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周邊最值得一去的寺廟,你都知道嗎?
西安在歷史上是中國佛教的中心之一,也是漢傳佛教的發源地之一,日本的佛教都是從西安傳過去的, 佛教幾個主要宗派在西安都有祖庭。西安周邊那些最值得一去的寺廟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大慈恩寺
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大慈恩寺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是中國佛教唯識宗的祖庭,唐長安三大譯場之一,迄今已歷1350餘年。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創建慈恩寺。玄奘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了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識宗,成為唯識宗祖庭。
薦福寺
國家三大譯經場之一
薦福寺位於唐長安城安仁坊,始建於唐睿宗文明元年,是高宗李治駕崩後百日,皇室族戚為其獻福而興建的寺院,故最初取名「獻福寺」。天授元年改為「薦福寺」;神龍二年,擴充寺廟為譯經院,成為繼慈恩寺之後的又一個佛教學術機構;會昌五年,武宗滅佛,薦福寺是當時長安城明令保留的四座寺院之一。
大興善寺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
大興善寺是隋唐皇家寺院,中國「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隋唐帝都長安三大譯經場之一,位於長安城東靖善坊內。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原名「遵善寺」,距今已1700餘年,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文帝開皇年間擴建西安城為大興城,寺佔城內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興」二字,取坊名「善」字,賜名大興善寺至今。
草堂寺
第一座國立翻譯佛經譯場
草堂寺是中國「佛教八宗」之一「三論宗」的祖庭,也是佛教三大譯場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譯場,是佛教中國化的起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戶縣圭峰山北麓。草堂寺創建於東晉,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原為後秦皇帝姚興在漢長安城西南所建的逍遙園,弘始三年,姚興迎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居於此,苫草為堂翻譯佛經,由此得草堂寺名。
廣仁寺
陝西地區現存唯一的一座藏傳格魯派寺院
西安廣仁寺位於西安明城牆內西北角,為中國唯一綠度母主道場,也是陝西地區唯一的一座藏傳格魯派寺院,是清康熙四十四年,玄燁皇帝來陝西巡視時,撥專款敕建。 寺院內供奉有世界上僅有的兩尊佛祖十二歲等身像之一、陝西省境內最大的千手觀音,擁有中國唯一的精品千佛殿,同時也是文成公主在長安的奉地。
青龍寺
日本佛教真言宗祖庭
青龍寺位於西安市城東南的樂遊原上。又名石佛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唐朝佛教真言宗祖庭。1996年,青龍寺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1973年青龍寺遺址的挖掘到2012年樂遊原遺址公園一期的建成,樂遊原青龍寺已經成為集遺址、寺廟、公園、博物館、茶社等於一體的歷史文化景區。
湘子廟
用傳統工法由磚木結構組
湘子廟,建於宋,盛於元明。全真道觀。傳說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故居。全國的湘子廟有十多處,西安南門裡的湘子廟是韓湘子出家之地。故而,歷代以西安湘子廟為湘子文化的發源地。寺廟佔地2畝半,東西長88米,南北最寬處7米。
西安都城隍廟
顯示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藝術創造力
在陝西西安西大街的西安都城隍廟是市內僅存的兩座道觀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隍作為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600多年來,雖歷經滄桑,但宏偉依舊。
臥龍禪寺
臥龍寺內碑石林立,文物薈萃
臥龍禪寺位於怪坡風景區南側,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是典型的明清宗教建築群,寺內供奉有三世佛主、四大菩薩、十八羅漢等,現已成為遊客宗教朝拜,參觀遊覽的場所。分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及東西配殿,寺內供奉有三世佛主,四大天王及眾多羅漢,是東北地區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香積寺
幽而不僻,靜而不寂
香積寺是中國「佛教八宗」之一「淨土宗」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鎮香積寺村。唐高宗永隆二年,淨土宗創始人之一善導大師圓寂,弟子懷惲為紀念善導功德,修建了香積寺和善導大師供養塔,使香積寺成為中國佛教「淨土宗」正式創立後的第一個道場。香積寺殿宇莊嚴整齊、環境優雅、規模廣大。
作者:夢靈啷裡格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