均居全國前列。
弘揚海洋文化,加強海洋意識教育,是山東深入推進海洋強省建設、為海洋強國貢獻山東力量的重要內容之一。為發掘海洋資源,團結社會力量,打造海洋意識教育公共平臺,山東省海洋局積極推進建設「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主要指具有豐富、形象、生動、新穎的海洋教育資源或產品,能夠面向大中小學生及社會公眾開展海洋戰略、海洋知識、海洋技能、海洋觀念等內容教育的活動場所。
12月8日,山東省海洋局印發《關於對2020年度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命名授牌的通知》,命名「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等25家單位(場館)為「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並授牌。此前,2019年,山東省海洋局分別授予日照海洋科普館、中國海藻生物科技館「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稱號。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27家,將在普及海洋知識、弘揚海洋精神、增強公眾海洋意識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日照海洋科普館
位於日照市東港區碧海路西,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由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建設,共設神秘的海洋、生命的搖籃、未來的海洋等八大展區,128個展品展項,融觀賞、互動、體驗、科教於一體,通過生物標本、模型、互動體驗、多媒體展示等方式,全方位闡釋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風雨的故鄉、資源的寶庫、交通的要道。
中國海藻生物科技館
位於青島市黃島區大學園區,由明月集團承建,是系統展示海藻生物文化和產業為主題的,集海藻生物產品體驗、旅遊商品生產、餐飲、科普教育、海洋文化展示等功能為一體的科技展館。展館通過圖文展示、樣品實物、3D立體全息成像、互動體驗、智能掃描等技術,全面展示海洋生物資源的創新探索和智慧結晶。
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
位於青島城陽區上馬街道民超生態園,面積8000平方米,包括海洋權益廳、海洋生物廳、海洋資源廳、海洋災害廳、海洋科普書屋、海洋生物標本館、甲殼質展廳及多功能廳。通過沙盤、標本、模型、影像、文字、聲光電等多媒體展現我國遼闊的國土資源、領海領空、海洋生物、海洋資源等,將海洋科普、海權教育形象化。
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
位於全國AAAA級旅遊景區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內。擁有極地海洋館、歡樂劇場、深海奇幻、5D動感體驗館項目,是集海洋知識科普教育、文化主題與宣傳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公園。至今,共計接待研學旅行團隊4000餘個,覆蓋青島及省內周邊中小學學生團隊近20萬人次。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
國家實驗室發展中心
位於青島市即墨區鰲山衛鎮問海路,面積2000平方米,展品(標本)總數30件。創設首個海洋科普真人秀;建立首個國際海洋科普聯盟;固定開展「問海講堂」科普教育課,請科學家走進課堂,將實驗臺搬到教室,培養科學思維,將科學普及拓展為正式教育;推出一系列科普精品,通過新媒體直播海洋科普教育課程。
長島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展覽館
位於煙臺長島綜合試驗區文化街東,2020年6月開館,面積2.6萬平方米,是山東第一座海洋生態文明主題展覽館。展館主要通過生態藝術造景、海洋生物標本陳列、三維影院、娛樂互動等方式,展現獨特的海洋自然生態系統和生態環保知識,是集海洋文化館、海洋科普館、海洋博物館功能於一體的主題展館。
蓬萊八仙過海旅遊有限公司
蓬萊海洋極地世界
位於煙臺市蓬萊區海港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集觀賞性、學習性、趣味性於一體,反映海洋文化、海洋科技的綜合性科普展館。展館擁有圓柱缸、氣勢恢宏的熱帶雨林館以及海龜館和鯊魚館,匯集北極熊、白鯨、海象、企鵝、海豚、海獅、海豹等世界各地近百種海洋生物,供社會公眾參觀。展館全年向公眾開放。
泉城海洋極地世界
位於德州市齊河縣黃河國際生態城,展示面積8.8萬平方米,擁有熱帶雨林、海龜島、鯊魚灣、水母宮、海底隧道等10多個展館,匯集北極熊、白鯨、海豚、海豹、企鵝等來自世界各地的近千種海洋生物、萬種珍稀魚類,是一個集觀賞性、娛樂性、趣味性於一體,反映海洋文化、海洋科技的世界頂級綜合性展館。
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
經略海洋展廳
位於煙臺開發區崑崙山路,面積1170平方米。展廳存有各項涉海影片40多部,實物120多件,通過圖像、影視、水晶沙盤、實物、模型和互動體驗裝置等,展示海洋生物多樣性,海洋大國的興衰歷史,以及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高端裝備製造、臨港產業等重點產業發展成果及前沿海洋產業政策。
威海市劉公島海洋開發有限公司
釣魚島主權館·劉公島鯨館
位於全國AAAAA級旅遊景區劉公島景區內,釣魚島主權館通過近百幅歷史圖片、歷史資料和文物實物,闡明了釣魚島是我國固有領土,中國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劉公島鯨館存有世界上岸最大抹香鯨的表皮、骨骼以及重要器官標本,展示了抹香鯨及相關鯨類知識。
