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寫的各種海外遊記攻略不計其數,但五大湖區遊艇拖釣的攻略,僅此一篇,目測big已經爆表,哈哈。牛皮吹完,開扒。
五大湖區(The Great Lakes)位於加拿大和美國交界處,它們分別為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西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總面積約24多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論面積,它們是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面積的100倍,相當於15個北京市,或者3個渤海,比英國還大一點。
五大湖區的淡水總量佔全球淡水資源的20%,是全中國淡水總和的3倍,讓我再嘮叨一次,這五個湖的湖水是「中國淡水總和」的3倍!
只有親身站在五大湖區的遊艇上,感受著甲板的晃動,看著遠方的天際線,天藍,水清,雲白,我才體驗到什麼是「地大物博」,不得不感慨,美國加拿大有多麼狗屎運!在如今這個淡水資源稀缺的世界,他們卻坐擁體量龐大的優質淡水湖,而人口卻只有中國的零頭而已——而已!
中國人去五大湖區海釣,很不容易。
第一,攻略太少。去五大湖區海釣的中國人很少,網上中文攻略幾乎是空白,怎麼去?去哪裡?去了以後怎麼玩?面對未知的一切,很多一時衝動的人,就開始打退堂鼓了,但我就是喜歡這種不可預測性,這才好玩,刺激。
第二,語言不通。去國外大城市窮遊,也許只要書面英語就行,甚至會肢體語言也可以勉強應付,但去海釣,不會講英語口語就寸步難行,尤其是到了船上,如果不能和船老大溝通好,就玩得不爽,甚至容易出現誤會,影響心情。去當地僱一個會將中文的導遊倒是可以,但這種線路太冷僻,屬於私人定製,還需要全程貼身服務,美國的人工費很貴,收費就可想而知了。好在我英語口語還行,和老美吹牛、瞎掰沒有問題。
第三,網絡不通。拜偉大的Great Fire-Wall 所賜,中國人去五大湖區海釣變得難上加難。如今在國內,別說用Google搜索,就連美國一些普通網站也連不上,其中就包括很多五大湖區的fishing charter (釣魚包船公司)。所以,中國人要去五大湖區海釣,第一步不是別的,就是得先學會翻牆……此處省略數百字。翻過牆後,你的工具就多了,Google搜索和Google地圖當然是必需的,Yelp和TripAdvisor——類似中國點評網的網站,也很有用。
密西根州境內,漁港分布圖。
選漁船的標準也不複雜,無非就是時間、價格、船的檔次,和顧客的評價。
時間。大致分為半天和一天。半天5個小時,全天最多8個小時。如果有時間有體力,8個小時是最好的,時間長,機會自然多,性價比也高。但考慮到前一天剛從中國坐飛機出發,大夥還在倒時差,保險起見,我就選擇半天,5小時。
費用。五大湖區規定,除了船長和副手,每條漁船最大載6名客人。如果按照6個人收費,一次半天包船的價格從600~800美元不等。除此之外,你還要付100~150美元的小費。對於一個6個人的團隊,半天的總費用在700~1000美元之間。貴的和便宜的差別不大,價格因素可以忽略。
至於船得檔次,主要看三個指標。
第一是長度,6個人的包船,一般是36英尺,或41英尺
第二是裝備,最好是三層的,甲板、船艙和瞭望臺,但有瞭望臺的船不多,可遇不可求。好的船有吧檯,沙發,還有可供休息的臥室——這對海釣經驗不足的人來說,尤其重要,暈船了可以躺下來休息。
第三是船齡,我認為這點最重要,我前後搜過十幾家包船公司,最老的船齡有27年,這數字就給人一種老態龍鐘的感覺,直接pass。部分船齡在7、8年左右,美國的船隻保養好,7、8年的船看上去和新的一樣。
我們的遊艇。
船長和他的副手
經過幾天的調查,我選了一家在密西根Holland(與「荷蘭」同名)的遊艇,船長剛好四十歲,幾乎所有的顧客都說他的船很漂亮,設備先進,船齡只有7年。這是一艘36尺(11米)的 Tiara Open遊艇,尺寸不是最大,但裝備先進。 8.1升排量的Mercruiser發動機,最高496匹馬力。在水面加速的時候,船頭高昂,乘風破浪,可以在湖面拉出一條壯觀的白色浪花尾巴。彩色聲納和GPS定位系統,還有30個魚竿定位器。帶有獨立的衛生間,臥室,廚房,巨大的後甲板,二層瞭望臺。至於漁具,全套的日本SHIMANO——也就是那個造自行車變速器的日本公司。
北美五大湖區的水很深,有許多「大型掠食性魚類」,釣魚的方式是Trolling(拖釣),和一般海釣無異。
所謂拖釣(Trolling),顧名思義,拖著釣,就是搭乘遊艇,用假餌或活餌拖放在船尾誘使掠食性魚類上鉤,整個釣魚的過程中,船是動態的。拖釣的費用比較昂貴的,包括包船費用及專業的拖釣竿及相關的釣具等。此種釣法也是較國際性的釣遊方式,拖釣的目標魚為表層回遊性的魚類,諸如三文魚、鮪魚、鬼頭刀魚等。
