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專程飛了趟瀋陽,就為見識這間東北菜天花板

2022-01-04 貪玩紀

收錄於話題 #貪吃 101個

當我們試圖去談論美食的時候,很少會談到東北菜,中國傳統的八大菜式,以及近些年的網紅菜系,似乎跟東北都沒有太大的關係。新晉的網紅——瀋陽雞架迅速出圈,但是往往人們都帶著獵奇的心理,雞架只在瀋陽人美食排行中才佔有著無上的位置。在這之前的一些年,醬脊骨、鐵鍋燉在一線城市著實地紅火了一陣。提到東北菜,人們依然是印象裡的「亂燉系列」,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酸菜燴白肉……隨機詢問,你有來過東北嗎?大部分的人回答是,沒有。所以那麼不妨讓我們一起來探訪東北菜,你會發現這趟瀋陽之行絕對改變了我,甚至很多人對於東北美食的印象。

🥢

餐廳/食材原產地推薦

1.

奉天小館(文安路店)

🔖 瀋陽文安路18號B7

💰124

瀋陽市內還有多家連鎖店

可以搜索「奉天小館」

2.

蜀錦華堂·古法川菜

🔖 瀋陽文安路18號

💰203

3.

初攤(文安路店)

🔖 瀋陽文安路10號

💰30

4.

浦筍

🔖 盤錦·遼河口

5.

盤錦大米

🔖 盤錦町香米業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瀋陽媳婦,不能說對東北料理有多了解,但是奉天小館,還是超出了我對於東北菜的認知。整個黑土地,到底有沒有精緻料理?至少奉天小館憑藉一己之力為我們提供一些選項。讓我感覺像是在過了一個很高級的東北年。

落地瀋陽,先聲奪人的就是奉天小館的晚宴。要知道接下來的3天裡,我幾乎每天都會造訪這裡,我想說的是——你甚至可以為了這家餐廳而專程造訪瀋陽。而你再往下翻就會發現我推薦的餐廳List都在同一條街,每間餐廳走路不超過兩分鐘。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頓到底吃了啥…… 

開胃菜四道,豬手皮凍先聲奪人,沒有往常皮凍的那種膠質感,而是滿滿的充滿肉質感的膠原蛋白,蒜醬,一口東北之魂,開場優秀;海蜇白菜絲,提神爽朗,前菜部分輕盈婉轉;魷魚脆耳是一道「功夫」涼菜,在魷魚中釀出來還是很出彩的;拆骨肉拌豆芽,豆芽真的可以掐出水那種嫩,真的是東北沃土。

湯品是來自齊齊哈爾的土豆做成的土豆絲湯,太妙了,這一碗湯恰到好處是治癒的,就像我們每個深夜要吃的醋溜土豆絲那般,湯頭自然是高湯,火腿、老雞跟老鴨吊湯,想要鼓掌的。OFF MENU的海膽、梭子蟹、爐鉤蝦、黃蜆子,來自大連跟丹東,時價海鮮都是提前預訂,今天的海鮮都是凌晨4點還在漁船上,到了晚餐就來到了餐桌前,作為一個天津人,那種磕海鮮的快樂又找回來了。

最經典的東北鐵鍋燉有機魚頭,魚頭來自千島湖的鱅魚魚頭,裡面的豆腐、寬粉、白菜好吃到靈魂出竅啊,東北燉魚的靈魂就是大醬,感覺我回家也得整點;月牙骨油豆角烀餅真的是好優秀,好想抱著鍋吃的那種,原來油豆角是如此溫柔的蔬菜,烀餅纏纏繞繞在其間,不愧是奉天小館的招牌所在。

提到鍋包肉,分為遼寧跟黑龍江做法,簡而言之就是帶醬汁兒與番茄汁兒的區別(如果我說錯了,請您糾正我),這就是東北天婦羅啊,作為一個包容的人,我都喜歡;笨雞燉紅蘑,紅蘑來自黑龍江,絕對的東北名菜;酸菜白肉配血腸,則是宛若教科書般的級別,酸度都是有嚴格的要求,很想要free flow的那種。

扣肉榛蘑同樣是一道教科書式的扣肉樣本,虎皮完美,醬香顏色剛剛好,搭配牡丹江的大米飯,很想再來一塊(我的胃已經不允許我這麼做了);那年秋天的茄子感覺又是一道與鍋包肉殊途同歸的菜,卻是很溫柔的把你擊中的那種;甚至連豌豆尖都是坐飛機來的,清爽無二的那種小菜。

雪衣豆沙也是我最近的愛,蛋白裡藏著溫柔鄉,好吃到可歌可泣的那種;壓軸出現的烤花卷得到了一致的首肯,烤得焦香的同時又充滿奶香,許久沒有吃到如此好吃的花卷了。霞多麗配東北菜是沒問題的,海鮮用陳年黃酒來搭,過半程之後兩款雷司令開始大顯神通,夏天就是霞多麗跟雷司令的世界啊……

2.

