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妖怪不是無法被殺死,而是統治者不希望他們被殺死,因為人民需要震懾。最初的人類社會可都是靠著天災人禍妖魔鬼怪的震懾才建立起來的。(看到五條悟才想聊這個話題)
一個超級生物,同時是一種資源,封印起來才能利用起來,宰了就成了一堆爛肉,尤其是技術不到位的時候,封印起來,人類會做的事是研究這東西為什麼那麼強,沒研究出來就不解封印,解出來就不用解封印了,一個成功的封印,和殺死沒有區別,但隊友硬要送,那是毫無辦法。
從故事創作的角度來說,沒了它們後續整個故事是很難展開的。所以,它們得活著,這是最根本的。
但是,如果只是讓它們活下去,也可以通過逃走之類的方式,為什麼選擇「封印」呢?
描繪一個強大妖怪的時候,逃走顯然不是一個好的安排:這不只是會玷汙妖怪本身力量的,還使得它懦弱和膽小。一般這都是給屑怪的安排,比如鬼滅裡面的無慘。
既不能跑,也不能死。
那麼封印或者與之類似的劇情安排就更有趣一點。
當一個讀者知道某個強大的妖怪被暫時奪去了自由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去期待這個妖怪重新獲得自由。
編劇希望讓劇本裡的人物有普遍的共識:這個怪很厲害。大家要停止內訌、團結抗敵。
所以,一個被封印的老怪,可以讓劇本裡不同年齡段的人都達成上述共識。但一個新怪則可能面臨「需要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問題。大家普遍不重視新怪,主角打贏了也沒法受到廣泛的崇拜。
設計一個BOSS不易,你給他弄死了,後續還得重新設計,所以乾脆找各種理由不弄死不就好了。
現實中也有「強大的妖怪殺不死就先封印」的例子:暫時搞定不了核輻射,就把他封印,等他法力耗盡,或者等一個主角研究出解決核輻射的方法。如果連封印都做不到的話……那就……道歉。
假如,我是個很強的大俠,然後有個很牛的怪物,我把這個怪物殺死了,以後誰記得我很強了?於是想了個辦法,把怪物封印,每100年讓它出來禍害一次,然後門口貼個符,寫著XXX大俠到此一遊,要想封印怪物,請用此符,XX大俠的故事就此流傳。
知道養寇自重不?知道兔死狗烹不?如果怪物被殺死了,還要你這個英雄搞啥?
如果沒有妖怪了,矛盾就從妖怪與人類的矛盾轉移到普通人類和超能力者身上了。只有一個強大的外敵才能讓人類同仇敵愾。
當你殺了這個不可能被戰勝的妖怪,你就是下一個不可能被戰勝的妖怪。
最後,根據質能守恆定律,你殺死一個強大的妖怪,還會生成另一個強大的妖怪。封印後,生成強大妖怪的能量被固化了,就不會再生成新的強大妖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