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動物園:對大熊貓的照顧掏心挖肺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臺北市立動物園:對大熊貓的照顧掏心挖肺

  【解說】5月16日下午,有網絡媒體稱,臺北市政府公關組於上午9點50分宣布,臺北市立動物園圈養的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已確診發生犬瘟熱死亡。報導還稱這是大熊貓在臺灣第一起感染犬瘟熱的病例。消息傳出後,引起兩岸網友的廣泛關注。

  臺北市立動物園:對大熊貓的照顧掏心挖肺

  【解說】5月16日下午,有網絡媒體稱,臺北市政府公關組於上午9點50分宣布,臺北市立動物園圈養的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已確診發生犬瘟熱死亡。報導還稱這是大熊貓在臺灣第一起感染犬瘟熱的病例。消息傳出後,引起兩岸網友的廣泛關注。

  中新社記者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電話聯繫了臺北市立動物園,園方稱團團一家一切安好,網絡消息不實。

  傍晚五點,記者抵達臺北市立動物園時,「團團」正坐在大熊貓館的露天區內享用著竹葉。飽餐過後,它還慢慢走到水池邊飲水,引來民眾駐足拍照。

  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團團」、「圓圓」和「圓仔」一家三口一直被大家所喜歡,許多人一有空就會到園區看它們。大熊貓稍有異常,園區的工作人員都會接到民眾發來的信息,詢問狀況。

  【同期】(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 曹先紹)

  大貓熊團團圓圓跟圓仔一家三口,一直都是很多民眾很喜歡、很關注的對象,所以其實在平常的時候,幾乎每一天,我們不止是下午四點鐘都有網路MOD的直播,甚至是每一天只要這些粉絲有空,他們都會來到這個貓熊館展示場前面。我們自己半開玩笑地講,只要任何一隻大貓熊在場子裡面吃的動作慢一點,跑步的動作快一點,或者是睡覺睡久一點,我們幾乎立刻就會接到訊息說,你們的大貓熊是不是有不舒服的樣子。所以我想我們對它的照顧幾乎可以說是無微不至、掏心挖肺來形容。

  【解說】據曹先紹介紹,原則上動物園每天為「團團」一家安排訓練課,以維持它們對各種醫療操作的熟悉度。保育員會邀請「團團」走到固定位置,把它的手掌、腳掌擺在特定位置,然後進行測量血壓、採血等操作。

  據了解,誤報「團團」死亡消息的媒體已於當天傍晚發布更正和致歉聲明。

  記者 馬冠樸 臺北報導

關鍵詞:

