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券業IT投入突破200億!國君華泰中信均超10億,新評價標準下東財...

2020-12-26 財聯社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證券業對信息系統建設投入的重視程度逐年增強,從真金白銀的投入程度就可見一斑。

根據中證協近期公布的券商2019年業績排名,98家券商IT總投入達到216.69億元,與2018年相比增加超過70%,這也意味著過去一年是證券行業對IT加重投入的一年,而2018與2017年則相差不大。

為何與過去兩年相比,2019年IT投入會有如此明顯的增幅,除各券商加大投入力度外,也與統計口徑有關。中證協最新公布的2019年IT投入和上一年的統計口徑有所變化,統計數據中加入了IT人員的薪酬,而過往過 IT人員薪酬、技術投入是分開披露的。

2019年,多家券商均提出,金融科技已經成為驅動券商數位化轉型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券商依據各自稟賦,選擇了自主研發、引入外腦和集團賦能等多條金融科技發展道路。

最新公布的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優化了信息技術投入評價方式。將「信息系統建設投入排名」絕對數指標,調整為「證券公司信息技術投入金額位於行業平均數以上,且投入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位於行業前5名、前10名、前20名的,分別加2分、1分、0.5分」,以更好地體現證券公司對信息技術投入的重視程度。根據記者統計,多家中型券商在該指標上收穫了額外加分。

從2019年IT投入佔營業收入比重排名來看,東方財富證券排名躍升一位,成為亮點,過往平安證券雄踞首位。

券商IT去年投入大增7成

根據中證協數據,從2019年券商的IT投入情況來看,98家券商IT投入金額平均數為22112萬元,平均數同比增加71.37%,總金額達216.69億元,同比增加71.36%。同比之下,2018年IT投入平均數為12903萬元,總金額為126.45億;2017年IT投入平均數為11644萬元,總金額為111.78億元。

分數據來看,國泰君安(12.39億)、華泰證券(12.02億)、中信證券(11.39億)三家券商當年IT投入均突破10億元。2019年IT投入前十的券商還有:海通證券(8.54億)、廣發證券(8.34億)、中金公司(7.78億)、平安證券(7.7億)、國信證券(7.52億)、招商證券(7.42億)、中信建投(6.4億)。

從近三年IT投入總量的排名變化來看,國泰君安一直穩坐首位。華泰證券從2017、2018年的第4上升至第2;中信證券由此前的第2位微降至第3;海通證券比2018年前進兩位列第4;廣發證券則下降兩位排名第5;6至9名投入總額相差較近,分別是中金公司、平安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由第8降至第10。此外,東方財富由20名開外首次進入前20。

從同比增速上看,2019年98家券商對IT投入的增速大幅上行,共有12家券商IT投入增速超過100%。

其中,東方財富2019年IT投入同比增速達到230.84%,排名居前的券商還包括,華泰證券(+150.16%)、東方證券(+125.1%)、興業證券(+125.02%)、聯儲證券(+124.01%)、中天證券(+111.93%)、中天國富(+106.92%)、招商證券(+105.86%)、華西證券(+103.5%)、財通證券(+103.19%)、國盛證券(+100.94%)、東亞前海(+100.31%),同比增速均超過了100%。

除上述券商外,IT投入總量進入前20,同比增速排在前十的券商還有:國信證券(+98.35%)、中信證券(+96.37%)、安信證券(+92.06%)、海通證券(+85.79%)、中金公司(+81.76%)。

券商加大IT投入與監管的指引也密切相關。

中證協在2017年券商經營業績排名情況中,首次新增「信息系統投入金額」、「信息技術人員薪酬」、「信息技術投入考核值」三個排名指標;證券公司信息技術投入與建設情況,也明確成為當年證監會對證券公司分類監管工作中的加分項。

最新公布的分類評價標準,優化了信息技術投入評價方式。從對「信息系統建設投入排名」絕對數指標的關注,調整為「證券公司信息技術投入金額位於行業平均數以上」,且關注投入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重。

