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保單再現?險企提前布局「開門紅」,大企業推掛鈎養老社區定製...

2020-12-12 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導

今年對於壽險行業而言,無疑是最為艱難的一年,而伴隨著2021年「開門紅」的啟幕,國內的人身險公司又開始了明年第一季度保費衝擊戰,不過與往年相比,已經啟動的壽險「開門紅」顯得異常低調。

「我們『開門紅』已經啟動一波了,保費業績如何還不知道,我們今年主推的產品主要以年金型的健康保障產品為主,搭配萬能帳戶,另外針對中高端客戶,我們在此基礎上也掛鈎集團旗下養老社區的入住資格。」12月9日,上海一家大型壽險公司企劃部負責人張明(化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12月10日,上海另外一家中型壽險公司業務營銷主任蘇霞(化名)也對本報記者表示,該公司掛鈎養老社區入住資格的一款「開門紅」產品也在熱賣中,不少分公司甚至出現保費逾千萬的天價保單。

「這是我們湖南、江西幾個地區分公司業務主管銷售的年金險保單,有躉交1000萬保費的,也有躉交1500萬保費的,就是跟我們推出的養老社區入主資格掛鈎,保費其實在11月就已經入公司帳戶,這個月正式計入『開門紅』業績,在計入之前公司會給這些保單客戶計日息,這些產品另外還單設萬能帳戶,預期年化收益能達到5%。」蘇霞對本報記者表示。

而記者也從市場上獲悉,在人身險公司中,頭部保險公司擁有多個養老社區產品的在此次「開門紅」中都力推掛鈎的產品,以期儘量多積累一季度保費,而對於更多沒有養老社區的中小人身險公司而言,明年的「開門紅」就顯得有些艱難。

「天價保單」 再現背後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對於各家公司而言,儘管已經到了「開門紅」期間,但是對於各自推出的產品,基本都沒有對外做大規模的宣傳。不過天價保單再次成為保險營銷員的話術手段。

「我們分公司『開門紅』的目標是60億,另外一家大型分公司的目標只有10億,主要是我們有養老社區入住資格做支撐。」對此,蘇霞也直言不諱地向記者表示。

不過,蘇霞告訴記者,這種天價保單的產品條款跟市面上普通的「開門紅」產品還是不一樣的,有定製型的保險條款,預設的產品利率也會高一些,此外還享受更多的醫療服務保障內容,就是用來衝保費的。

12月10日,記者梳理各大險企目前已推出的開門紅產品發現,「年金+萬能」組合形式最為普遍,成為主力產品。如中國人壽主推的「鑫耀系列」產品,中國太保的一款「兩全險+萬能險」的雙主險產品——「鑫享事誠」等。而從萬能帳戶保證利率來看,中位數是2.50%,其中中國人保推出的「溫暖金生」最高,達3.0%;中國平安旗下兩款產品最低,為1.75%。保證利率相當於兜底利率,是萬能帳戶合同中規定的利率,如果最後實際結算利率低於保證利率,那麼險企會將差額補到萬能帳戶中。從結算利率來看,以上產品萬能帳戶10月結算利率均保持在5%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歷了上半年疫情衝擊之後,下半年國內人身險行業保費實現了正增長,但是對於2021年的「開門紅」銷售前景如何,目前各家公司均對此保持沉默。不過券商行業分析師則對此樂觀。

「上市險企交往年提前啟動『開門紅』,預計銷售期限寬裕將有助於提升保費規模。此外,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產品非保本屬性疊加當下收益率下行,保險公司『開門紅』產品設計則等位激進,普遍縮短存續期限有利於提升銷售規模。可以預計上市險企『開門紅』新單高增幾成定局,背後原因主要是保險公司積極備戰,以及年金產品對居民的配置吸引力上升。」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