分類名稱: 港澳臺僑

相關焦點

  • 臺北市立動物園:我們對大熊貓的照顧掏心挖肺(視頻)
    16日下午,有媒體報導稱,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因犬瘟熱死亡,後被臺灣媒體闢謠。據中新網16日晚報導,中新社記者抵達臺北市立動物園時,「團團」正坐在大熊貓館的露天區內享用竹葉。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稱,團團圓圓和圓仔一家三口深受民眾喜愛,它們稍有異常,園區就會接到民眾詢問的消息,「我們對它的照顧幾乎可以說是無微不至、掏心挖肺來形容。」
  • 臺北市立動物園:大陸贈臺大熊貓一家生活得很快樂
    5月16日傍晚,大陸贈送給臺灣的大熊貓「團團」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內享用美食。當天,有網絡媒體誤傳團團因犬瘟熱死亡,隨後發更正及致歉聲明。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視頻:「團團」沒死:大陸贈臺熊貓死亡系謠言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5月16日電 (記者 陳小願 邢利宇)臺北市立動物園16日表示,大陸贈送給臺灣的大熊貓「團團」「圓圓」一家生活得很快樂,歡迎大家到園區看望它們。
  • 臺北市立動物園闢謠:「大熊貓團團死亡」是誤傳
    【大熊貓團團死亡是誤傳】傳「團團」因感染犬瘟熱死亡,臺北市立動物園回應「沒有這一回事」,團團仍好好地待在動物園裡,一切是誤傳。news.sohu.com/20160516/n449708422.shtml report 470 【大熊貓團團死亡是誤傳
  • 臺北市立動物園宣布 大熊貓「圓圓」未成功懷孕
    中新社臺北7月19日電 (記者 路梅 李欣)臺北市立動物園19日正式發布消息表示,確認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今年未能成功懷孕,要給大熊貓家庭添丁只能來年繼續努力。  臺北市立動物園表示,今年3月17日「圓圓」發情將達到高峰期時,把握時機進行了人工受精。
  • 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在臺北市立動物園順利產子
    新華社臺北7月6日電(記者李寒芳 裴闖)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於6日20時05分順利產仔。初生幼仔體重約為「圓圓」的千分之一,非常健康,目前尚未偵測出性別。    據臺北市立動物園介紹,圓圓於6日16時45分開始陣痛,可以看出肚皮一陣一陣地抽動,偶爾舔陰,有時拿起竹子啃兩下,偶爾躺下來,看起來明顯坐立不安。
  • 臺北市立動物園二點二億建館 爭取大熊貓9月入住
    >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二十八日電 臺北消息:雖然臺灣當局還沒有確定是否準許大陸大熊貓赴臺灣,但臺北市立動物園的準備工作仍然持續進行,目前熊貓館工程的進度正常,預計在明年六月就會完工,如果一切順利,明年九月兩隻熊貓就可以在臺北同民眾見面。
  • 臺北市立動物園架電網,大熊貓團團圓圓中招觸電
    臺北市立動物園架電網,大熊貓團團圓圓中招觸電 盧佳靜/中國臺灣網 2017-10-26 15:02
  • 大熊貓「圓仔」在臺北動物園迎來6歲生日
    寶島掀起「熊貓熱」  臺北市立動物園早在大熊貓到來之前,就斥資2.5億元新臺幣,打造3層樓的特展館,包括室內運動場、專屬竹子保鮮室,還有產房醫療室。動物園還訓練10名大熊貓專屬「保姆」到島外受訓。  團團、圓圓抵臺前,臺北市立動物園面向社會徵求大熊貓解說志工,短短幾周時間就超過200多人報名,創下動物園志工報名人數最踴躍的新紀錄。
  • 臺北新竹高雄三家動物園爭養大熊貓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據新華社電祖國大陸3日宣布將向臺灣同胞贈送一對大熊貓,消息傳到島內隨即興起了一波「大熊貓熱」。  大熊貓成為島內「新聞人物」  溫馴可愛、姿容可掬的大熊貓,成為了兩天來島內曝光率最高的「新聞人物」。
  • 臺北市立動物園"畜滿為患" "圓仔"鄰居尋地搬家
    據臺灣媒體報導,貓熊寶寶「圓仔」備受呵護,但臺北市立動物園卻快要「畜滿為患」,包括黑猩猩、長臂猿、長鬃山羊、斑馬等都須控制生育,動物園因此求助「財政部」「公有財產署」,希望另覓10公頃土地闢第二園區,好讓「圓仔」的鄰居們搬新家。
  • 亞洲最大的動物園,臺北市立動物園,一定要來這裡看看哦
    導語:在臺北市立動物園是亞洲最大的動物園,每年大概吸引了三百六十五萬的遊客,從臺北動物園地鐵站步行的話,就可以到達這家動物園,這裡有二十二個不同的景點,它被劃分成了不同的區域,每個都以一個物種的植物或者是動物為主。
  • 臺北市立動物~~世界十大動物園之一
    臺北市立動物。
  • 大熊貓成臺北動物園超級募款大使 帶來無限商機
    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一抵臺,就展現超強的募款能力。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動物認養計劃過去一年頂多募款500萬元(新臺幣,下同)至1000萬元,但大企業難擋大熊貓魅力,已有幾個企業允諾捐款認養,單是一家企業的贊助就超過動物園全年的募款總額。
  • 臺北市動物園為大熊貓「團團」「圓圓」慶生
    8月30日,一年一度的大熊貓團團圓圓生日派對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如期舉行。圖為團團開吃「蛋糕」。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8月30日,一年一度的大熊貓團團圓圓生日派對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如期舉行。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8月30日,一年一度的大熊貓團團圓圓生日派對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如期舉行。圖為圓圓接近「蛋糕」。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8月30日,一年一度的大熊貓團團圓圓生日派對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如期舉行。圖為團團的「蛋糕」,其方形基座上有一匹冰馬飛馳,被命名為「馬到成功」。
  • 「團團」「圓圓」過「五一」 臺北動物園大熊貓館人氣高
    "五一"假期第一天,不少臺灣民眾來到臺北市動物園,和憨態可掬的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還有它們的寶寶"圓仔"一起過節。今年2月,臺北動物園為"團團""圓圓"實施人工授精,拼二胎,這個"三口之家"何時能再添成員?也成了最近大家關注的話題。
  • 臺北市立動物園新增2隻中華穿山甲寶寶
    3月1日,臺北市立動物園在臉書及油管更新了2019年於園內誕下的2隻穿山甲幼崽的相片及視頻,匯報了倆只寶寶的成長情況。2019年,在臺北市立動物園照養團隊的努力下,園內的穿山甲家族兩度傳出好消息。「芎梧」不僅是臺北市立動物園首隻人工繁育成功的穿山甲,在全世界也是首隻。
  • 臺北新竹兩家動物園競逐大熊貓落戶 分別提申請
    中新網12月22日電 備受注目的大陸贈臺大熊貓事件,除臺北市立動物園外,新竹六福村動物園也向島內農業主管部門申請引進。臺「林務局」21日決定,將先舉辦座談會聆聽各界意見,再審查兩座動物園的申請案。
  • 臺當局批准臺北木柵動物園接收大陸贈臺大熊貓
    7月中旬,在四川雅安碧峰峽大熊貓基地裡,大熊貓「團團」(左)和「圓圓」在一起玩耍。中新社發 羅小韻 攝  新華網臺北8月14日電(記者陳鍵興 秦大軍)臺「農委會林務局」14日晚間宣布,經「熊貓項目審查小組」對臺灣相關動物園的實地勘查和審查會議決議,臺北市立木柵動物園獲準接收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
  • 臺北動物園為大熊貓團團圓圓舉辦生日派對(圖)
    臺北動物園為大熊貓團團圓圓舉辦生日派對(圖) 2015-08-30 16:32: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臺北市立動物園
  • 臺北木柵動物園申請複議 盼望大熊貓能早日來臺
    中新社臺北五月十九日電 題:木柵動物園申請複議 盼大熊貓早日來臺  中新社記者 張量 董會峰  「我們已正式提出申請複議,盼有關部門作專業考量,早日讓大熊貓來臺!」  臺北市立動物園新聞發言人趙明傑十九日在此間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作上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