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春與制錦市街小學學生重逢
中國網娛樂7月25日訊弘揚傳統國學,探索教育多樣性,《同一堂課》將在本周日迎來第十期節目。本期節目,張大春老師驚喜回歸!他帶濟南市制錦市街小學的孩子們來到臺北市靜心小學,與當地小學生共上「同一堂課」。課堂上,來自製錦市街小學的8歲學生用「教科書」般的方式進行自我介紹,給靜心小學的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張大春老師的引導下,兩岸學生共同學習《宿五松山下荀媼家》與《七月》。
張大春講課
張大春老師再次歸來,不禁讓人回憶首期節目中的精彩教學。他吟唱李白詩並帶制錦市街小學的學生們泛舟大明湖,在湖光水色中指導學生創作古體詩,寫下「四面八方都是風」等詩句。而這一次,制錦市街小學的五名學生來到臺北靜心小學,與臺灣小學生合體共上「同一堂課」,張大春又要展現怎樣的教學「神操作」呢?鈴聲剛剛響起,張大春就向孩子們介紹「制錦市街小學與靜心小學是姐妹校」,學生們不明所以,張大春老師才娓娓道來。原來,這兩所學校在很多方面開展合作,經常相互交流,就像這次孩子們在一起上課,大家可以把一起學習的同學當做自己的「兄弟姐妹」,因而稱為「姐妹校」。
學生教科書式自我介紹
為了儘快和新認識的「兄弟姐妹」拉近距離,制錦市街小學的孩子使出渾身解數,一個個用充滿個人特色的形式進行自我介紹。率先登場的是8歲的王涵誠博小朋友,只見他如演講家一般侃侃而談,「我來自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濟南」,說著有露出標誌性微笑,「我的名字非常奇怪,叫王涵誠博。我姓王,涵是涵養的意思,誠是誠實,博是博大、寬容,讓大家能開朗起來的意思,謝謝」,王涵誠博聲音洪亮、笑容自然、自我介紹一氣呵成,輕輕鞠躬完美謝幕,可謂是「教科書級別」的自我介紹。第二位「輸贏」小朋友為了讓大家迅速記住他,他一邊在空中寫字一邊告訴大家,「不是輸贏,我姓的是舒服的舒,名字是迎接的迎,我叫舒迎」。聽到這個解釋,張大春老師帶頭笑了起來。「我已經二年級畢業了,馬上升三年級,我過生日就8歲了,我喜歡看連環畫、漫畫書、哈利波特」,他還未說完就遭同班同學「揭底」。「他就喜歡看那種幼稚的書」,一名女同學說道,這時張大春老師笑著替他解釋「因為還不到8歲嘛」,課堂一時間笑語不斷。接下來,制錦市街小學的學生與靜心小學的孩子們依次做自我介紹,孩子們從不了解到了解,從陌生到熟悉,從不熟到成為朋友,課堂充滿著友愛與和諧。
臺灣學生自我介紹
張大春老師再次歸來將帶來怎樣的驚喜?剛剛熟識的大陸學生與臺灣學生後續又會結下怎樣的友誼?本周日21:10,請鎖定浙江衛視博實樂《同一堂課》,喜迎張大春「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