但是,對於當下「開門紅」產品保險公司營銷員對外宣稱的年金險預設收益會達到5%以上,業內人士則持有懷疑態度。

「看一個去年『開門紅』的案例,以30歲男性,10萬5年為例,總繳50萬,10年時間多了3.88萬。事實上,這款產品的真實收益只有1.44%,這個IRR叫做內部真實收益率,放棄了10年的靈活性,只有1.44%,消費者會買嗎?那麼問題來了,營銷員宣傳的5.3%收益是個什麼呢?這種年金+萬能帳戶的保險,分為兩個部分,年金部分每年會固定返還年金,返還的年金再進入到萬能帳戶,假設萬能帳戶的結算利率是5.3%,但是市場上萬能帳戶的保底利率是1.75%-3%不等,至於5.3%根本不確定,今年市場上賣的還是此類產品,萬能帳戶的結算利率會高一些,但是你年金返還是5年之後,才開始進入萬能帳戶產生收益,5年之後再看結算,可能只有保底利率,拉長期限看,這樣的年金加萬能產品內部真實收益基本上都在2%左右。」對此,上海一位資深保險人士陳家傑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指出。

不過,他也坦言,現在大保險公司推出的跟養老社區入主資格掛鈎的產品對一些中高端人士還是有吸引力的,這也是為何大保險公司向高端客戶力推定製化的產品作為「開門紅」指標的原因之一。

市場已現分化

大公司需要借定製條款的產品拉動「開門紅」,但是對於更多中小公司而言,「開門紅」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大小公司之間所面臨的挑戰各不相同。

「總體來講,現在壽險業的挑戰非常大,一方面是險資負債端的壓力越來越大,中小公司近兩年的險資保費在負債端還有一定的優化空間;但是大公司現在在負債端的優化空間不但沒有,還在惡化。惡化表現在哪裡?就是大公司的新業務增長遇到了很大的瓶頸,過去更多是依賴代理人團隊,但是經過了2017年的高峰以後就在往下走,以及受到網際網路保險的衝擊等。」12月9日,上海一家中小型壽險公司老總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該老總也表示,大公司現在還面臨的一個困難是新業務價值率在下降,中小公司因為網際網路保險提前發力,尤其是健康險業務發展的還不錯,而大公司銷售線下產品面臨的價格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從負債端角度而言,大公司面臨的壓力更大,中小公司在改善。

「伴隨著國內無風險利率的持續下行,反映到保險產品上,就是險資的投資回報率壓力增加,再經過三五年時間,保險業的競爭主要還是看資產管理能力,因為三五年之後,大中小公司在比拼收益率上的差距也就是只有50個BP,差距已經很小,最關鍵的是保險機構在資產端的競爭,2021年的壓力還顯示不出來,因為今年行業受疫情的衝擊,上半年保費負增長導致基數比較低,但是未來的行業壓力還是很大的。所以我們當前淡化『開門紅』,更多的每家公司都結合自身業務轉型來做規劃。」上述老總受訪時坦言。

不過利好消息也同時傳來。就在12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一大內容為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

記者了解到,此次國常會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推進完善金融服務,促進人身保險發展,有利於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

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國人身保險平穩較快發展,目前商業人身保險已在全國達到一定覆蓋面,但也存在保險產品供給不足、保障水平不高等問題。要適應群眾對健康、養老、安全保障等需求,推動保險業深化改革開放、突出重點優化供給,提供豐富優質的人身保險產品。

一是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支持開發更多針對大病的保險產品,做好與基本醫保等的銜接補充,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保障能力。促進開發適應廣大老齡群體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商業醫療保險產品。鼓勵保險公司將醫保目錄外的合理醫療費用納入保障範圍。通過有序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促進提升健康保險發展和服務水平;二是按照統一規範要求,將商業養老保險納入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設。強化商業養老保險保障功能,支持開發投保簡便、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的養老保險,積極發展年金化領取的保險產品。針對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需要,開發合適的補充養老保險產品。鼓勵保險公司提供老齡照護、養老社區等服務。鼓勵保險業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三是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鼓勵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好發揮支持實體經濟作用。深入開展關聯交易專項整治,堅決打擊挪用、套取、侵佔保險公司資金的違法違規行為。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相關焦點