在東北品嘗川菜是種怎樣的感受

蜀錦華堂·古法川菜

相信你跟我也會有同樣的疑問,我都來了東北了,為什麼要讓我吃川菜?!好吧,如果我告訴你這間餐廳開業15天,就拿下了瀋陽大眾點評川菜熱門榜第一名,你是不是會覺得,哇…… 到底有神奇?本著「來都來了」的原則,我們前往了這間剛開滿一個月的瀋陽川菜新晉天花板。

為什麼說是天花板呢?因為蜀錦華堂的90%的食材/調料都是來自成都空運,這來自老闆的堅持,為了讓東北人民吃到最正宗的來自天府之國的味道,全部選在當地最好的,然後平移到了瀋陽,你可以吃到100%的古法川菜。

哪怕是四川本人,也未必會背出完整的24味型,但是這根本不妨礙川菜成為全球人士的熱愛,「辣」或許是大家對於成都菜乃至川菜最直接/根深蒂固的印象。但是就像美食家們總結出的二十四味型一般,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蜀錦華堂想要呈現的是一種「最直擊你靈魂深處的川味」,所以不惜人工與成本,在東北瀋陽為你搭建了一座了解古法川菜的課堂。

麻婆豆腐絕對是川菜招牌菜一般的存在,更進階的本地做法會加入成都的市花——腦花,顯然蜀錦華堂的做法更為另闢蹊徑——牛骨髓燒手工豆腐,他們加入了北方人民喜歡的牛骨髓,無論是氣勢還是口味上分分鐘提升到了Plus級別。古法宮保鵝肝點菜的時候並沒有收穫多少的擁躉,因為鵝肝看來其實是西方主要的食材,而且鵝肝的肥美如果只是靠想像的話,完全沒法聯繫在一起,直到端上桌來,鵝肝被切成小塊之後裹住薄薄一層的麵糊炸過,味道被鎖緊在食材裡,宮保的風味縈繞周身,居然有種天作之合,令人驚豔的。

芝麻鱔絲太適合下酒了,炸得剛剛好,整個味道也是恰如其分地閃現著,脆脆的,令人心生愛意的那種。陳皮燈影黃牛肉同樣是一道教科書式的下酒菜,陳皮為四川涼菜經典味道,將牛肉與陳皮慢煨交融,最後添加一抹淡雅的椒麻味,牛肉薄可透光,優秀的。蜀錦古法水煮肉片,如果沒有人攔著的話,我可以下兩碗米飯的那種。

如果你是第一次造訪蜀錦華堂的話,開水白菜、招牌熗鍋桂魚、招牌毛血旺、糖油果子、冰鎮九年蘭州老百合以及花椒冰淇淋都是不錯的選項,一定要多碼人的那種,這個瀋陽川菜天花板,也是實至名歸了。

日出日落,常伴三餐。這是瀋陽的Brunch,你敢信……是時候要改變對於東北的印象了。初攤,糯米餈粑油條、煎餅果子、黑糖豆漿燒仙草、老式豆腐腦,請你告訴我,這不是早餐之光,這是什麼……有了這樣的早餐,無論誰都可以早起,甚至可以不睡等天亮的那種。

初攤,在瀋陽有三家店鋪。這麼說吧,我很想住在這個攤兒上。落地到瀋陽正好是下午1點左右,放到房間裡的外賣正是初攤。之後每個清晨陪伴我的都是初攤,招牌所在的是糯米餈粑油條,糯香糯香的加上油條的脆,這簡直就是給神仙的早餐,好不好;煎餅果子非常之驚豔,搭配黑糖豆漿燒仙草不要太般配的。

