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大鯢——張家界特色風物介紹

2020-09-10 快樂的長沙妹坨

中國大鯢是世界最大的兩棲動物,與恐龍同時起源於3億5千萬年前,後來恐龍滅絕,大鯢大約因其生活在溶洞泉水環境中而躲過了致命一劫。近數十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和人為的破壞,這種動物已瀕臨滅絕。這種主要原產地在張家界的「地球紀念物」和生物「活化石」,被列入了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名錄和中國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

張家界大鯢

張家界是中國大鯢最主要的原產地,從對大鯢的搶救性保護,到人工繁育大鯢,到大鯢系列產品研發,再到鄉村扶貧,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張家界大鯢具有獨特而珍貴的價值,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延緩衰老,集保健、藥用、美容、食用價值於一體,被專家譽為「水中人參」、「軟黃金」。

張家界大鯢自然保護區核心區

成鯢一般常棲息在海拔1000m以下的溪河深潭內的巖洞、石穴之中,以灘口上下的洞穴內較為常見,其洞口不大,進出一個口;洞的深淺不一,洞內寬敞平坦。大鯢不會自主挖洞,均是利用 現有的自然條件作為生息和繁衍之所。

白天常臥於洞穴內,很少外出活動,夏秋季節,也有白天上岸覓食或曬太陽的習性。大鯢一般夜出晨歸,常住一個洞穴。捕食主要在夜間進行,常守候在灘口亂石間,發現可獵動物經過,突然張嘴捕食。

大鯢適宜棲息於水溫3~23℃的水中,個體大的多生活於深水處,中小型個體多在淺水處。成鯢多數單棲活動,幼鯢常集群在亂石縫中,其生活最適水溫為10~20℃。當水溫大高或者是太低,大鯢就會進入冬眠或者是夏眠。

在人工飼養情況下,每6~30min將鼻孔伸出水面呼吸一次,吸氣約幾秒至數10s。小小的牙齒又尖又密,咬肌發達,獵物一旦被咬住很難逃脫。但它們不能咀嚼,只會將獵物囫圇吞下。體表光滑、身體滿布黏液,讓你滑不溜手。

大鯢人工養殖池

這條取名「笨笨」的中國大鯢之王,2005年曾在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上與公眾見面,當時展出時長約180公分,重約65公斤。展出後引起轟動,被國內外媒體紛紛報導。目前,這條國寶級的中國大鯢,被放養在湖南張家界國家級大鯢保護區內的純天然溶洞環境裡,讓這條近130歲的高齡、體長近2米的大鯢安度晚年。

傳中最大的大鯢,大鯢中的帥哥

隨著大鯢人工繁殖的不斷發展,大鯢在中國的開發和利用在不斷深入,但是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且受國家基因保護的物種,大鯢的開發仍然面臨著很面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也曾有企業或有個人想把大鯢作為寵物進入家庭養殖,現在仍然只是一種設想,未來的路還是很難。

張家界各大鯢養殖企業也在不斷思想在張家界旅遊文創產品方面的突破,但我們去過許多旅遊景點也知道,無論國內還是東南亞,旅遊文創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基本上,你在哪裡旅遊,所能買到的特產基本上相同,而且現在物流發達,而旅遊景點的產品質量和價格都讓人不敢恭維,導致旅遊文創,很難突破。