  • 險企提前備戰2020「開門紅」年金險能否撐起半邊天
    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中國人壽(港股02628)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國壽股份」)於近日推出業內首款2020年「開門紅」產品「鑫享至尊(慶典版)」,打響人身險備戰「開門紅」第一槍。市場人士更為關心的是,不同於去年,在「高息」受限的2020年,年金險能否繼續撐起半邊天?加之險企應對「開門紅」策略有所分化,今年的「開門紅」能否繼續紅?
  • 布局開門紅,保險股還有多少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影響開門紅增速的因素諸多且險企主觀調節空間大,因此與最終結果可能有一定偏差。我們認為未來3-6個月A/H保險板塊的確定性估值修復空間還有20%/30%,部分個股空間超過40%。低估值+開門紅增速更快的公司更具風險收益比。
  • 春節假期提前疊加疫情衝擊,各大險企1月業績難言「開門紅」
    記者| 苗藝偉 保險業「開門紅」業績出爐,各大保險公司相繼披露了1月保費情況。 由於春節提前和疫情影響的雙重因素,今年各家險企卻難言「開門紅」,而更為嚴峻的是,市場普遍認為,受到疫情影響的保險業2月業績將會更為慘澹。
  • 解析君康人壽大健康戰略 國內養老社區再添保險新軍
    君康人壽也在公開發布的大健康戰略中表示,未來5年,在國內核心城市布局5至10家大規模、全功能型醫養融合的康養社區。國內養老社區再添保險新軍。君康人壽啟動大健康戰略布局推出君康年華康養社區。2019年8月君康人壽宣布加入康養戰局。該公司在京發布大健康戰略並正式推出君康年華康養社區。
  • 我國老齡化問題凸顯 險企紛紛布局養老社區
    原標題:聚焦養老保險社區|我國老齡化問題凸顯 險企紛紛布局養老社區 來源:華夏時報網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全國老齡辦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佔總人口的比例為17.3%。
  • 保險界「雙十一」打響 開門紅保險產品適合哪些人
    1 年金產品是主力  截至目前,中國人壽、太平人壽、平安人壽等多家險企都積極備戰「開門紅」。從上述公司主推的產品來看,國壽鑫享金生年金保險、太平卓越智臻終身年金保險 (分紅型)和平安金璽人生年金保險均搭配了萬能險帳戶,均有提供身故保險金等保障,依然保持「分紅型年金保險+萬能帳戶」的雙主險產品的模式。
  • 險企運營康養社區兩大案例解析
    社區還包括AAC活躍長者社區、綜合會所區、養老旅居公寓、醫療中心、CCRC持續照料社區五大功能區域服務,同時每棟花園洋房一層設有高檔公共會客廳、「美食、養生、運動與藝術」四大主題會所、社區花園、社區優年大學、優年農莊。合眾優年首創了「保單+實物對接」的模式。瞄準的正是中產階層的養老市場。
  • 三大上市險企10個月保費達1.2萬億元 險企開啟2019年開門紅預售
    值得關注的是,11月份以來,上市險企開始從產品、人力等方面備戰2019年開門紅,國壽股份等保險公司已經開啟了2019年保險「開門紅」預售(保險行業將歷年1月份或一季度定為開門紅階段)。  從10月份上市險企主推的產品來看,各險企持續聚焦長期保障類產品銷售,並持續加大長期保障類銷售力度。例如,10月份太保上線終身壽險「長相伴」、平安上線「福滿分」,目前新產品銷售均複合預期;新華、太保針對長期保障類產品的激勵政策延續至四季度,持續刺激代理人銷售熱情。
  • 老齡化帶來健康醫療消費增長 君康人壽大健康戰略布局養老市場
    據社科院發布的《大健康產業藍皮書: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預測,到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人口數量將達4.83億人,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1.08億人。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日益受到重視。
  • 上市險企全年市場版圖浮出水面: 新華保險提前鎖定增速C位
    原標題:數讀丨上市險企全年市場版圖浮出水面: 新華保險提前鎖定增速C位
