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泰山消防戰士攀上懸崖,救助被困女驢友。泰安消防部門供圖
網上不少旅遊類論壇都有穿越泰山的野遊路線圖。景區工作人員稱這些線路均為非遊覽線路,有的路兩側是懸崖,根本不能走。資深驢友透露,玩戶外七八年,身邊總會有人摔死摔傷。
2日中午,濟寧嘉祥的8名驢友從野路上泰山,一名34歲女驢友不慎摔下懸崖,70多人用了30個小時才將該驢友救出。這批驢友表示,來泰山前就從網絡上查到了「野路」上泰山的線路。
4日,記者在網上搜索泰山遊攻略時,發現一篇名為《泰山徒步穿越路線(內附衛星地圖)》,有很多旅遊網站都已轉載。帖子詳細列舉了20條徒步穿越泰山景區的線路,還附上幾幅衛星雲圖。
除了這篇攻略外,還有網友發布過「泰山攀爬路線(越獄版)」,列出6條「野路」登泰山線路。也有「7條登泰山逃票路線」版本。
對於「20條」的版本,泰山管理行政執法局票證稽查隊曾對這些線路所涉及地區進行核實,確定全部在泰山景區一級火險區內。執法人員高建國說,「有很多我在工作期間都走過,有的地方連羊腸小道都沒有,兩側都是懸崖、河溝,根本不能走。」一旦進入深山中,通訊信號較差,出現問題很難與外界聯繫;同時山上氣候變化無常,容易出現雨雪天氣,道路溼滑非常危險。
濟南資深驢友「隨哥」,曾在2008年至2011年4年中多次從後山野路爬泰山。據其介紹,儘管類似戶外運動出事很多,但是一些「新驢」被戶外運動的所謂理念刺激得激情勃發,遇到一條危險的道路,像著了魔一樣擋都擋不住,直到出事。而後面的新驢友又初生牛犢不怕虎地前赴後繼。
「隨哥」說,類似野遊危險性很高,只要玩上七八年以上的,身邊都有摔死摔傷的。每年,全國各地都有驢友摔死摔傷的情況發生,玩戶外的時間越長,自己越是膽小,促使他最終改弦易轍,選擇在平路上徒步為主,既安全又健康。
野遊不是為了逃票
近年來驢友安全事件最為多發的地區集中在泰山天燭峰景區,景區南北跨度有17公裡,森林面積兩萬兩千多畝,到處都是上山的小路。景區執法人員李大營介紹,上山都是為了尋求刺激,專門走沒有路的路,真正為了逃票的人少之又少。
據悉,在管理區堵截過的驢友中,既有雙鬢斑白的老年人,也有十多歲的孩子,曾有驢友自爆「退休幹部」身份,希望工作人員能網開一面,也有剛剛入學的大學生,血氣方剛意欲強行衝卡。無論是性別、年齡,還是職業收入、登山裝備,都是參差不齊、魚龍混雜。
野遊近年下降 但救援事件遞增
記者從泰山管委農林局了解到,最近四年來,泰山景區管委加大了對野路登泰山的巡查力度,這部分登山客每年都在減少。
2011年,泰山景區共攔截野遊者1.89萬人次,2012年降至1.27萬人次,此後的2013年攔截1.63萬人次,2014年預計可達1.6萬人次。總體看,隨著泰山景區加強對野路登泰山的查處力度,野遊者的數量呈現減少的趨勢。
據介紹,目前組織野遊泰山的,主要是社會上各種戶外活動組織,其中有各戶外登山用品店、戶外俱樂部、各種徒步活動群等等。平時通過QQ群或者論壇召集驢友一起到泰山野遊。參與這些活動的以青壯年為主,多數以逃票為出發點。有的俱樂部組織活動收取少量費用,以便租用大巴車,為了保證自己有賺頭,鼓勵參加者一起爬野路,達到逃票的目的。也有部分遊客則是出於「看不一樣」風景的目的。
2012年之所以出現野遊者數量明顯下降,一方面因為建設環泰山的90公裡防火隔離帶,將一部分野遊者阻擋在外面。另一方面與兩名驢友遇難有關。記者另外從泰山管委安全辦了解到,儘管近四年來野路登山遊客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但是每年由野遊發生的救援次數卻呈增加之勢,這與部分驢友自身有關。(記者 薛瑞 喬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