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陳詩昂通訊員谷長寶施書芳
12月13日,鄭州機場「雙喜臨門」:年貨郵吞吐量首次突破60萬噸,年旅客吞吐量達到2000萬人次。預計全年貨郵吞吐量將超過63萬噸,旅客吞吐量將超過2150萬人次。
這樣,在全國240個機場中,鄭州機場貨運排名將上升一位至第6位,僅次於上海浦東機場、北京首都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杭州蕭山機場;客運排名也提升一位至第11位。
客貨排名各「向前一步走」,貨運全國前六
12月13日下午1點左右,亞塞拜然絲綢之路西部航空公司7L76航班從鄭州機場滿載起飛,飛往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至此,鄭州機場2020年累計貨郵吞吐量突破60萬噸,是開航來的首次。
60萬噸,對鄭州機場意義重大。這是繼2017年突破50萬噸大關,首次躋身全球機場前50強後,再次取得歷史性飛躍,標誌著鄭州航空樞紐建設再上新臺階。尤其是在疫情的嚴重衝擊之下,更顯得難能可貴。
「過去兩年,鄭州機場保持著每年1萬噸左右的增長,按原來的步伐,需要五六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突破60萬噸。但今年在疫情的嚴重衝擊下,預計將實現10萬噸以上的增量,實屬不易。」河南省機場集團副總經理康書霞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鄭州機場逆勢增長的密碼
為何鄭州機場能在民航發展困難重重的2020年逆勢增長?康書霞認為,對於一個地處內陸的機場來說,鄭州機場的兩次飛躍來之不易,絕非偶然。
她說,這首先得益於國內疫情較早得到控制,國內民航恢復速度才得以快於國外。其次,鄭州機場在經過8年時間的積澱後,不論是航線網絡、通關、服務創新,還是基礎設施、保障能力等方面,都具備了先發優勢。而先發優勢的基礎是河南對民航的重視,河南早在2012年就創新性提出了「貨運為先」的頂層設計方案,用2年時間完成了3年工期的鄭州機場二期工程,為樞紐競爭贏得了發展先機;打造鄭州—盧森堡「雙樞紐」戰略,讓河南快速登上世界舞臺……
就具體舉措來看,在貨運方面,目前國內航空貨運中,腹艙貨佔比七成左右,疫情導致許多國際客運航線停飛,造成客機腹艙貨運運能下降,與此同時,國內外急需的防疫物資運輸需求旺盛,面對難得的發展機遇,河南省機場集團上下齊心,搶抓發展先機、提前研究布局,優化保障流程、提升服務能力,確保了疫情期間鄭州機場貨運航線未停航、不斷航。
同時,積極引進全貨機運力資源,僅今年前11個月,鄭州機場就新引進了8家貨運航空公司,新開通17條貨運航線,新增21個通航城市,進一步完善了國際貨運航線網絡,鄭州機場「空中絲綢之路」貨運航線網絡越織越密、越飛越廣。
根據統計,截至目前,鄭州機場為歐洲和亞洲等多個國家運輸防疫物資5萬噸以上。「可以看到,鄭州機場國際航空物流大通道作用發揮突出,為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做出了積極貢獻,促使河南更好地融入了全球經濟循環。」康書霞說。
今年,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之後,在貨運逆勢增長的同時,客運降幅也快速收窄。
康書霞介紹,客運方面,得益於國家對疫情防控採取果斷有力的管控措施,今年鄭州機場新增了24個國內通航點,開通鄭州至赫爾辛基定期客運航線,新增鄭州至金邊、馬尼拉等亞洲定期客運航線。目前,鄭州機場日客運規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恢復速度在全國大型機場中位居前3位,恢復速度高出全行業10個以上百分點。
貨運取得歷史性突破的同時,12月13日,鄭州機場年客運吞吐量也站上了2000萬人次,可謂「雙喜臨門」。