新指標調整中型券商獲益

近日公布的2019年券商經營業績排名中,原本「信息技術投入考核值」將變為按「信息系統建設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根據中證協公布的指標說明,該指標僅公布「信息技術投入」位於行業平均數以上的公司的排名,這意味著中型券商有機會在該項上拿到更多的分數。

根據中證協公布的數據,有24家公司入圍新考核IT指標。

根據證監會今年7月10日最新修訂的《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信息技術投入金額位於行業平均數以上,且投入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位於行業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 的,分別加 2 分、1 分、0.5 分。

其中位列前五的券商是:東方財富(25.01%)、平安證券(13.53%)、東方證券(12.21%)、安信證券(11.23%)、中泰證券(11%),以上券商將獲得2分加分。

方正證券(10.26%)、興業證券(10.15%)、華泰證券(9.63%)、財通證券(8.98%)、中金公司(8.61%)進入前十,獲得1分加分。

國信證券(8.16%)、東吳證券(8.14%)、國金證券(7.98%)、東興證券(7.78%)、廣發證券(7.52%)、長江證券(7.4%)、招商證券(7.24%)、海通證券(7.13%)、國泰君安(6.72%)、中信建投(6.44%)收穫0.5分加分。

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已是共識

進一步推進金融科技創新,並利用金融科技賦能業務發展經營重點。加大信息技術投入已成為證券行業的共識,各家券商紛紛擁抱金融科技。

中信建投證券在2019年報中表示,金融科技正推動證券行業的重心從傳統收費型業務轉向注重專業能力、深化客戶關係和利用網絡提供多元化服務等。一是通過與科技公司合作推動科技化轉型,再就是陸續加大自主開發力度,逐步建立自主的研發團隊。

國泰君安證券則稱,科技進步推動證券公司業務及運營管理模式的升級,券商將以金融科技應用創新為突破口,努力提高客戶回報水平。就公司而言,2019年國泰君安持續推進金融科技創新,推動重點領域的數位化建設,公司的數據化和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

國信證券2019年報中介紹,2019年公司持續加大信息技術投入,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引領公司向數位化轉型。隨著金融科技應用日趨深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對金融模式產生深遠影響,助推證券公司向高精度、多元化的財富管理模式轉型。

2019年年報中,周易在《執行長致辭》表示,2019年,華泰證券堅定以「數位化+平臺化」的思路,重構業務模式,為科技賦能下的財富管理與機構服務「雙輪驅動」戰略贏得良好開局。全面啟動了數位化轉型,用數位化思維和手段徹底改造業務及管理模式。

金融科技打法各有擅長

在各大券商加足馬力布局金融科技領域的同時,不同券商也是使出不同策略。與2018年相比,2019年券商對於金融科技建設方案更顯得加深入、細化,並逐漸從單純增益業績開始向財富管理轉型、投研運營等多領域深化。從券商在金融科技的打法上看,主要以自主研發、集團賦能、引入外腦等多種實現路徑。

中泰證券提出了自主研發和外部資源相輔相成的路線。

中泰證券從2018年起率先在行業中啟動了數位化轉型和流程優化工作。公司採用自建與引進相結合,構建科技生態,與科技公司建立科技合作共同體,其中2019年中泰證券和華為籤訂戰略合作關係並聯合發布低延時防火牆產品。通過加大IT投入,制定金融科技建設的「1234」發展戰略,圍繞10T、10B、10P重點推進25項科技工程,打造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以建設數位化中泰證券為主軸,打造金融科技可持續核心競爭力。

通過「提升科技核心能力、促進科技賦能業務、優化科技服務機制」三大領域的發展,以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平臺化四項戰略,充分利用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實現產品設計、營銷、運營、管理和服務的全面數位化再造。

