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物行記:北京天文館

2020-12-11 古道尋舟

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也是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圖片版權所有,如欲轉載請先徵得同意』

天文館館包含A、B兩館,A館是老館,裡面的天象廳是大陸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廳,B館於2004年底正式建成開放,內有宇宙劇場、4D劇場、3D劇場3個科普劇場。『圖片版權所有,如欲轉載請先徵得同意』

天文館的科普展覽主要集中在A、B館的一層,科普展覽以影像、圖片為主,常設中國指南針發明史展、玩轉星空、太陽廳、快樂探索宇宙、宇宙時空穿梭機、天象儀展覽等展覽,內容涵蓋了恆星演變、星宿、月球隕石等各類內容,內容還是很豐富的,非常適合小孩子去體驗,小孩子應該也會很感興趣。『圖片版權所有,如欲轉載請先徵得同意』

天文館有宇宙劇場、4D劇場、3D劇場等4個科普劇場,個人覺得這才是天文館最精華的部分,值得一看,不過劇場是單獨收費的,而且在固定時間播放,需要算好時間。『圖片版權所有,如欲轉載請先徵得同意』

天文館經常會組織公眾觀測、天文科普講座、天文夏(冬)令營等科普活動,宣傳普及天文知識,天文科普書刊《天文愛好者》是天負責編輯出版和發行的。『圖片版權所有,如欲轉載請先徵得同意』

天文周三至周五(非節假日)9:30-15:30、周六、周日及節假日9:30-16:30開放,其他時間閉館;捎帶一提,北京古觀象臺是歸屬天文館負責的。『圖片版權所有,如欲轉載請先徵得同意』