假餌
拖釣用活魚的效果當然很好,但是活餌來源不易,又難保鮮。假餌並不便宜,但是依可重複使用的優點看來,還是比鮮餌便宜。
如同蜥蜴、青蛙只會捕捉動態的蜻蜓、蒼蠅一樣,生活在深水中以「大魚吃小魚」為本能的掠食性魚類,也喜歡追捕那些紅紅綠綠的、被快速拖著前進的假餌,在獵物逃脫、掙扎的過程中,它們獵食本能才能得到激發。
假餌分很多中,據我所知,用英文說就有pencil、crank、ninnow、popper等。根據不同的水深,不同的魚類,使用不同的假餌,這方面我還真不內行,就不多說了。
下鉤子
出港後,遊艇行駛了大約半小時,船上的雷達顯示,水深59英尺,大約18米,船老大和他的副手放慢速度,開始下鉤子。
不一會工夫,Friedrich船長和副手分別向湖中拋入10根魚竿,一船尾正後方下四根,深度各有不同,最淺一根是20英尺,大約6米深,最深一根40英尺,大約12米左右。這樣分層次搜索魚,如果那個水層上魚多,就會把其他釣組都調整成這個水層。另外船兩側各有三根魚竿,利用分線器,把同側三根魚線彼此分開,避免糾纏。分線器就是一個漂浮的塑料板,頭尾各有一定角度,設定不同的角度利用水流產生的阻力,可以使線和線之間產生空間,彼此分離。
船上的各種電子設備。聲納、雷達、GPS、衛星電話……一應俱全。
暈船
出發之前,Friedrich特意問過我,要不要吃點暈船藥。但他的好意被我一口回絕!開什麼玩笑,我們都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同行的幾個朋友多多少少都有海釣的經驗,再不濟也有出海的經歷。
吃暈船藥?太丟人!
起錨,出發,Holland港內風平浪靜,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中,不就是一個內陸淡水湖嗎,還能奈我何?
港區內停滿了遊艇,有動力艇,也有帆船。岸邊的紅色燈塔是Holland的標誌性建築,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Big Red」。但湖水比我想像得要渾濁,絲毫沒有照片裡藍色大海的氣勢,我忍不住問Friedrich,這湖水為何這樣渾濁?
船老大
出發前一天,陰雲密布,我一直在擔心第二天的天氣。沒想到今天人品爆發,天高雲淡,水藍,天藍。
同行的文藝小青年說,這是一種通透的藍,海水藍得深沉,天空藍得輕盈,兩種藍色在遠方交匯,融合成完美的「水平線」。
同行的文藝老流氓說,這藍色太暴力,藍得讓他有點窒息,這裡的PM2.5太低,他要吸一口汽車尾氣,適應一下。我說,尾氣沒有,82年產的窖藏雪碧我倒是有一瓶,您喝一口,壓壓驚吧。
湖面有輕風,遊艇在湖面有節奏地晃蕩,每個人的感覺都很安逸。所謂的暈船離我們十萬八千裡。
但,我們低估了這輕輕的波浪,雖然沒有海浪的澎湃,但它持續地,以不變的節奏交替往復。三小時後,一個同伴開始覺得噁心、頭暈,臉色變白,不過還好,船艙內有一張床,他躺在床上休息。
我們一行,總共六個人,第一個人的倒下,如同瘟疫一樣傳染開來,另外兩個朋友也開始噁心,他們坐在沙發上調整。
讓我意外的是,我居然也開始有點頭暈、噁心,體內的五臟六腑也如同這湖面的波浪一樣,開始暗潮翻湧,但作為領隊,我故作鎮定,我斜靠在欄杆上,不停地深呼吸,希望通過呼吸調整,來壓制胸口不停泛起的嘔吐感。但這一招似乎不怎麼管用,我開始有點耳鳴,我聽不見遊艇的馬達聲、波浪聲、風聲和隊友們的喧譁聲,我閉起眼睛,開始有點緊張,我在天上飛了十五小時,落地後就不停趕路,受時差影響,我昨天晚上只睡了3個小時,我在透支我的體力,難怪我這個海邊長大的人,也會暈船。早上,民宿主人給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早餐,我狼吞虎咽地吃了很多,培根、雞蛋、香蕉、咖啡、三種不同的麵包和兩種威斯康星奶酪,如果我當著大夥的面,全部吐在這豪華遊艇上,讓我這個領隊情何以堪……
就這樣,在深呼吸的壓制下,我的五臟六腑猶如在一個危險的臨界點上,不停地積聚能量,隨時有可能爆發。
突然,我聽到一陣沖天的歡呼聲,接著就是有人拍打我的肩膀,我睜開眼,這人是Friedrich,他衝著我大喊:「有魚上鉤了!有魚上鉤了!」
很奇怪,就這樣被他突如其來地打斷後,我的嘔吐感居然就被壓制下去了,隨之而來的興奮,更是讓所有的不適都慢慢煙消雲散。
還好,我沒出醜!
上鉤的是一條Lake Trout(湖鱒),金黃色,嘴角留著鮮血,我把它抓住手上,它像一隻巨大的泥鰍,滑溜溜,不停地掙扎,差點從我手中逃脫,它身體冰涼,仿佛是一個冰塊。Friedrich說,湖底的水溫很低,常年接近冰凍點,所以它也冰冷。
未完,待續。
如果覺得看不過癮,那可以看莊主的書,《地道美國》《環法自駕八千裡》,淘寶、京東、噹噹、亞馬遜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