據鄭州機場統計,預計全年貨郵吞吐量將超過63萬噸,旅客吞吐量將超過2150萬人次。這樣,在全國240個機場中,貨運規模全國排名由第7位提升至第6位,步入全國六強,僅次於上海浦東機場、北京首都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杭州蕭山機場;客運規模全國排名由第12位提升至第11位。
63萬噸的貨郵吞吐量,是個什麼概念?康書霞說,這個吞吐量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可以排到全球前45位左右。疫情因素下,預計會在前40位左右。而從國內看,位居中西部地區第1位。
為何加碼鄭州航司負責人說出「三個看中」
當天,一場簡短的慶祝活動在鄭州機場貨機坪上舉辦。站在自家的波音747-8全貨機前接受採訪時,亞塞拜然絲綢之路西部航空公司亞太區總裁趙丹丹難掩激動。
她說,這些年在鄭州機場的運營非常穩定,亞塞拜然絲綢之路集團從2018年初正式全面擴大在鄭州機場的運力投放,這幾年在鄭州機場的貨量一直以兩位數的速度持續穩步增加,2020年底進出口貨郵總貨量更有望突破7萬噸。
「我們看中鄭州機場,是因為看中了它的地理位置、區位優勢;看中鄭州機場,是因為看到了河南舉全省之力打造鄭州世界級航空樞紐的決心;看中鄭州機場,是因為看到了河南省機場集團和駐場單位的協同性,以及非常具有優勢的軟實力。」趙丹丹說。
當被問及2021年是否要繼續加大在鄭運力投放時,趙丹丹連說幾個「一定會」,表示亞塞拜然絲綢之路西部航空公司視鄭州機場為長期合作夥伴,將在2021年加大在鄭州的運力投放,希望能夠在2021年跟鄭州機場攜手更上一層樓。
高光時刻能否延續?
無疑,2020年是鄭州機場轉場至新鄭後的最高光時刻,但高光時刻能否延續?在回答河南商報記者的提問時,康書霞說,她相信有這種可能性。
她認為,疫情對全球民航業的影響將持續一段時間,特別是對國際客運長航線的影響,根據相關機構預測,民航業將在2024年恢復至2019年水平。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於國內貨運大部分依靠腹艙運力,如果國際客運長航線短期內恢復不了,這對鄭州機場是發展的機會,「因為鄭州機場是以全貨機、國際和地區貨運為主的機場,其他機場不具備這方面的優勢和條件。」
2020年,鄭州機場客貨排名均前進一位,是否有更進一步的目標?對此,康書霞坦承,穩住目前的位次就是最大的壓力。她說,雖然客運前進一個位次,位居全國民航第二梯隊的第一名,但是與第一梯隊最後一名的差距較大。貨運方面儘管有先發優勢,但再往前進也有非常大的難度,所以再想實現晉級升位難度是非常大的。
「我們的目標是穩住位次,保持既有的戰略定位,鞏固自身優勢,在樞紐建設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康書霞說,下一步河南省機場集團將充分發掘樞紐優勢,吸引更多航空公司、物流集成商等落地鄭州,為河南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帶動河南乃至中國對外開放提供航空物流通道支撐。
鄭州機場的成績單和家底
貨運方面,今年前11個月,鄭州機場國際及地區貨運量和全貨機航班量均居全國第5位;累計增速21.8%,在全國主要機場中位居第1位。其中,在今年11月,鄭州機場單月完成的貨郵吞吐量達到7.38萬噸,創歷史新高。
目前,在鄭州機場運營的貨運航空公司31家,開通貨運航線51條,貨機通航城市63個,全球影響力持續加強。
而在客運方面,目前,鄭州機場日客運規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恢復速度在全國大型機場中位居前3名,恢復速度高出全行業10個以上百分點,繼續保持中部機場領先優勢。
目前在鄭州機場運營的客運航空公司54家,開通客運航線194條(其中國際和地區27條),通航城市130個(其中國際和地區2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