金融科技能力建設已成為中泰證券的重要基礎的能力之一。中泰證券表示,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雙輪驅動推動不僅提升了核心能力,帶來客戶體驗、運營效率效益,創新運營和經營模式的全面提升,還將打造出場景生態豐富、線上線下協同、用戶體驗極致、產品創新靈活、運營管理高效、風險控制智能的數位化中泰證券。

平安證券以集團的金融科技優勢賦能,主打智能化券商。

平安證券對記者表示,公司堅定科技賦能全業務,全面打造智能化券商。作為集團旗下資產管理板塊重要的子公司,平安證券在集團「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指引下,依託集團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科技優勢,持續科技賦能全業務,積極探索科技最新技術,打造了包括智能投研、智能投顧、智能承做、智能投資、智能投行等在內的多業務智能系統,目前已成功落地領航大數據平臺(DRAGON),並初試AI技術,提質增效,助力業務快速發展。另外公司還自主研發了領航科技平臺,為交易業務提供快速和領先的產品覆蓋、量化分析、策略開發、實時做市、實時盈虧及實時風控功能。

據悉,深圳市2019年度金融創新獎覆審結果正在公示中。公示結果顯示,平安證券上報的固收外匯電子做市交易系統位列第一,擬頒發深圳市2019年度金融創新獎一等獎,彰顯科技賦能的成果。

也有券商選擇引入外腦作為發力點。

東方證券表示,2019年公司金融科技堅持融合發展理念,助力業務管理;同時成立金融創新研究院,整合集團技術資源;與微軟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手研發「東方大腦AI」。在合規與風險管理工作中公司也注重金融科的應用,加強稽核項目管理和稽核質量控制。

招商證券在2019年聘請了IBM作為諮詢顧問,深入推進流程變革與數據治理兩大基礎項目;落地業務合作夥伴(ITBP)服務模式,派駐技術人員到業務團隊,加深技術與業務的融合;推進科技化投行建設,全面投入使用智能投行平臺;持續推動財富管理、投資研究、運營管理、風險合規管控、AI基礎能力等領域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孵化,以科技創新引領公司變革發展。

今年6月24日,中金公司與騰訊數碼(深圳)有限公司(成立金騰科技信息(深圳)有限公司,其中,中金公司持股51%為大股東。

中金公司曾公告,該合資技術公司擬通過提供技術平臺開發及數位化運營支持,助力公司財富管理和零售經紀等業務提供更加便利化、智能化、差異化的財富管理解決方案。未來在可行情況下,合資技術公司可向其他金融機構開放服務。同時,中金表示,未來在可行的情況下,合資技術公司可向其他金融機構開放服務。