油條雞蛋包是我從小就很喜歡的油條類單品,醬香餅、滷肉大餅、牛肉餡餅都是讓人失去理智的選項,安格斯筋頭巴腦包子是我吃過的最喜歡的一隻,牛肉的脂香甚至可以流到手上的那種,豬肉大蔥生煎包、芸豆肉丁包都是讓人無法拒絕的早餐。完全吃到淚目的那種。

蒲筍——遼河下遊營口盤錦等遼河岸邊唯有的特產,它不同於南方的茭白,可以大面積種植。蒲筍本身對環境要求特別高,只生長於環境優美,水域清澈的遼河兩岸。蒲筍產量極低,平均每一萬平方米水域僅能產一斤野生蒲筍,且至今無法人工種植。為了見識浦筍,我們從瀋陽驅車,大約3個小時之後,抵達了盤錦。

蒲筍是季節性很強的蔬菜,每年的6月份上市,過了6月份品質漸漸變老,就過了最佳食用期。盤錦大窪西安上口子的蒲筍產於遼河兩岸,由於受到地域及氣候的影響,南方氣候溫差小,氣溫高,導致南方植物生長較快,而北方氣候溫差大,植物生長速度慢。據科學表明在白天溫度較高,晚上溫度較低的周期變化中,植物的營養生長最好。

我們從渡口處登船,兩岸的風景竟然有種出奇的靜謐之感,可能是很久沒有出國了,竟讓我感覺到——好像北歐的初夏,湖面平靜,兩岸呈現著地廣人稀的面貌,樹木、白雲以及湖岸邊的浦筍,都呈現出一種東北版的歲月靜好的畫面。之後,我們在一家當地的農家樂裡吃到了本地料理的浦筍,調味更粗曠,跟南方的浦菜很像,但是更像是筍科食物,有趣的。

盤錦大米,提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的外觀晶瑩剔透、顆粒如珠,做成米飯柔軟潤滑、清香適口。這是由盤錦的土壤、水質、氣候加精良的耕作技術等因素促成的。如果溯源的話, 盤錦的水稻種植最早始於清代。

1928年,張學良將軍組建「營田公司」在故鄉大面積開荒種稻。新中國成立後,逐步發展成遼寧省最大的國營農場群——水稻的集中產地。2002年,盤錦大米原產地域保護獲國家批准,國務院命名盤錦市為有機米生產基地。2003年,盤錦大米被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在盤錦的歷史上,獨特的「移民文化」也促進了稻作文化的發展。上世紀60年代末,數以萬計的「五七大軍」和知識青年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來到盤錦,開發「南大荒」,在他們與當地農民的共同努力下,長滿蒿草的鹽鹼地變成了大片的稻田。「盤錦大米好吃」,隨著70年代末知識青年陸續返回家鄉,這句話傳遍了全國。 

造訪一個大米工廠還是很神奇的經歷,在田間地頭看到了耕作者,整個稻田都是綠油油的,稻田同樣可以養蟹,蟹與稻田同生。之後一行人前往工廠,看到狀如山的稻穀還是默默地在心裡彈出了彈幕「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萬萬沒想到谷堆居然是這麼大……從稻穀到最後的大米,都是在這樣的廠房裡完成的。又是一次神奇的歷險,不禁在心中告誡自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 Xingna。

