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許多著名的古城,比如山西平遙古城,就曾轟動一時,又比如雲南麗江古城,是遊客心中的寵兒,還有湖南鳳凰古城,也深得遊客的青睞,還有安徽的徽州古城……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住進高樓大廈後,偶爾還是會懷念青磚黛瓦的古民居,古城、古鎮也就引發了一波新的旅遊熱潮,但並不是所有的古城都被人們所熟知,比如距離成都300公裡的閬中古城。
我國有四大古城,分別是安徽徽州古城、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以及四川閬中古城,它們都具有濃鬱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代表著某個歷史時期或地域的獨特風貌,是漢族歷史文化特色的標誌性古城。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各地都有過春節的習俗,但你知道春節的起源在哪裡嗎?沒錯,就在這座低調的閬中古城。閬中,是春節的發源地,它的起源還要從二十四節氣開始。
據說在公元前110年,閬中有一位古天文學家,名叫落下閎,在此立竿觀日,以竿子的影長確定了夏至、冬至,後來又根據一年中的晝夜變化確定出了二十四節氣,春節也就以固定的節日出現了。如今閬中,是我國首個獲得中國春節文化之鄉稱號的城市。
張飛,是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蜀漢時期閬中為巴西郡治,他在此鎮守了7年時間,保境安民,大敗張郃。在閬中古城西街59號有一座桓侯祠,是人們為紀念張飛而建,因為他死後被追封為桓侯,所以被叫做桓侯祠,也俗稱為張飛廟,是古城中有名的景點。
雖然如今的桓侯祠不是最初的那一座,歷史上也曾數次被毀又數次重建,現在的建築多是明清時期重建的四合院式,佔地十餘畝,有山門、敵萬樓、左右牌坊、東西廂房等組成,建築面積達2200平方米,是一處重要的三國文化遺蹟。
山東有一座滕王閣,王勃曾寫下千古名文《滕王閣序》,在這座閬中古城也有一種滕王閣,杜甫曾為它寫下詩篇。
滕王閣因滕王而起,他是唐高祖李淵第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貞觀時期被封為滕王,封地在山東滕州,後來轉任洪州(今天江西南昌)時修建了滕王閣,等到唐高宗李治時期,他又改任閬中刺史,他便在閬中嘉陵江畔又修建了一座滕王閣。
如今滕王閣也是閬中古城的標誌性景點,佔地面積100多畝,是唐代風格歇山雙重垂簷屋頂宮殿式古典建築,到如今已經有1200多年歷史了。
這座閬中古城位於嘉陵江中遊,總面積約4.59平方公裡,整座古城已有2300多年歷史,是古代巴蜀軍事重鎮,被譽為千年古縣,也是我國5A級旅遊景區。除了前面介紹過的一些景點,還有永安寺、五龍廟、觀音寺、大佛寺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邵家灣墓群、文筆塔、牛王洞摩崖造像等文物古蹟。
這裡還匯集了多種文化,如三國文化、風水文化、巴人文化、科舉文化等,如今這座古城還保留下來61條古巷,古院落既有北方四合院特點,又有江南園林特色,形成了獨特的唐宋格局、明清風貌。
這座古城雖然名氣不如其他古城大,但也是一處不錯的旅行地,目前全天開放,門票120元,距離成都僅300公裡,自駕兩個多小時就能到達。不知道在你心目中最喜歡哪一座古城呢?有沒有去過閬中古城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對古城旅遊的看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