相關焦點

  • 龍頭券商位次初定 中信、海通、華泰、國君...
    龍頭券商位次初定,中信、海通、華泰、國君暫居前四 摘要 【30家上市券商業績曝光!龍頭券商位次初定 中信、海通、華泰、國君暫居前四】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至2月初,共有30家A股上市券商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或者業績快報,半數券商歸母淨利潤增幅在1倍以上,其中5家增幅超3倍,全行業業績整體向好,僅1家券商歸母淨利潤可能同比下滑。
  • 猛增70% 券商IT投入去年突破200億元
    來源:經濟日報近年來,券業布局金融科技的動作頻頻,各家對IT系統投入也不斷加碼。中證協最新數據顯示,98家券商去年在信息系統建設方面的投入高達216億元,相比2018年增加超70%。而2018年和2017年,券業IT投入整體規模變化不大。從各家機構來看,國泰君安、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去年IT投入均突破10億元。從投入同比增速看,去年約12家券商IT投入增速翻倍,東方財富證券投入增速高達230%,華泰證券、東方證券、興業證券投入增速排名靠前。
  • 百強龍虎榜營業部最新出爐 華泰、中信、國君霸佔前三
    百強龍虎榜營業部最新出爐 華泰、中信、國君霸佔前三)龍虎榜中,臥虎藏龍。作為觀察遊資選股風向、拆解個股資金來源的重要指標,龍虎榜一直為市場所關注。2020年臨近收官,A股整體走勢良好,滬指無限接近突破3400點,大牛股更是層出不窮。
  •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
    「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對於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都是企業進行直接融資的主要路徑,在監管層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政策傾斜下,證券行業迎來了更廣闊的增量業務機會。
  • 中信摩根大通正面PK 131家券商如何應戰國際投行?
    摩根史坦利資產規模也均在1萬億美元左右(約合6.88萬億元)。   知己知彼,隨著2019年12月上市券商經營業績的悉數披露,券商2019年經營全貌愈發清晰,市場迎來總覽國內券業經營實力的機會。>營收200.53億、淨利89.19億,位居次席;排在第三的是海通證券,不過其營收與上述兩家差距較大,總計實現149.95億營收、69.47億淨利。
  • 券業另類「降準」正式落地,下調200個BP!券業利好正...
    券業另類「降準」正式落地!12月20日,中國結算發布了修訂後的《結算備付金管理辦法》。為上市券商節省約260億流動資金從WIND資訊的數據來看,上市券商的結算備付金總體規模近2897.35億元。其中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等頭部券商的結算備付金規模靠前,中信證券超過300億元。
  • 2019年信陽:市區GDP超700億、1縣破300億、3縣破200億
    市區經濟總量超700億2019年,平橋區、溮河區依然是信陽市除固始縣外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兩個縣區。這一年,兩區經濟總量達720億,是南陽、商丘、周口、駐馬店、信陽等5個河南人口大市中市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市。
  • 龍虎榜解讀:中信1.43億買入億緯鋰能國元上海虹橋3.03億買入中國中冶
    中信兩營業部主買,億緯鋰能漲停該股低開高走,臨近收盤漲停。龍虎榜數據顯示,華泰南京中山北路買入8000萬,中信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買入7300萬,中信上海溧陽路買入6200萬,中國中投無錫清揚路買入5400萬,國君成都北一環路買入4500萬。
  • 國君中信銀河佔牢總收入前三,代銷金融產品中信...
    經紀業務總收入:國君中信銀河佔牢前三,超10億有21家近三年,國泰君安證券、中信證券和銀河證券佔牢經紀業務收入前三。其中,國泰君安經紀業務繼2017年後,經歷了2018年的市場低迷,再次突破50億元大關,取代中信證券位居券商經紀業務之首;中信證券以49.44億元位居第二;銀河證券以38.96億元的經紀業務收入連續三年位居第三。
  • 2019成上市券商「爭氣年」 投行經紀自營全面開花 六...
    西南證券、長江證券、中原證券等券商淨利潤也有五倍以上增幅,這其中固然有去年券業整體業績低落的因素,而在資本市場改革全面提速、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的背景下,券商行業經紀、自營、投行業績整體大增早已是行業公認的事實,券商2019年整體業績飄紅已毫無懸念。
  • 中信證券45億蓋樓上熱搜,或成深圳灣區新地標,這些券商堪稱「券業...
