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射鵰英雄傳》中,五絕所分布的地方也有所不同,歐陽鋒主要是在西域、洪七公主要是在北方,黃藥師是在東海海島之上,而段智興則是南邊大理國國君。而王重陽則是中部終南山。在五人中,地位最高的一人便是段智興了,那麼南帝段智興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在武功方面,段智興的武功在五絕中處於中等位置,由於金庸先生並沒有為完全的劃分出五絕中的高低,只是突出了王重陽藝貫群雄,奪得了天下第一的名號,但是對於其餘四人,實際上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
實際上,段智興的武功在於大理段氏嫡傳的一陽指,在射鵰中的設定是一陽指是專門克制蛤蟆功的上乘武學,但是一陽指極耗真氣,一陽指不僅可以用來傷人,而且還能用於救人,在黃蓉受了裘千仞用鐵砂掌之傷後,便是南帝段智興出手救人,因此而大耗真氣。如果但就武學天賦來看,實際上段智興的武學天賦並非很強,由於他所使用的一陽指是家傳功夫,因此相比於周伯通這種的自創一套空明拳和左右互搏,當真是低了一個維度了。由於射鵰和神鵰中南帝的筆墨並不多,因此對於南帝的設定更多的是一個不出世的隱士,儘管他是一國之君,此後出家為僧,但是始終都是一個隱士的設定。但是卻也分為青年時期和中老年時期。
在性格方面,段智興的性格在青年時期和中年時期有著顯著的不同,青年時期的段智興更注重名譽,因此才會不遠萬裡的前往華山爭奪這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才會也想得到這至高武學九陰真經,可見南帝段智興青年時期還是相當重名譽的。
此外,青年時期的段智興有著較強的個人慾望,這與中年時期的他截然不同,在青年時期,周伯通與瑛姑的兒子被裘千仞重傷,瑛姑請求段智興施手援助,但是段智興看到孩子的衣服裡面刻著四張機後,便狠心沒有救下瑛姑的孩子,儘管這是段智興自己的選擇,但是卻也反映出青年時期的段智興個人慾望還是較為強烈。
中年時期的段智興顯然已然超脫了常人,大徹大悟的他已然是一代高僧的作風了。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之前,在裘千仞想要自盡之時,便手下了裘千仞這個弟子,可見此時的段智興已然忘掉了此前與裘千仞的私人恩怨,在境界方面,顯然段智興的境界已然高於常人。
在情感方面,青年時期的段智興在情感上始終都是被動的,段智興迷戀瑛姑,讓其成為自己的妃子,但是卻沒有真正走進瑛姑的內心,反倒是讓周伯通教了瑛姑幾次功夫之後便傾心於周伯通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青年時期的段智興至少是一個不太會表達自己情感。另外,在得知瑛姑和周伯通相好後,儘管心痛萬分,依然是忍痛割愛,從這個角度來看,段智興有著中國傳統男子大男子主義,識大體,有格局。也正是因為這樣,中年時期南帝段智興才能夠出家為僧,大徹大悟,成為一燈大師,境界與格局各個方面遠高於其他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