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忠於劉備,但歷史上關羽向曹操投降,曹操是劉備的敵人,關羽卻向曹操投降,這是不合理的。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給出了關羽投降的理由,說投降的時候講了條件:第一,投降漢,不投降曹;第二,保護劉備的兩個妻子;第三,當曹操接到劉備的消息時,立即離開他。
事實上,羅貫中所說的關羽投降曹操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至少有很多疑惑。首先,說降漢不降曹。其實劉備才應該是關羽心中的漢朝代表,因為劉備的旗幟是幫助漢朝的。如果說投降曹操是降漢,那只能說明劉備是個不義之師,所以關羽的這個理由在這個意義上是站不住腳的。
再者,保護劉備的兩個老婆也是無效的,因為那時候應該已經駐紮在劉備的小沛了。曹操攻打小沛的時候都被俘虜了,而且都不在關羽軍隊的邳下,所以保護兩個老婆的理論也不成立。
三人一聽到劉備的消息就離開了曹操。其實這種說法的潛臺詞是關於知道劉備還活著卻不知道他在哪裡。其實張飛當時也是那樣脫離的,但是關羽為什麼沒有那樣做呢?
通過以上疑惑,我們認為關羽在羅貫中投降曹操的三個理由都不成立,至少有很多疑點。我個人認為,關羽很可能是因為已經知道劉備去世的消息,才向曹操投降的。如果知道劉備沒死,關羽也不可能投降曹操。
關羽的評價。
關羽是歷史上三國時期著名的將軍,後人對關羽十分敬仰。現在到處都是關帝廟。關羽在歷史上被統治階級稱為「武帝」,和「文帝」孔子是一樣的。現在很多人還崇拜關羽,被稱為關大師,可見人們對關羽的尊敬。歷史上對關羽的評價很多,大多是關於忠義無敵的。《三國演義》把關羽塑造成了一個完美的人。關羽是什麼樣的人?
個人認為,關羽先忠,關羽和劉備感情深厚。曹操曾活捉關羽。曹操覺得關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對關羽很親切。可以說,他被提拔為官員,並不時得到獎勵。很難看出關羽有多好。然而關羽還是離開了曹操,五關之後,千裡尋大哥劉備。從這裡可以看出關羽非常忠誠。
第二個關羽,很勇敢。他可以說是勇冠三軍。他在曹操手下用溫酒殺了華雄,然後又殺了閻良和文丑,可見一斑。
第三點,關羽有謀略。關羽做了30年的武將,打了很多勝仗。沒有任何策略很難讓人相信。而關羽在樊城之戰中建立了江陵城,訓練了水軍,同時聯合了魏軍的反曹勢力,可以說是妥善應對。
第四,關羽是個很自負的人。就是因為他自負,沒有審時度勢的大局,導致後來的麥城之行,丟了性命。事情是這樣的,孫權向關羽求婚,想娶關羽的女兒。關羽無視諸葛亮聯合吳國抗擊曹的戰略方針,一句「虎女能嫁狗郎」讓孫權怒不可遏,於是曹操攻打關羽的時候,東吳也出兵攻打荊州,導致關羽腹背受敵。與此同時,駐守江陵的糜芳、駐守公安的傅士仁,因為關羽平時看不起自己,沒有出兵救援。關羽道:「還是要治的。」從這裡可以看出,關羽缺乏偉大的自負和大局觀。
【原文】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
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鎛停置,農收積場。
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初冬十月,北風呼呼地吹著,氣氛肅殺,天氣寒冷,寒霜又厚又密。鵾雞鳥在清晨鳴叫著,大雁向南方遠去,猛禽也都藏身匿跡起來,就連熊也都入洞安眠了。農民放下了農具不再勞作,收穫的莊稼堆滿了穀場,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來往的客商住宿。我能到這裡是多麼的幸運啊,高誦詩歌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感情。
【作品鑑賞】
《冬十月》出自曹操樂府詩《步出夏門行》,寫於初冬十月
這首詩寫於初冬十月,時間比前首稍晚。前八句寫初冬的氣候和景物。「鵾雞」,鳥名,形狀象鶴,羽毛黃白色。北風颳個不停,嚴霜又厚又密,鵾雞晨鳴,大雁南飛,猛禽藏身匿跡,熊羆入洞安眠,肅殺嚴寒中透出一派平和安寧。中四句寫人事。錢、鎛,兩種農具名,這裡泛指農具。「逆旅」,客店。農具已經閒置起來,收穫的莊稼堆滿穀場,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來往的客商住宿,這是一幅多麼美妙的圖景!詩篇反映了戰後在局部地區人民過上的安居樂業的生活,及詩人要求國家統一、政治安定和經濟繁榮的理想。朱乾說:「《冬十月》,敘其徵途所經,天時物候,又自秋經冬。雖當軍行,而不忘民事也。」(《樂府正義》卷八)在一定程度上觸及了本詩的作意。
作者介紹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徵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中文名
曹操
別 名
字孟德、號吉利、小字阿瞞
國 籍
中國(東漢)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出生日期
155年
逝世日期
220年3月15日
職 業
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
主要成就
實行屯田制,安撫流民
消滅群雄,統一北方,奠定曹魏政權的基礎
開創建安文學,提倡薄葬
代表作品
《觀滄海》《龜雖壽》《讓縣自明本志令》等
諡 號
武皇帝
廟 號
太祖
陵 墓
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