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山西省西南部的運城盆地,是中國古代被作「河東」的主要區域,也是關公出生地。為紀念關公,山西運城決定,重塑關公銅像。即將亮相的關公銅像便坐落在運城市西南13公裡的常平村南中條山上的關帝聖像景區內。 運城關帝聖像景區負責人介紹,據查證,截至目前這座關公銅像是世界最大的一塑,塑造共用銅料500餘噸、鋼材2000餘噸、混凝土1.8萬餘噸,銅像總高61米,寓意關公享年61歲;底座高19米,寓意關公在家鄉生活了19年。
關公姓關,名羽,字雲長,生於公元160年,卒於公元219年,為今山西省運城市常平鄉常平村人。相傳,關公從幼年開始,便喜讀《左氏春秋》等儒家經典,深明大義。青年之際,因打抱不平,殺死鄉裡惡霸而遠走他鄉。遇劉備、張飛後,與之結義,發誓輔佐劉備,匡扶漢室。此後多年,便跟隨劉備滅董卓、破袁紹、戰呂布、退曹操,屢建戰功,實現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政權割據,後因大意失荊州而敗走麥城,悲壯去世。關公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如今,關公已名譽全球,全球各地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故事流傳。人們不僅從關公身上學習為人處世的原則和品格、忠於國家和民族,勇於保家衛國的精神,還從關公身上尋找堅持信義和忠誠的道德原則和道德楷模,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學習做人要 以「忠」、「誠」、「信」、「義」為本的原則。
哪裡有華人,哪裡就有關公
關公代表著誠信、義氣、忠君、敬業
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們誠心邀請您加入「世界關公文化學堂」
一起將關公精神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