相關焦點

  • 北京天文館、北京古觀象臺今起閉館
    來源標題:北京天文館、北京古觀象臺今起閉館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北京天文館今天(1月24日)發布閉館公告,稱根據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總體部署,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經研究決定,北京天文館(含北京古觀象臺)自2020年1月24日(星期五)起閉館,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 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B館的常設展覽有3個:宇宙暢遊、宇宙穿梭、宇宙探秘。北京天文館還定期舉辦的各項展覽、天文科普講座、天文觀測、天文夏(冬)令營等各項天文活動。(註:北京古觀象臺單獨售票,位於北京東二環,建國門西南角,北京天文館位於西北二環邊上,二者相距較遠,需單獨安排行程)北京天文館的官方網站對布展內容的描述很不準確了,現場布展已經有了很大的調整。
  • 在北京天文館,追星!
    讓我們走進北京天文館,走進通往燦爛星河的「黑洞」。展館簡介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北京天文館開館典禮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正式開館。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修建的一座大型科普場館,也是當時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
  • 紅月如眸 人約黃昏後:北京天文館千餘市民觀月記
    紅月如眸人約黃昏後:北京天文館千餘市民觀月記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記者蓋博銘)月影如沙,孤人賞月是一番情愫,千人共賞則另有不同。31日晚,北京天文館內,來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因月而聚,與月對望。  百年一遇的「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而至。
  • 北京天文館館長評隕石事件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認為,造成此次災難的元兇是衝擊波。  北京天文館館長 朱進:  本身就是這麼大小的一個,比如十米左右的一個這個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層,這種事倒不是說特別罕見,只是因為這次呢它正好經過了比較人口密集的地區。
  • 紅月如眸 人約黃昏後:北京天文館千餘市民觀月記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記者蓋博銘)月影如沙,孤人賞月是一番情愫,千人共賞則另有不同。31日晚,北京天文館內,來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因月而聚,與月對望。  北京天文館廣場內,觀眾正在觀測。 不到18點,北京天文館廣場內,魏曉凡早已架好攝影設備,準備拍攝月食「串像」。 「我今年37歲,關注天文可有30餘年了。」魏曉凡說,月食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魅力,由於大氣變化等因素,月全食的具體樣貌可能會有差異。「等待的時候特別激動。」魏曉凡說。  記者在北京天文館現場觀測「超級月亮」。
  • 北京天文館周六起有序恢復開放
    北京天文館5月16日起有序恢復開放,並實行分時入館、預約購票等限流措施。防疫期間,北京天文館開放玩轉星空、熒惑不惑、太陽家族、月球與隕石、巨眼觀天、宇宙探秘、宇宙穿梭、太陽廳等八大展區。根據防疫要求,劇場、教室、遊客中心、遊客餐廳、文創商店暫不開放。
  • 北京天文館新館落成[圖文]
    這是北京天文館新館入口(12月12日攝)。    中廣網北京12月12日消息 12月12日,北京天文館新館舉行落成儀式。作為中國第一座天文館,北京天文館建成於1957年,從2001年開始動工的新館,與老館建築相互呼應,形成北京一處獨具特色的新景觀。新北京天文館將在天象節目的製作與放映、展覽、教學,以及天象觀測和專業研究等方面爭創世界一流水平。  (來源:新華社)
  • 中國優秀郵票獨特價高的我國唯一一套天文館郵票特23北京天文館
    特23:北京天文館,志號:特23,名稱:北京天文館, 類別:特字郵票, 發行日期:1958-06-25, 印刷方式:雕刻版, 每套枚數:2 枚, 每套面值:28 分,發行機構 郵電部,印製機構 中國近代印刷公司,雕刻者 高品璋、高振宇,設計者 吳建坤。
  • 北京天文館票務平臺
    北京天文館是中國第一座天文館,分為A館(老館)和B館(新館)兩座。
  • 想玩穿越嗎,就去北京天文館玩時空穿越!
    想玩穿越嗎,就去北京天文館玩最酷的數字宇宙時空穿越,既能體現前沿科技還能感受古老文明,並在驚險刺激的冒險中探索自然的奧秘,不僅適合親子遊,而且無論是小朋友還是大朋友,都會喜歡的。北京天文館,國家4A級景區,位於北京西直門外大街,是國家級自然科學類專題科學博物館。
  • 七夕月夜,在北京天文館看星星賞月亮
    8月24日七夕節當晚,北京天文館開門迎客,邀請大小觀眾「仰望星空」,「細品」七夕月夜。今晚,天文館天象廳裡,副館長齊銳使用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天象儀,講述著夜空中曾經「發生」的故事,向大家娓娓道來。「現在您看見的,就是這個七夕的夜空。您頭頂最亮的就是織女星,它距離我們25光年。也就是說,它在25年前發出的光,如今才到達您的眼中。而您看到的,是它25年前的樣子。」
  • 2019-2020北京天文館新年夜活動攻略(時間+門票)
    2019-2020北京天文館跨年活動-新年夜:18:00-20:30  5、科普節目看不夠  6、暢遊天文館  7、首屆京津冀中小學生天文藝術節獲獎作品展及2019年攝影師大賽獲獎作品展】  8、外星人迎賓  9、朋友圈「集贊送禮」  10、活動紀念品  北京天文館新年夜活動直播入口:一直播ID:128873151
  • 北京天文館舉行《天上的宮殿》天象節目發布會
    中國網北京4月23日訊 由北京天文館製作的我國首個以中國古天文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球幕天象節目《天上的宮殿》發布會23日在北京天文館舉行。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副館長景海榮等領導與近200名中小學師生及媒體記者參加了發布儀式。
  • 北京天文館推出「宇宙少年團」
    原標題:北京天文館推出「宇宙少年團」 每年3月的第二個周日,是國際天文館日,北京天文館特別推出「宇宙少年團」活動,以激發廣大青少年學習天文科學知識的熱情。觀眾可於活動日期前7天起,在北京天文館官方售票網站(ticket.bjp.org.cn)報名繳費。 國際天文館日活動當天,北京天文館還特別推出由館長朱進博士主持的天文沙龍,與觀眾近距離探討人造天體攝影的方法。同時,天文館邀請天文學專家齊銳博士結合近期熱映影片《流浪地球》開展公眾科學講座,解密與影片有關的天文知識。同時,北京天文館對公眾實行優惠票價:展廳票、劇場票每張均可優惠5元。
  • 北京天文館、中國科學技術館參觀攻略——都很值得帶娃來
    閱讀提示:本文為天津——北京天文館、中國科學技術館參觀攻略,寫於2016年1月,今天稍作修改。今後將陸續與百家號讀者分享數十篇原創遊記,敬請期待。兒子上小學後,對天文地理興趣越來越濃厚。天津科技館去多了,已不能滿足他的求知慾,我們決定帶他去北京見見大世面。
  •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展播:北京天文館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上榜名單共100家,分為七大類主題榜單。即日起,北京旅遊網將對這100家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逐一介紹,為您遊玩北京提供參考。文化藝術類——北京天文館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於1957年正式對外開放,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也是當時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北京天文館以其獨特的演示手段,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觀眾。
  • 北京博物行記:最全最完整的史前動物化石聚集地
    『圖片攝於2017年5月,如欲轉載請先徵得同意』展品中有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非洲的「活化石」拉蒂邁魚、亞洲最大的恐龍馬門溪龍、被稱為「中國第一龍」的許氏祿豐龍、被編入小學課本的黃河象的骨架,以及「北京猿人」頭蓋骨丟失前複製的仿真模型等一系列珍品,看了還是很長見識的。
  • 一甲子北京天文館 漸成市民科普聖地
    路過西直門大街的人莫不對道路南側的一個穹頂形建築印象深刻,那個有著樸素而美觀的巨大圓頂的建築物,就是北京天文館的老館。剛剛過完「六十大壽」的北京天文館,在「十一」長假的觀眾流量接近6萬人次,比去年國慶的參觀人數暴漲了近三成。
  • 博物館時光|北京天文館:在這裡,追星
    讓我們走進北京天文館,走進通往燦爛星河的「黑洞」。展館簡介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正式開館。即將竣工時的北京天文館北京天文館老館(現在的A館)的建設,由我國著名的建築師、設計師張開濟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