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四棵樹鄉的五朵山,離我曾經居住的老廠很近,大概有30裡的路程。我上學的時候,常聽大人們說起上五朵山打獵的趣聞軼事,那時的五朵山還沒開發,知道的人不多,從那時起我便對五朵山充滿了好奇。
1997年,廠子從山裡搬遷到南陽,過起了城市生活,從此遠離了大山。三十多年一晃就過去了,五十多歲的人了近幾年卻迷上了爬山,小時候嚮往的五朵山,自然是我必去的一個地方。2019年3月31日,我陪同幾位爬山的好友第四次來到五朵山。還是熟悉的山道,臺階,走起來比往日輕鬆的多,四幹多的臺階,幾乎沒怎麼停留一氣上到金頂,也許是心情特好的緣故吧。沿途邊觀賞邊拍照,山路蜿轉,峰巒疊嶂,時而峭峰突兀,直插蒼穹,時而石階仄仄,傍臨深峽,一路與山相伴,不覺間就上到了金頂的下邊。
這裡修建了一座道教的殿堂一萬福宮,虔誠的信徒們專程從遠方趕來燒香許願,始終香火不斷。萬福宮的旁側,有一道石砌的臺階,非常的陡,爬上臺階就上到了金頂。金頂海拔有1600多米。站在金頂上,舉目遠眺,群山巍巍,似一片山的海洋,波瀾起伏,茫茫中與天際相接。獨兀的金頂,在藍天白雲的襯託下,顯得莊嚴,美麗。從遠遠的山下觀望,四座山峰圍繞在它的身邊,形成了五山相連的壯觀景象,五朵山的稱謂由此而來。如果是四月中旬來這裡,滿山的杜鵑花開了,這裡的景色將更加的迷人。
從金頂下來,我和朋友們來到了玻璃棧道,棧道建在一座山的半腰處,下面是萬丈的深淵。曾經恐高的我,經過幾年的登山磨鍊,早己克服了恐高的毛病,現在行走在棧道上,如履平地,沒有了恐慌的感覺。1點多鐘開始下山,2點40分下到山底,離規定的發車時間還早,我們徵得導遊的同意,開始步行趕往另一個五朵山的景區一暴瀑峽。
暴瀑峽景區,行程5公裡,是一處藏在峽谷中美景,滿山的青翠和涓涓的溪水,讓人怦然心動。這裡的路平緩,走起來輕鬆多了,不似五朵山,一個勁的拔高,讓人輕鬆休閒間便賞到了山水,瀑布,翠竹,木橋等美景。這時是缺水季節,景觀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有名的暴瀑落差百餘米,水多的時候,瀑水轟然而下,聲若雷嗚,很壯觀。傳說暴瀑是真武祖師淨化體內之「戾暴」因故被敬稱為「暴瀑」。景區還有翠屏湖,暢心谷,祖師井,醒石灣等眾多景觀,因為時間限制,我們走馬觀花般走完全程,只能等下次再來細細地觀賞。
有位朋友遊完五朵山說沒啥看頭,這和我當初的看法一樣,一個勁的上臺階,拔高,人累的氣喘籲籲,那有觀景的功夫,好不容易上到金頂,忽忙看上幾眼趕緊往山下趕,怎能體會到五朵山真正的美呢。其實五朵山的美就在登頂那一刻,極目遠眺,一覽眾山小,這時有種登頂成功的喜悅感,這就是我認為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