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向東向西」報導 2017年羅馬尼亞教育部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初高中中文教學迎來了新的裡程碑,這離不開布加勒斯特大學孔子學院(下面簡稱布大孔院)積極的推動。布大孔院是由中國政法大學與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合作共建於2013 年,位於羅馬尼亞首都。
中國駐羅使館二秘、教育組負責人夏磊(左一),李立(右二)、白羅米(中間)、可麗芭芭(右三)以及王茗仲玥(左二)等參加在雅西市文化館舉辦的歐亞學校孔子課堂揭牌儀式。
近年來,布大孔院在中方院長李立教授和羅方院長白羅米教授的共同努力下,積極開展國際中文教育,成果豐碩。目前布大孔院在布加勒斯特市下屬的六個區以及全國六個城市設有四所孔子課堂、31 個漢語教學點。中文教育分布廣、影響力大,教學課程多樣化,不僅有學分課程、興趣班、HSK漢語水平考試輔導班、茶藝和書法等特色文化課,更有媒體漢語、體育漢語和商務漢語等高端職業漢語課,滿足當地不同層次人士的漢語學習需求。這些成績的取得也離不開工作在一線的漢語老師的辛勤付出,也湧現了一批優秀的漢語老師。
在今年羅馬尼亞疫情持續發酵和加重的情況下,布大孔院秉持「停課不停學」的原則,教師們共克時艱,堅守崗位。在成功舉行了2020春節活動後,布大孔院下設雅西市歐亞學校孔子課堂的漢語教師王茗仲玥就已經在為4月份一年一度的中國日活動做準備了:確定表演歌曲,編排演出的舞蹈等。但是這一切都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所有活動都取消,課程全部轉為線上教學,老師們開始手忙腳亂地尋找合適的教學平臺和調整教學方法。歐亞學校孔子課堂的漢語課通過使用Google classroom以及zoom平臺,實現了從線下到線上教學的無縫銜接,在當地學校宣布停課的第二天,就已經組織開展了第一節網課。
王茗仲玥與獲得YCT二級證書學生合影
王茗仲玥正在給二年級學生上漢語課
王茗仲玥介紹說:「線上教學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各大講座、工作坊也都轉為線上的免費講座,許多教學平臺也為教師、學生免費升級,互幫互助,共克時艱。我也通過網上的各類資源,在課餘之時積極參加各類講座、研討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她還表示,自2018年9月以來她一直在雅西市從事漢語教學,教學工作不僅得到了歐亞學校校長兼孔子課堂負責人安卡.可麗芭芭女士(Anca Colibaba)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得到了布大孔院李立院長的幫助和指導。
由於學生較多、課型複雜,師資力量不充裕,使用的教材都不一樣,每次課前她都會通過學生特點以及班級人數來調整課堂活動及教學設計。她將諸多線上講座學來的有趣平臺,比如word wall、story jumper、blooket等運用到教學中,布置作業、設計課堂活動,通過遊戲、歌曲、視頻等多媒體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學習漢語,也使網課變得更加有趣。
學生使用storyjumper製作的中秋小書
每節課前,孩子們都會經常積極主動地使用漢語問候交流,家長也反饋學生在家也會不斷重複說漢語課上學習過的內容。漢語課一直受到校方領導、學生們及家長們的積極肯定,作為漢語教師的她特別欣慰,也覺得身上的使命感更強了。
歐亞學校走廊上的中文宣傳展板
九月份新學年開學之後,歐亞學校孔子課堂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模式進行教學,是整個布大孔院第一個使用該教學模式的教學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難度更大,教師不僅需要照顧在教室裡的學生,同時還要考慮在家裡另一組線上的學生,挑戰更加艱巨。王茗仲玥一方面積極向同事請教,另一方面在網上參加各種關於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討會,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同時,線上教學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王茗仲玥近日邀請了學習漢語六年的孔院學生丹尼爾,通過網上連線的方式為學生們舉行了生動有趣的漢語學習經驗分享會,並且在為今後系列網上分享活動做準備。
歐亞學校孔子課堂採用混合模式教學
在王茗仲玥的積極努力和布大孔院的爭取下,歐亞學校在2019年初成功申請成為孔子課堂,擁有了自己的漢語教室,學生的漢語課也從原先的選修變成必修,初中更是由一周一節漢語課增加為一周兩節。很多學生都將在12月份參加漢語水平考試(HSK)。除了正常教學工作外,王茗仲玥還利用業餘時間積極投身中羅文化交流活動,為來羅到雅西訪問和演出交流的代表團默默做了不少的工作,得到了國內代表團的一致好評。
觀看中國河南藝術團在雅西的演出後王茗仲玥(左二)陪同校長和雅西市長(右一)合影
王茗仲玥接受當地媒體採訪
雖然疫情影響了該孔院學堂正常的文化活動以及部分的教學,但是在王茗仲玥兩年多的不懈努力下,線上教學定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且越來越好。孔子學堂的工作也受到了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肯定和表揚,王茗仲玥作為布大孔院漢語教師代表曾多次接受當地媒體的採訪。雅西作為羅馬尼亞的文化之都,歐亞學校孔子課堂漸漸成了當地傳播中國文化的平臺以及中羅兩國文化交流的橋梁。(原標題:羅馬尼亞|堅守戰「疫」一線的布大孔院漢語教師 --記布大孔院漢語教師王茗仲玥和雅西市歐亞學校孔子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