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的廁所文化

2020-12-23 實意法螣蛇

廁所,一個不得不說的地方。如果一個人活80歲,那麼,在他的一生中,上廁所消耗的時間約在14600 小時,608 天,1.67年,這也的確是一段不長不短的時間。人類伴隨著生命的降臨,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吃喝拉撒睡,這5 個能力是與生俱來。拉撒,站了人類先天天賦的五分之二,可見其重要性之所在。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方便的場所與工具都在與時俱進。從露天到室內,從隨性到固定,從蹲著到坐著。並不否認,有時人們會即興復古一下,比如,隨地大小便,這個是老祖宗的做法,不過按照現在的標準,是不文明地,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人類社會文明化的進程。人類邁著堅實的步伐走向廁所的過程,一如走向文明,廁所是必去的,文明是必然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廁所有了其自我的文化,既然是文化,那麼名字就要叫的儒雅,別致,獨具匠心,方可體現去文化品味。比如:一旅遊景點男廁所叫:觀瀑亭。女廁所叫:聽雨軒。一個老北京雜醬面飯館,廁所門楣上書:"安腚門"。酒樓的廁叫"輕鬆閣"。學校的廁所叫"大使館"。延安的廁所名叫"解放區"。西安大慈恩寺,廁所叫"淨心閣",男廁所門口掛塊匾上書"離苦得樂",女廁所門口掛塊匾上書"萬緣放下"。

還有,我見過一廁所名曰:"派(排)出所",始作俑者卻是人才……當然,也有那沒文化愣裝有文化的,沒品位愣裝有品位的,沒創意愣裝有創意的。比如,有一農村的公共廁所叫"天下糧倉",你說說誰還有胃口吃飯?還有,傳說有個國家的廁所叫:"敬國神社",我就不說他什麼了。不管名字如何,它的基本功能是一樣的,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人民服務。人們在享受服務的同時還可以愉悅身心。有對聯曰:來前百步緊,出後一身輕。橫批:愉悅身心。(當然,便秘者與尿痛者除外。)

每個人如廁時都有著不同的習慣,有人讀報,有人看書,有人抽菸,有人聽音樂,也有人引吭高歌,其聲,若死豬哀號,哀轉九絕,連綿三日,不絕於耳。但這都是享受服務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伴隨而來的還有思想的碰撞,碰撞中便有了靈感的凸顯,隨之有了發明與創造。例如,在一個簡陋的公共廁所裡,都是用刷了漆的木板隔開的,這種木板的表層質地適合各種鋼筆、鉛筆、原子筆、小刀、鑰匙甚至菸頭在上面進行創作。這些作品類似於現在的網絡文學,這種廁所其實就是最早的BBS ,有行蹤飄渺的寫手,有固定的閱讀人群,而且內容也雜亂,不乏精品,當然更多的是垃圾。

老子的《道德經》上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凡是可以被說得出的「道」,都不是真正的恆常大道(自然法則、定律)。凡是可以被形容得出的「名」(住相),都不是真正的恆常現象。)因此生活中我們接觸、了解、記憶的道理,並不是直接得到的,而是通過對與許多現象的綜合,給與我們的一種感覺。載道的媒介可以是多樣的,形式可以是豐富的,因此廁所哲學應運而生。

在這些看似荒謬的言語中,其實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例如,道德是一個邊界問題,大便拉在廁所裡是道德的,在廁所外是不道德的。缺德是一個始末問題,站坑可以不拉屎,但是拉完了還站著就是最缺德的。友誼是一個理解問題,在生意興隆的廁所裡,你對站旁邊憋得滿眼泛綠光的哥們說聲:「兄弟,來,讓個位給你」。超脫是一個時間問題,就是蹲的時間太久後,猛然站起來的那片漆黑。列夫-託爾斯泰曾經說過:最偉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因此,吾夫-胡說斯泰說,最神聖的哲理是最荒謬的哲理。

前幾日看到這樣一句話:愛情就像便便,來了之後擋也擋不住;愛情就像便便,水一衝就再也回不來了;愛情就像便便,每次都一樣又不一樣;愛情就像便便,有時努力了很久卻只是一個屁。此段文字形象地描述了,熱戀,失戀,再戀以及單戀。18歲的我,正值青春(青少年發春)年華。所以在青春(清純)還在之時,不防戀上一戀。我向那誰祈禱:我的便便早日來臨。