  • 高知老人青睞醫養結合 險資加快布局高端養老社區
    作為高端養老社區,泰康之家面向的是「三高」老人:高級知識分子、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以及高幹人群。當機構養老成為這一代中國老人養老的重要選項之時,像黃本新這樣的高淨值人群對養老機構有哪些期待,養老機構又該如何滿足這些需求?
  • 監管發文要求險企合理規劃全年發展任務 促進人身險業務平穩發展
    摘要 【監管發文要求險企合理規劃全年發展任務 促進人身險業務平穩發展】11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已於近期發布《關於加強規範管理促進人身保險公司年度業務平穩發展的通知
  • 2019保險業開門紅轉型啟動正當時
    預期短期年底開門紅試銷與明年開門紅銷售數據具有一定不確定性,上市險企在 18 年目標達成與 19 年開門紅準備中尋找均衡,開門紅布局啟動、轉型保障;與此對應市場對 19 年開門紅保費數據預期逐步調整。長期來看,開門紅轉型保障、季度間均衡銷售更利於行業回歸保障,優化利源結構、提升死差與費差佔比,產品結構優化提升新業務價值率。
  • 保險業「開門紅」失速 險企應對各有路數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 保險業「開門紅」失速險企應對各有路數⊙韓宋輝 ○編輯 陳羽今年前3月,保險業原保費收入1.67萬億元,同比增長2.29%,增速較上年同期減少「對大型險企來說,一個季度的業務收入下降,尚不足以影響公司現金流和財務投入安排。」上述投行人士分析稱,不過,基於不同的業務發展戰略,大型險企的應對策略已出現差異。這一點在壽險業前兩大保險公司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中國人壽選擇了擴張人力隊伍,釋放了1000餘個校招崗位、14個大中城市分公司經營管理崗位和大量代理人需求。
  • 中國人壽打響2021保險業「開門紅」第一槍 明年各險企運作策略預計...
    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近日,據財聯社記者了解,中國人壽率先發布2021年開門紅主力產品——《鑫耀東方年金保險》(捆綁的萬能險結算利率為5.1%),開售日期定於2020年10月20日,打響險企開門紅第一槍。
  • 增額終身壽險走紅 平安等12家險企扎堆推新品
    事實上,增額終身壽險並非一種新的產品形態,2013年以來先後有公司試水推新,為何4.025%預定利率的年金險落幕後,增額終身壽險能夠逆風翻盤?這背後透露出保險公司怎樣的產品戰略方向? 01 4.025%年金險漸行漸遠,增額終身壽風生水起,佔據儲蓄型險種C位在4.025%終身年金逐漸退出舞臺的同時,多家保險公司開始主推增額終身壽險產品。
  • 高知老人青睞醫養結合 險資加快布局高端養老社區
    作為高端養老社區,泰康之家面向的是「三高」老人:高級知識分子、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以及高幹人群。當機構養老成為這一代中國老人養老的重要選項之時,像黃本新這樣的高淨值人群對養老機構有哪些期待,養老機構又該如何滿足這些需求?
  • 保險業「開門紅」大戰正酣,衝動投保前要三思
    記者採訪發現,各家壽險公司陸續拿出「看家」產品創收促銷提士氣,推出了年金+萬能雙主險產品,同時設定了較高收益率以及靈活的繳費期限,進一步增強產業吸引力,提高保險公司銷售業績。高收益年金險仍是市場主力    所謂「開門紅」,其實在各行各業中都很常見,即通常在年關節點進行營銷等相關活動,進而帶動企業的銷售業績。
  • 回歸本源|「有大家,才靠譜」,險企整體意識正在覺醒
    92年之後,逾五千萬人進出保險業,推動保險業大發展的同時亦伴隨著諸如銷售誤導、違規展業,保單變存單,定壽變定存等系列亂象,隨之而來的則是公眾對保險業的巨大信任危機。二為保險法的誕生。包括綜合意外險、重疾險、百萬家財險、熊孩子責任險、老人意外險、燃氣險等。部分產品為靠譜節專屬定製,屬於新品首發。如「大家保·大靠山綜合意外險」,保費26元起,保額最高可達50萬元。另有部分產品是現有受歡迎險種在靠譜節期間予以優化。「此次『靠譜節』期間上線的產品,是『三全合一』。首先是基於全品類進行設計,涵蓋了意外、重疾、醫療等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