前《0086》《His Life》雜誌編輯部主任。

現為模範書局老闆,生活方式撰稿人。

為多家媒體撰文。

相關焦點

  • 「遊記」瀋陽第一餐,對不起,我低估了東北菜的分量
    還是隨心飛,其實是9月的旅程,現在才有時間寫,我真的是太懶啦。原本是準備和朋友兩個人一起去瀋陽,但是朋友臨時拋棄了我,自己飛去了廈門,所以最後瀋陽又是我一個人的孤獨(自由)之旅。幸福瀋陽瀋陽的旅程其實只有三天兩晚
  • 瀋陽當地,不光有你熟悉的特色小吃,還有其他地道的東北菜
    瀋陽當地,不光有你熟悉的特色小吃,還有其他地道的東北菜東北三省近幾年發展也是相當不錯,特別是遼寧省。那裡有很多的城市,依靠旅遊業以及工業發展得相當好。有很多人願意去大連看看這裡的海景,除此之外,也有人願意去瀋陽。因為這裡有很多,比較有趣的娛樂項目,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遊客。
  • 瀋陽首趟,出發!
    日前,一列滿載150輛國產自主品牌汽車的中歐班列從瀋陽東站鳴笛發出。這是瀋陽開行中歐班列中的首趟「汽車班列」,共搭載了50個標準貨櫃,內裝汽車均為長安CS75型汽車。班列將行駛1萬公裡,並在18天後抵達俄羅斯。
  • 東北菜的分量太大了,吃一頓感覺一輩子都不餓
    有人講,你不能奢求一個人南方人將桌上的東北菜消滅殆盡,正如你不能去祈求齊齊哈爾的大雪飄向撒哈拉的沙丘,瀋陽沒有極光,愛情沒有玫瑰,我們每個人都在這樣或那樣的定律中無望的求生。古希臘英雄面對宿命時的無力與掙扎,時時都在東北飯店裡發生著。
  • 南航快樂飛攻略之周末瀋陽盤錦兩天兩夜行(折騰之旅)
    先來一段吐槽,南航快樂飛雖然不限時間,可以工作日、周末甚至節假日隨心飛,但對於社畜來說,能飛的也就只能利用周末和節假日時間,因為其不限時間,如果航班時間合適的話,就可以周五晚飛,周一早晨回,最大限度的發揮周末價值。
  • 南方姑娘首次去東北,目睹在「灶臺上」吃飯一幕,真是漲了見識
    ,還真別有一番風味,今天要說的是南方姑娘首次去東北,目睹在「灶臺上」吃飯一幕,真是漲了見識。我是一個南方姑娘,尤其喜愛甜食,就連午飯的油麥菜裡都透著一股清甜,男朋友是個東北大漢,這也是我第一次去東北,去之前擔心到那邊吃飯不習慣,但是等真正的見識到東北菜餚的獨特魅力之後一切擔憂都沒有了,這不看到一群人圍著一個灶臺上吃飯一幕,我真是長了見識,灶臺旁有一個大大的爐子,邊上留下一些磚石壘砌的空白處放置廚具,或者直接就圍著灶臺吃飯
  • 為你盤點咱瀋陽老霸道的東北菜!
    說不定國慶你的外地朋友也會來拜訪你呢那來咱大瀋陽必須請他們吃咱瀋陽老好吃的東北菜啊今天小編就為你盤點咱瀋陽地道的東北菜這家店之前就單推過,盤點再次把它拿出來,可見這家東北菜的正宗。百富源屹立瀋陽多年,以東北菜為特色的餐廳,至今已有四家店面,每個都規模不小,且皆門庭若市。
  • 伴你過冬的最佳東北菜居然是它!瀋陽美味烀餅大盤點
    微信:鮮城瀋陽   微博:@鮮城瀋陽如果說烀餅是過冬最佳東北菜一定會有小夥伴說你把酸菜燉血腸置於何處
  • 乘坐國內首趟臥鋪列車,從北京到瀋陽一路不停,舒適度飛機比不了
    上個月去到廣州,發現廣州火車站已經正在進入翻修階段的時候,我才猛的驚醒,原來,火車時代已經慢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儘管火車還在運行,但是早已沒有了以前那種人擠人的感覺,談不上懷念,只是感慨時間過的是那麼快。
  • 南方人第一次到瀋陽,朋友請吃一餐飯,大開眼界
    南方人第一次來瀋陽,充滿了好奇呀~瀋陽第一站,朋友接機後,便先東北味兒吃起來。第一次知道東北的飯店裡面是有衣櫃的,進門大家先脫衣(羽絨褲、雪地靴、保暖內衣裹得嚴實的南方人真的是熱炸了)水上漁港算是瀋陽比較好的飯店,包廂真的超大呀,坐下20多人蔥炒蠶蛹,原來東北也流行吃蟲子,蠶蛹很肥,裡面可以爆漿哦~鐵鍋大鵝蓋餅,掀開大餅下面是燒鵝
  • 東北菜為什麼份量那麼大
    身為一個南方人如何區分一家東北菜正不正宗?用臉。如果那家東北菜的菜盤還沒有你的臉大,要麼你吃的skr假東北菜,要麼就只能深刻反思一下自己的臉圍了。那麼,為什麼東北菜份量那麼大?
  • 央視星光影視園飛出瀋陽最美童聲