    本次非新建大樓,而是中信證券2014年就計劃在深圳灣總部基地建設的中信金融中心項目,2016年已經開工建設。據悉,中信金融中心項目為雙子樓,包括一幢帶豪華公寓和辦公室的300米高大廈、一幢帶服務式公寓和酒店的200米高大廈以及一幢帶酒店和商業設施的裙樓。
  • 券業放大榜!131家券商上半年業績排名揭曉,15項指標見高下
    4.信用業務: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和國泰君安上半年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排名前三,海通證券、中信證券、銀河證券為股票質押業務利息收入最高的三家券商。  5.投行業務: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設立並試點註冊制,使A股市場呈現新的格局,也給投資銀行業務帶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上半年131家證券公司分別實現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淨收入148.02億元,同比增加26.66%。
  • 券業分倉佣金風雲突變!中信躍居第一,中信建投殺進前三!興業、天風...
    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賣方研究機構均開啟艱難轉型,過去一年成果來看,大券商中,中信證券推出了全新策略框架下的年度策略報告,預示著內部橫向整合形成合力,賣方研究回歸研究本源;國泰君安、招商證券(600999,股吧)等進一步優化研究體系,推進研究轉型;華泰證券(601688,股吧)、中信建投證券健全跨境研究服務體系,廣納人才;亦有中小券商研究所轉型進一步顯現成效,國盛證券研究所分倉佣金收入排名一舉提升
  • 三年近萬人「消失」 券業生態重塑?經紀人銳減2.4萬
    三年近萬人「消失」,券業生態重塑?經紀人銳減2.4萬,投顧暴增2萬,這類崗位增幅更是迅猛 摘要 【出乎意料!三年近萬人"消失" 券業生態重塑?經紀人銳減2.4萬】如果拉長時間範圍,證券從業人員的結構變化更為明顯。
  • 龍頭券商業績向好 機構稱中信和華泰至少還有40%左右的空間
    從2019動態市淨率來看,中信和華泰目前只有1.66和1.52倍的PB,至少還有40%左右的空間。機構觀點轉多頭,背後是龍頭券商業績表現依舊優異,在基數相對較高的情況下仍實現高速增長,2月前五大券商單月營收同比增長142%,淨利潤同比增長254%。
  • 最新月活排名出爐,華泰、國君、平安拿下前三,第...
    易觀千帆於9月15日發布了《2020年8月易觀千帆移動APP TOP1000榜單》,券商APP中,有6家券商APP8月月活超過500萬,其中華泰證券漲樂財富通、國泰君安君弘、平安證券、方正證券小方、海通證券e海通財位列前五。相較7月份數據,多數券商APP的月活、日均活躍人數、人均使用時長等環比均出現下滑。
  • 券商研究佣金榜揭曉:武超則率隊殺進前三,海通國君換位,天風收入大...
    02武超則率隊「殺進」前三2018年10月8日,1986年出生年僅32歲的武超則被正式任命為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行政負責人,自此,中信建投研究所進入了「武超則時代」。據當時媒體報導,武超則上任後,便在研究所內部大力推進新激勵機制,彼時她表示將引入8-10名行業內有較大影響力的分析師、優秀銷售,且在三年內,帶領研究所進入行業前五。2019年,是武超則全面管理中信建投研究所的第一個完整年度。
  • 中信銀行信用卡2019年業績穩步增長 金融科技引領轉型突破
    2020年3月26日晚間,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19年年度業績報告。領跑金融科技創新,驅動業務高質量發展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中信銀行信用卡堅持自我革新,轉型突破,積極貫徹落實金融業核心系統自主研發戰略,持續開展科技賦能金融業務的融合創新。
  • 上半年A股開戶799萬,華泰海通平安3家開出300多萬戶,佔比達四成...
    整體來看,2020年上半年新增投資者數量799萬,同比2019年的779萬增長2.65%,同比2018年的663萬增長20.5%。從新增人數看,今年上半年華泰證券開戶數大約為110萬,海通證券、平安證券的開戶數均在百萬左右。僅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平安證券三家的累計開戶數約佔行業的四成。
  • 最牛大賺6.45億!13家券商資管中期業績來了:華泰海通廣發前三,這家...
    如海通資管,今年迎來爆發,其6月營收和淨利潤在13家券商資管中均排名第一,且環比增幅均超過200%,同時和第二名均拉開了較大的業績差距,可謂進步神速;廣發資管表現也可圈可點,6月淨利潤環比暴增超200倍…… 隨著6月業績的出爐,13家券商資管上半年業績也可管中窺豹。記者以其前六月業績相加(未經審計),得出其上半年業績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