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作家曹若梅在臺灣中時撰文說,因為所謂「求和說」而拒絕出席海峽論壇的國民黨團,看似各個正氣凜然,義正辭嚴的提出訴求,包括大陸相關單位必須道歉、提出保證,以避免臺灣遭受「矮化」對待等等。試問袞袞諸公何來的底氣,如此大言不慚的自抬身價,又莽撞躁進的自斷後路?真正造成矮化的並非「求和說」,而是國民黨己身的不爭氣。
文章說,目前的國民黨已經失去「執政權」,如能保留話語權,未嘗不是一步好棋。眾所周知,戰爭無情,和平無價,國民黨如果能以「在野黨」身份,嶔崎磊落的參與海峽論壇,不論是換取兩岸的和善、和睦或是和平,相信都是功德一件;如今黨團人士摩拳擦掌的叫囂,難不成真要「求和」不成反「求戰」,落實了蘇貞昌的一把掃帚跟他拼嗎?
文章認為,江啟臣主席強調「兩岸對等、尊嚴交流」是國民黨長期的主張。回顧王金平在9月8日表示:不論行前或歸後,都樂於接受蔡英文接見,並且向蔡提出報告。因此傳出「面聖」疑慮,卻遭到蔡辦發表無此需要的聲明。這才是甘願充當蔡當局使喚的「欽差特使」;反觀大陸何曾讓我們喪失尊嚴?國民黨為何不能胸懷坦蕩的為此行定調:願意緩解兩岸僵局,為爭取臺海和平而盡心盡力!
文章認為,國民黨何以淪落至此?因為源自馬當局時期的畏首畏尾,深怕被抹紅成為「中共同路人」,從此失去立場和論述,從來不敢聲稱自己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也不以承襲璀璨的華夏文明為傲,只會面向八田與一的銅像一拜再拜,卻不提兩蔣時期的石門水庫、翡翠水庫等等建設成果;只願對著「二二八受難者」家屬謙卑再謙卑,難怪上周全臺「國九」模擬考的歷史科21題中,「二二八」的相關考題就獨佔3題,藉由教育試圖消弭對立,卻又談何容易。
文章說,面對民進黨諸多貪腐舞弊,以及蠻橫的施政,國民黨的抗爭疲軟無力;對於挑起「仇中」意識,國民黨跟著見獵心喜,完全變成民進黨的附隨組織,拿香跟拜、伴之起舞而樂此不疲。
文章最後說,民進黨樂於挑起廝殺氛圍,國民黨也不肯為和平而努力,臺灣的前途危矣。
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