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愛心辮。
我們回家啦。
含淚相擁。 程曦 攝
警車開道。 劉江瑞 攝
你與春天 一同回家
昨日,第七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揚州隊164名白衣戰士返程回家。這一路,他們受到了武漢和揚州這兩座城市最高的禮遇。
10:30
回家前編愛心辮
留下最美模樣
在武漢駐地酒店,來自市婦幼保健院的隊員們把自己的頭髮編成好幾股小辮,然後在頭頂系成一個「心」形。這是隊員們告別武漢的「定製髮型」,她們要以這種方式,表達對武漢的心意:把一顆愛心,留在武漢。
「一個多月前,即將奔赴抗疫一線,為了降低感染,護士們剪了短髮,這次完成任務回家,愛美的她們相互編發,把自己最美的一面留給武漢。」一位隊員告訴記者。
12:00
一路上多次淚奔
感覺自己太好哭
「今天太好哭了!」高郵市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師王亞琪說,「雖然沒能賞到武大的櫻花,沒能吃到武漢鴨脖,但感受到了武漢人民的堅強、熱情。離開酒店前,武漢的志願者和武漢第一醫院的醫務人員為揚州醫療隊送行,一句句話語,令人淚目。11點半踏上回揚之路,一路警車開道,路邊隨處可見交警向我們敬禮,到達武漢天河機場,遇到河南醫療隊時,我們相互鼓掌,戰友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15:36
最高禮儀「過水門」
為英雄「接風洗塵」
昨日下午,載著揚州隊員的飛機在揚泰國際機場降落前,兩輛消防車早已在跑道兩旁就位。15:36,飛機滑行過來時,消防車噴出兩條水柱,以「過水門」這種最高禮遇歡迎英雄回家。
據了解,機場「水門」類似軍隊儀仗兵用軍刀搭建的「門」,寓意「接風洗塵」,被稱為民航界最高的禮儀。
17:30
網紅標語再次出現
這次是「歡迎陳小強」
在現場,來自揚州大學附屬醫院的醫務人員拉起了橫幅歡迎同事回家。橫幅上的標語再次引起人們關注,上次是「一人一個冰淇淋」,這次是「歡迎陳小強」。可是,醫療隊中並沒有「陳小強」這個人呀,這是咋回事呢?
原來,「陳小強」指的是曾經創下連續13天進倉14次加班紀錄的該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慶豐,在同事的眼中,他就是打不倒、壓不垮的「陳小強」。
深情記憶 縈繞心間
冬去春回,第七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揚州隊164名隊員昨踏上歸途,深情記憶,縈繞心間,隊員們有太多的故事想要分享。
央視採訪揚州護士
「我平安地回來了」
「我最想見的是我奶奶啊,非常想她!」在武漢臨行前,央視新聞採訪了市婦幼保健院護師牛玥,她說:「奶奶今年85歲了,平時每次有空我都會回去給她捏眼毛,現在到隔離結束估計得有兩個月,沒給她捏眼毛,怕她不舒服,我就想早點回家。」
回到揚州這片熟悉的故土,牛玥想對家人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我回家啦!我平安地回來了,你們放心!」
穿上白衣戰袍,27歲的牛玥就是勇往直前的白衣天使,脫下戰袍,她又變回了那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因為一直單身,隊友為她「操碎了心」,為她發起了「徵婚」,在她的隊服背後寫下「求帶走」三個字,還留下了聯繫電話。在機場,隊友們合影留念時也大喊:「快把她帶走吧!」牛玥笑著說:「這個可以有。」
剛領證就毅然出徵
「讓妻子做最美新娘」
前一天領證,第二天就出徵武漢。一個多月前,蘇北人民醫院呼吸科醫生曹柳兆吻別剛剛領結婚證的妻子,毅然奔赴抗疫一線,這對小夫妻的愛情故事感動了無數人。昨天,在前往機場的路上,曹柳兆顯得格外激動,一直望著窗外,心早就飛到了揚州。「很開心,我可以回家結婚了!」曹柳兆很靦腆,但還是說出了內心最強烈的願望。
從揚州出發前,曹柳兆向妻子滕為雲許諾,待他抗疫歸來,一定要讓她成為最美的新娘。這次回揚,曹柳兆說,已經迫不及待想看見妻子穿著婚紗的樣子。
患者笑顏 隊友友誼
「一輩子留在心中」
昨晚,在揚州隔離點內的市中醫院腫瘤科主管護師邵祖婷,手捧回揚時收到的鮮花給記者發來一張自拍照,照片上的她清秀而嫻靜,此前記者看到的都是她身穿防護服的照片。「經過30多天的奮戰,我們圓滿完成任務,回到家鄉揚州了,心中百感交集。」在電話那頭,邵祖婷對記者說。
回想武漢往事,邵祖婷說,她記憶最深的是一家三口人,年過六旬的父母和一個31歲的女兒,同住在一間病房。「他們相互鼓勁、相互安慰,病情一天天好轉直至出院。」
「三八婦女節那天,我們給母女倆送節日禮物,那位老母親一個勁地向大家致謝。最後,她感動得哭起來,我們也感到鼻頭酸酸的。」邵祖婷說。
這30多天,除了獲得患者發自內心的謝意,邵祖婷覺得自己還收穫了很多珍貴的友誼。「隊友們在一起工作這麼多天,相互配合、相互鼓勵,到後來,只要看對方的眼睛、聽對方的聲音,就知道他(她)是誰。」
戰「疫」雖然結束了,邵祖婷說,患者出院時的笑顏、隊友間的友誼,將永遠留在自己的心中,一輩子也不會抹去。
通訊員 蘇宣 傅軒 劉海霞 湯紅芳 記者 丁雲 王詩韻 張慶萍 束露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