最後我高喊一句,文思如尿崩,誰與我爭鋒。祝廣大同學,不論是在寫文學評論,經濟論文,化學報告,商務計劃,或者畢業論文之時,都可秉承其精神,一瀉千裡,一氣呵成。

相關焦點

  • 梅溪湖36子與廁所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不信咱今天就來說說梅溪湖36子與廁所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也是有點多啊。節目第一期,洪之光出場選座的時候,張超就說了,他跟洪之光在廁所見過後來,我們知道了,黃子弘凡跟他大龍哥的第一次見面也是在廁所而且,小阿黃還把馬佳堵在廁所,要馬佳聽他的作業在廁所被堵的何止是馬佳,還有仝卓不信你看看大聲發的大戶人家的貓的視頻,仝卓從廁所出來就開唱也是沒誰了很早之前,耶魯兄弟在直播中透露,美聲工場的廁所炸了
  • 為什麼KTV包廂裡會有廁所?這三點原因,不得不說想得很周到!
    為什麼KTV包廂裡會有廁所?這三點原因,不得不說想得很周到!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我們在平時的時候,也有了很多的娛樂場所,比如說ktv吧,我們很多人在聚會的時候,都會到這裡面去唱歌,而且這種方式也比較有利於調節我們的心情,而且我們也都是和朋友們一起去的,所以大家在這裡也比較的熱鬧,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KTV包廂裡面都會安裝一個廁所,這是為什麼呢?
  • 廁所無小事,廁所文化關乎社會文明水準
    也就無法避開「廁所文化」這個字眼的衍生。是時候,「廁所文化」登上大雅之堂了。凱衛仕廁所文化研究院各國廁所文化發展「一廁一世界」。有人說,看一個國家國民的素質,首先得看這個國家的公共廁所。因為日本的許多廁所都有洗臉盆、鏡子,進入廁所之後,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衫,梳理一下頭髮,女士還可以搽一下粉、抹一下口紅,「化妝室」的名稱便因此而來。智能化、專業化,是日本「化妝室」的特點,三衛浴分離(即洗手池、坐便器、淋浴分離)的洗手間,最早便出現在日本,日本同時也是廁所文化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各國的廁所文化,讓人不得不感嘆大開眼界。
  • 「廁所革命」有關廁所智慧化升級,你不得不知道的7件事
    2020年是中國旅遊廁所建設和管理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司長李宏表示,中國所有A級景區旅遊廁所都將上線電子地圖。今年將深入開展旅遊廁所建設、管理、技術、文明提升行動:一是切實做好旅遊廁所國家標準修訂工作,完善旅遊廁所管理與服務標準,推動出臺驗收與評定管理辦法及指導細則。
  • 廁所是每個人每天必去的場所,廁所文化你了解多少
    如果說城市的建築、街道、廣場、公園等設施是城市的外部形象,那麼,城市的公共廁所無疑是城市的內部形象,是體現一座城市在骨子裡是否文明的標誌。從廁所衍生出來的廁所文化,恐怕說上三天三夜也未必能說完。現代廁所一些廁所寬敞明亮,乾淨衛生,環境優雅,人們上完廁所還可以在裡邊休息片刻,甚至還可以化妝,整理儀容,所以,現代廁所也有「衛生間」,「盥洗室」或「化妝室」的別稱。
  • 《廁所英雄》背後印度人偏愛露天廁所的原因,除現實還有文化原因
    每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都有其獨特而燦爛的文化,和中國一樣,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的佛教,最早便是從印度傳入。印度燦爛的宗教文化,讓全世界驚嘆過。但是,印度讓世界驚嘆的不止是其傳統文化,還有一些現象,比如,印度人偏愛「露天廁所」,而偏愛露天廁所的原因,其實與印度的文化有關,具體我們下面詳說。
  • 廁所革命:小廁所背後的大文化
    但它非常真實地描繪了近一千五百年前敦煌地區的廁所形象,同樣也真實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環保意識和相應的環保衛生設施。敦煌「拉屎圖」說到廁所的發展史,怎麼也不能少了如廁最佳伴侶——廁紙。全世界每天的廁紙消耗量相當於把27000棵樹衝進馬桶。
  • 日本奇特的廁所文化!把舒適和人性化做到極致,讓你流連忘返!
    不知道小夥伴對於廁所的印象是怎麼樣的,反正小編我是覺得廁所是有些不太舒服的地方,會是臭臭的味道。雖然我對於廁所也是要經常清潔,但也是迫於無奈,要不然總會覺得廁所有些髒。不過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廁所是神聖的地方,大家也都知道,日本的廁所文化確實是很奇特的。
  • 世界上6個極富創意的廁所,不得不感嘆設計者真有才
    就拿廁所來說吧,不同地方的人發明了不同的廁所,有的非常有趣,有的極富創意。比如下面6個廁所,見到它們的第一眼你肯定會感到極度驚喜,事後回味的時候又會感嘆設計者真是有才!1,大嘴小便池這個男性小便池有著張開的大嘴和性感的紅唇,還有尿意麼?
