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今年2月底神奇寶貝Pokemon Company董事長石原恆和特別錄製影片表示,《神奇寶貝》將改名《精靈寶可夢》,比卡超將被改成「皮卡丘」,這個改名令香港玩家不滿。昨天(5月30日),20餘名《精靈寶可夢》的玩家上街發起「十萬伏特大遊行」抗議,從中環走去日本領事館遞交陳情書。
香港玩家抗議「精靈寶可夢」改名 。
報導稱,由於過去《神奇寶貝》(港譯:寵物小精靈)的翻譯皆是各地化的翻譯版本,而香港的發音、文字則是源自於粵語,特別是日前《精靈寶可夢 太陽/月亮》中,正式定名了過去151隻神奇寶貝的名字,雖然大部分和過去大家看到的中文名字差不多,甚至有人覺得翻的更好,但對香港粉絲來說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例如其中香港原來被叫的「比卡超」現在被正名成「皮卡丘」更是讓部分粉絲十分憤怒。這次上街的鐵桿粉絲中,有人在接受香港媒體時表示若任天堂不改就永遠拒買相關產品。
參加此次遊行的所有香港玩家。「熱血公民」是「港獨」團體之一。
香港粉絲稱其憤怒的原因主要還是「童年回憶被竄改」,香港粉絲也認為這樣和新一代的粉絲反而產生隔閡而無法溝通。另一點是粵語的發音和中文本來就不同,因此雖然「Pikachu」翻成「皮卡丘」中文叫的很習慣,但到了粵語就完全不同,而日前公布的151隻神奇寶貝中,僅有少數採用了香港原本的譯名,大部分採用了臺灣譯名(例如「胖丁」在香港被稱為「波波球」、「傑尼龜」在香港稱做「車釐龜」)。
遊行現場
還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一些政治因素,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有香港激進「本土派」政黨藉機「抽水」(藉機獲取利益),聲稱任天堂將有關的譯名完全跟從內地的譯法,是「投共」,是在「配合消滅香港獨特的語言文化」,有人更聲稱只有「香港建國」,才能令「香港文化」獲得「尊重」。有遊戲迷不滿有人連遊戲譯名也要抽水,批評他們是為了搞分化。
現今正式統一的151隻神奇寶貝譯名。(圖/香港任天堂)
據聞先前香港已經有眾多粉絲投書任天堂,甚至遞交了6000人以上的聯署信要求改回原名,但遭任天堂拒絕,因此也促成了這次遊行的發生,並認為這種「文化清洗」的行為該訴諸日本領事館。據此次遊行參與者之一的阿升認為「今次更改譯名未有徵詢香港人的意見,而舊有譯名已沿用20年,認為今次變動踐踏香港人的文化,是香港及日本文化交流上的嚴重議題,希望日本的領事可以正視事件,尊重粵語,期望其他日本企業不要做出相同行為。」
此外,抗議粉絲的群情激憤,也導致香港《精靈寶可夢》的官方比賽臨時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