日照海洋公園
位於日照市東港區碧海路,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獨創的海洋館與花鳥園融合的新型海洋公園,綜合展示海洋、淡水動植物和陸生動植物。由陽光海洋館、四季花鳥園、飛禽秀場、水禽世界、兒童王國、那片海主題酒店、海洋特色商業街等部分組成,包括30餘個細分展區,展示1000多種近10萬動植物個體。
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
海洋意識教育基地
位於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一樓大廳。展區總面積1500餘平方米,分濱州海洋成就、模擬生態用海、海洋生物標本、海洋攝影模型、4D電化宣教、海域數字沙盤、海洋書畫作品和海洋文化長廊等8個展區。展示內容豐富,手段多樣,能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海洋求知需求。
青島貝殼博物館
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唐島灣畔,是以貝殼為主題,集貝殼研究、收藏、科普教育、文化旅遊為一體的非國有海洋特色博物館。博物館展館面積2600平方米,展藏世界貝殼標本12000餘種,貝殼化石2000餘枚,世界貝殼藝術品1000餘件。2017年,被國家海洋局宣教中心評為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
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
位於煙臺市福山區長江路,研究領域為海洋資源與環境調查、海域海島可持續利用,海洋生物與遺傳育種等諸多學科50餘個方向,在海洋、漁業相關領域應用研究等方面為行業和政府提供技術支撐。多次舉辦海洋知識進課堂等活動,錄製世界海洋日科普視頻,發放海洋書籍,受益師生達2萬多名。
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位於青島市李滄區遊雲路,主要從事海洋生物苗種選繁育、增養殖、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研究。有科普人員15名,志願者57人,出版《山東沿海習見魚類耳石圖鑑》等科普讀物10餘本。每年堅持面向全省水產企業和基層人員開展水產養殖新技術、新成果培訓,面向社會公眾及學生開展海洋生物科普教育活動。
山東海洋現代漁業有限公司「耕海1號」
是位於煙臺四十裡灣漁人碼頭以東海域的裝備型海洋牧場,集生產、觀光、垂釣、餐飲娛樂、文化、科普於一體,是海洋漁業、海洋文旅、海洋科普多元融合發展典範。平臺建成以來接待參觀者數百人,積極向公眾推廣綠色發展理念、信息化技術,形成集智慧漁業、海洋科普教育等於一體的平臺運營模式。
壽光市海洋環境監測站
位於濰坊科技學院藍工院。擁有綜合實驗室2000平方米,專業實驗室11個,專業儀器設備142臺套。設置文化長廊200米,展板380平方米,生物標本520個,150平方米的多媒體宣教室1處。自2017年啟用以來,文化走廊長年開放,生物標本室、實驗室在「海洋日」「5·12宣傳周」定期開放。幾年來接待參觀者5000餘人次。
昌邑市朱樹屏事跡陳列館
與海洋科普館
位於濰坊昌邑市北孟鎮。朱樹屏事跡陳列館展現了世界著名海洋生態學家朱樹屏國內讀書、國外求學、回國從教和科研等不同階段的生命歷程。海洋科普館通過圖文、展品、多媒體、模型、場景等手段展示海洋魅力,引導廣大學生及社會群眾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積極投身海洋事業。
威海威高海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威高海洋館
位於威海市文化西路,毗鄰威海國際海水浴場,總面積3萬平方米。場館分3層,包括300多種世界各地珍稀生物,以海洋文化為主題,擁有納美雨林、深海探秘等十大主題區域、兩大劇場、三大投餵區及二十餘項大型互動遊樂體驗項目,於2018年7月9日開業,日接待量達上萬人次。
山東高速威海發展有限公司
海螺灣分公司奇遇小螺號成長樂園
位於威海濱海新城海螺灣休閒驛區,佔地600畝,是國家AAA級景區,主打特色奇遇小螺號成長樂園。樂園設海螺博物館、海洋文化、膠東民俗等研學內容,打造全國首家親子戶外成長樂園暨研學旅行目的地。海螺博物館含海螺科普館、海洋生物探索館和海洋科技館。
榮成楮島水產有限公司東楮島海洋牧場
位於榮成市桑溝灣南岸東楮島,於2017年建造,建有半潛式多功能海洋牧場平臺及觀光體驗平臺,開發互動型海洋研學項目,發掘當地歷史、人文、漁家文化,打造海草房觀光、抗戰紀念館、老楮樹等特色景觀。舉辦各類海洋意識教育活動數十場,累計接待各學年學生2000餘人次。
日照市嵐山區海洋發展局「海洋空間」
位於嵐山區海洋發展局內,面積300平方米,以藍白色「海洋風」為主題,建設海洋類圖書閱覽區(海洋科技、文化、教育、法制類書籍1萬冊)、海洋科普展示區(海洋生物標本、海洋知識展示臺和科普互動區)、會議報告廳、多媒體展示區四大功能區域,是一所免費對外開放的綜合性海洋科普教育場所。
山東無棣海豐集團有限公司華夏海鹽博物館
位於無棣縣院前街,2013年初正式對外開放,是全國第二家海鹽博物館。博物館主體建築1萬平方米,設有華夏鹽蹤、當代鹽業、神奇的鹽和互動展示四個展廳,將通過實物、史料和多媒體手段集中展示我國海鹽業在當地的發展歷史沿革、鹽的用途和行業發展現狀等。
學校類基地4家(不對外開放):
東營市東營區科達小學、榮成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中心、青島同安路小學、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小學等學校類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