    王娣盛讚瀋陽日報社的責任和擔當,「瀋陽日報社幫助貧困家庭的孩子實現音樂夢,為他們打開一扇感受美的藝術之窗,讓人敬佩。」贊!甘肅合唱兒童代表勇敢追夢作為甘肅臨夏黃河三峽童聲合唱團的代表,崔雲蒙、尤雁訪、梁沁玲12月14日下午才與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在北京匯合。
  • 瀋陽美食盤點,舌尖上的瀋陽之瀋陽八大美食
    說起東北的美食就不得不提起瀋陽這個城市了,瀋陽是遼寧的省會,瀋陽也是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瀋陽在清代作為北京的陪都,因此受滿族文化影響極深,這裡的飲食文化也吸收了京菜、魯菜的特色,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咖啡館裡吃東北菜 這個跨界餐飲人真是絕了
    張林想著既然誕生於瀋陽(瀋陽在歷史上曾用名為「奉天」),店面又這麼小,索性就叫「奉天小館」吧。名字定下,進駐商場的雛形也有了。  然而和大多數融合菜餐廳的命運一樣,奉天小館也遇到定位不清晰的問題,客人反映菜品極多,卻沒幾道是東北菜。那時的張林再一次意識到,跟隨別人確實不妥,客人一旦說你不好,你都不知道對還是錯,根本不知道未來該往哪裡走。
  • 咖啡館裡吃東北菜,這個跨界餐飲人真是絕了
    張林想著既然誕生於瀋陽(瀋陽在歷史上曾用名為「奉天」),店面又這麼小,索性就叫「奉天小館」吧。名字定下,進駐商場的雛形也有了。 「東北菜只能用過去的方式來做嗎,我覺得東北菜也可以是洋氣的,有調調的。」有著別樣追求的張林,就這樣開啟了對新東北菜的種種嘗試。 而這樣的創新,也讓他從剛創業那時的追隨潮流轉為創造潮流。 2015年,這家店開在了非常特殊的地方,瀋陽和平區文安路上一間別墅。在別墅臨街開飯館,在瀋陽是頭一回見;在戶外吃東北菜,這在瀋陽也是頭一回見。
  • 瀋陽23歲「金融妹」賣粥創業 有人專程打車來買
    瀋陽23歲「金融妹」賣粥創業 有人專程打車來買 11月27日,《瀋陽晚報》A5版對此事進行了報導。  一晃兒半個月過去了,如今,沈師「粥妹子」在三臺子地鐵口賣得咋樣?12月12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再次找到了「粥妹子」杜昕。  杜昕告訴記者,半個月以來,除了趕上下雪天之外,她每天一大早都會坐公交車到三臺子地鐵口賣粥。而由於被報紙、電視臺輪番報導的緣故,如今的杜昕已經成為三臺子地鐵口的「明星」。
  • 日本這間寺廟「顛覆」認知,供奉的東西意想不到,網友:長見識
    導語:日本這間寺廟「顛覆」認知,供奉的東西意想不到,網友:長見識出國旅遊對國人來說已經是一件十分常見的休閒方式,而國人在其他國家的信譽也是比較好的,尤其是鄰邊的日本、韓國、泰國等一些國家,當地的物價和消費水平一直是人們能夠接受的
  • 誰說天花板不吊頂只能走石膏線?沒見識!我家用這種窄框線,好看
    我的合肥新房已經完全裝好了,等散完味之後就能入住了!趁著周末,邀了朋友過來看看,看了一遍之後,就被我家天花板裝飾給吸引住了,朋友說一般都會選擇石膏線或是石膏造型吊頂的方式來裝飾天花板,不知道我家天花板裝飾是什麼材料,為何這麼好看!
  • 東北菜味道不差,為啥排不進四大菜系?南方人:東北菜有三點不足
    趙本山在央視春晚上演了二十多年小品,然後再有也不知道哪天能有大結局的《鄉村愛情故事》的十幾年一茬接一茬播放,這些文藝作品都使得我們對東北飲食風格或多或少有了一些認識,不論天南地北還是哪兒的人都能隨口說出幾道東北菜,這幾年很多地方也都有了東北菜餐廳,東北菜以量多味道濃鬱為人們所歡迎,
  • 為什麼八大菜系裡面沒有東北菜
    中華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因地域不同,根據食材、氣候衍生出來多個菜系流派,在清代初期,魯菜、川菜、粵菜、蘇菜譽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地方菜,被稱作為四大菜系,到清末時整合出了八大菜系:川、魯、粵、蘇、浙、閩、湘、徽,這八大菜系各具特色,但除了魯菜為北方代表的特色菜之外,其他的菜系均為南方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