  • 高深莫測的廁所文化
    廁所,也叫洗手間,但你知道廁所一旦和文化相遇,就賦予了它許多囊括文化底蘊的雅號和別稱。筆者今天特將集錦的部分有趣搞笑的名字搬出來,來看看這些廁所的雅稱吧,你要是第一次看到,說不定你還認不出這是廁所哩:1、 一日到一旅遊景點去玩,看見一公廁:男廁所叫:觀瀑亭;
  • 漢代的廁所長啥樣?一座古代聚落遺址,解秘有味道的廁所文化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拉撒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對於這個話題,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有一點難登大雅之堂,甚至還會覺得為什麼要說這樣的事情。其實拉撒這兩個方面我們要到一個地方去解決,那就是廁所。今天的廁所看起來乾淨利落,去方便的話心裡也會特別高興。不過有的時候難免會想,古代的廁所長得什麼樣子?想要了解這個,從海子遺址的溷廁開始,說說有味道的廁所文化。
  • 看看世界各國的「廁所文化」,原來上廁所也沒那麼簡單
    我國俗語就有"十裡不同風"的說法,其實這不僅僅說的是日常,就連平時上個廁所都不一樣,國內大家都了解的,無非就是城市和農村的區別,水廁和旱廁的區別,乾淨和骯髒的區別,今天我們就來領略一下世界各國的廁所文化。
  • 高校圖書館廁所牆寫滿留言 網友:有味道的廁所文化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 崔寧寧 通訊員 陳真真 楊柳)近日,信陽某高校圖書館廁所牆變「留言板」引網友廣泛關注,據了解,該廁所廁所牆的留言可追溯到2004年。對於「有味道的廁所文化」,網友評議不斷,更有網友感嘆:廁所文化是人家的,我們只有四六級小廣告。
  • 你在廁所博物館裡看不到的,那些散落在民間令人叫絕的廁所文化
    有人說看一個地方的國情民情,只要先去看看他們那裡的廁所就能了解大半了。我想說,看一個國家的發展速度,去看看他們近20年的廁所就了解了,嗯,沒錯,中國的廁所文化真的是突飛猛進的在發展。好多地方都有廁所博物館,而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廁所革命」專題展,裡面的內容十分豐富,詳細介紹了從古至今人們「如廁」工具、場所的各種發展歷史。還記得十幾二十年前,我國大部分城市地區都遍布「茅坑」,但是現在,好多城市的廁所已經不僅僅限於解決「三急」問題了,他們已被發展成一個「服務區、中轉站」的功能。
  • 韓國廁所文化的他山之石
    大型百貨商場的廁所旁設有休息區,配有桌椅……  韓國把廁所叫化妝室,把「上廁所」說成「去化妝室」,語言上的細微差異體現了韓國人思想觀念上的不同。廁所不僅是方便之所,還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休閒的一角,你甚至可以在廁所的休息區小憩、梳妝、與朋友聊天喝茶。  據了解,韓國新的廁所文化形成在2002年韓日共同舉辦世界盃之前。
  • 日本竟然還有廁所文化,指的是啥?
    說起廁所,在我們中國傳統社會,這一基礎設施的作用只是為了供人方便而已。但是如果有人說在廁所內還會有人居住,那麼相信很多人都會立馬想到我們的鄰國印度。和印度誇張的影視情節一樣,其國民將廁所當作自身居住點的行為也是在國際上引起不小的反響。
  • 中日「廁所文化」差異將走向何方
    《日本新華僑報》日前發表評論文章說,中日兩國的「廁所文化」不僅有差異,更有交流和融合。可以這樣講,一個國家的「廁所文化」,反映著一個民族的生活習慣,也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廁所文化」還成為了一種走向海外的「軟實力」。中日兩國如何讓自身的「廁所文化」與世界接軌、如何提高這種「軟實力」,都是應該考慮的。
  • 日本廁所的這些細節,可以說是溫柔到令人髮指了!
    >日本公廁幾乎身邊每個從日本留學或者旅遊歸來的朋友,都對日本的廁所文化讚不絕口。什麼廁所日,廁所博覽會,日本廁所獎……日本廁所的方寸之地,足以窺見它的大天地。日本的公廁,除了乾淨之外,那些堪稱人性化到令人髮指的設計,真的讓如廁變成一件「不止酣暢淋漓」的人生美事。如沐春風。日本的衛生間,無論是私人的,還是公共的,都是花大價錢修建。這就是高速服務站的一個普通廁所:
  • 「獨特」的幾個廁所文化,日本古代沒廁所,有專業「拾糞人」
    很多人出去旅行,必定要使用當地的廁所。各個景區也紛紛對廁所進行改動,力求舒適,便捷,進一步向大氣豪華美觀方向發展。人們也發現了,廁所也開始形成一種文化與特色。不同的地方,廁所的風格也十分迥異,甚至有些如廁方式讓人接受不了。
  • 綜述:日本「廁所文化」面面觀
    新華社東京12月1日電綜述:日本「廁所文化」面面觀新華社記者馬崢「每間廁所裡都住著一位美麗的女神,如果每天將廁所打掃乾淨,長大後就能成為像廁神一樣漂亮的女人。」2010年,歌曲《廁所女神》登上被譽為日本春節聯歡晚會的「紅白歌會」,歌手植村花菜隨即憑藉此曲走紅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