娃娃魚公仔

娃娃魚擺件

相關焦點

  • 張家界大鯢 營養成分數據出爐
    較中部大鯢低;同其他名貴水產動物相比較,張家界大鯢肌肉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比鮑魚和海參高,灰分含量低。,張家界大鯢肌肉中鉀、鎂、鈣和鋅均較高。從表中可以看出,張家界大鯢肌肉中的礦物質營養水平高於其他地區大鯢以及鮑魚、海參和甲魚等名貴水產動物。特別是張家界大鯢肌肉中的硒含量已經達到富硒標準(0.20-2.00ug/g),提高了張家界大鯢的營養價值。註:以上張家界大鯢肌肉營養成分的分析由吉首大學大鯢研究所協同其他高校與科研院所共同測試完成。其他數據見相關文獻。張家界地處武陵山脈腹地,是澧水發源地。
  • 張家界大鯢,帶你在人間仙境中養生!
    有道是「遊張家界山水,品張家界大鯢」,這來自三億五千萬年前的養生珍品,完全值得全世界人擁有品嘗。在這裡,小編將張家界最好的美食、珍品介紹給大家(希望不會太遲),讓大家在對張家界大鯢營養成分數據充分了解的同時,也認識到張家界大鯢的營養價值,從而開心地暢遊張家界,快樂品嘗張家界大鯢。
  • 張家界發文禁止大鯢食用
    2月7日下午,張家界市委市政府發布通告,在轄區內禁止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的交易和食用大鯢。    記者當天了解到,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大鯢種群資源量目前達到1萬尾以上。去年,該保護區管理處救護、繁育適合野外生存的大鯢也達1萬餘尾,其中向野外增殖大鯢苗種676尾。
  • 張家界:大鯢生存環境變好了
    張家界:大鯢生存環境變好了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趙威 8月13日,從桑植縣城出發,沿著蜿蜒崎嶇的公路行駛兩個多小時,記者來到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芭茅溪水田壩村芭茅溪水電站攔水壩舊址,只見河水緩緩流下,岸邊水草豐美,水中魚兒暢遊。
  • 世界首家大鯢生物科技館張家界開館迎客(組圖)
    科技館採用先進的聲、光、電互動多媒體展示手法,以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的地質演變為背景,以關愛大鯢為主線引導遊客進入一個神奇的科技世界。館內設有生物萬物、星羅鯢布、冰晶體、上古封印、大鯢家園、探秘大鯢、4D動感影院等展區,每個展區都以聲光電、虛擬影像、異型投影等新媒體藝術展現。
  • 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獲準調整
    歷時兩年審查評估,農業部上周公布了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調整結果。  省畜牧水產局局長袁延文6月21日介紹,調整後,該保護區範圍不變,總面積保持14285公頃。可見,「三區」比例由24.7∶75.2∶0.1,調整為30.1∶35.8∶34.1,劃分更趨合理,強化各自功能,更有利於大鯢保護。  大鯢,俗稱「娃娃魚」,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湖南建立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大鯢自然保護區,主體在張家界市境內,還涉及周邊的石門、辰溪兩縣。
  • 張家界發布通告,禁止交易和食用大鯢(娃娃魚)
    2月7日,張家界市委市政府發布通告,在轄區內禁止大鯢(娃娃魚)交易和食用。為進一步加強大鯢資源保護,維護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良好形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利用特許辦法》《張家界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規定,張家界市委、張家界市人民政府特發布通告。
  • 只能觀賞了,湖南張家界禁止大鯢(娃娃魚)交易和食用
    圖片來自網絡據媒體報導,湖南張家界市發布通告,在禁止大鯢(娃娃魚)交易和食用。這一禁令是為進一步加強大鯢資源保護,維護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良好形象,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做出的。通告規定:禁止傷害、捕捉、獵殺野生大鯢;各地農(集)貿市場、超市、餐飲業經營者、電商平臺等經營場所和經營主體,禁止任何形式的野生大鯢交易活動;在本市行政區域範圍內,禁止食用大鯢(包括野生和馴養繁殖);禁止餐飲業經營者以大鯢的名稱、別稱、圖案製作招牌、菜譜誘導顧客。
  • 奧運冠軍真的來張家界了/全球首家大鯢郵局落戶寶峰湖
    9月11日,在世界自然遺產地張家界核心景區武陵源黃石寨,奧運冠軍向豔梅與家人陶醉在絕美的「張家界地貌」風景中。這一天,向豔梅開啟了她的張家界「圓夢之旅、孝心之旅「。  9月的張家界核心景區武陵源,秋高氣爽,峰林俊秀,處處呈現出油畫般的醉美風光。當天中午,向豔梅攜媽媽、三個姐姐登上黃石寨。"好美啊!好壯觀!這一根根的山太神奇了!"站在摘星臺觀景臺,群峰皆立足下,遠近諸般奇景盡收眼底。
  • 張家界的「守護神獸」,全世界最大的大鯢,現如今已經200歲了
    說起張家界風景區,相信小夥伴們肯定不陌生,也有很多人都已經去過了,它位於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南部,距張家界市城區32公裡,是我國乃至世界上都非常有名的景區,這裡除了有很美的自然景觀之外,還有很多刺激的遊玩項目,深受年輕人喜歡,比如各種索道、玻璃棧道等。
  • 張家界:倡導文明餐桌 禁止大鯢(娃娃魚)交易和食用
    華聲在線2月7日訊(通訊員 張新)2月7日下午,張家界市委市政府發布通告,在轄區內禁止大鯢(娃娃魚)交易和食用。為進一步加強大鯢資源保護,維護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良好形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利用特許辦法》《張家界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規定,張家界市委、張家界市人民政府特發布通告規定:禁止傷害、捕捉、獵殺野生大鯢;各地農(集)貿市場、超市、餐飲業經營者
  • 張家界「選美」旅遊餐飲 將推《張家界美食地圖》
    10月25日-26日,2018張家界大鯢旅遊美食文化節暨「十大名店名菜名廚」評選活動組織現場製作美食、品評美食。廚界精英們現場進行美食創作。極富地方特色的旅遊餐飲。10月,好戲連臺的張家界「選美」旅遊餐飲,為遊客和網友臻選推薦張家界的美食翹楚。經過半個多月的評選,10月25日-26日,2018張家界大鯢旅遊美食文化節暨「十大名店名菜名廚」評選組織現場製作美食、品評美食,將活動推向高潮。
  • 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銷號公示
    根據《湖南省林業局關於轉發的通知》的要求和《2020年張家界市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問題臺帳》,永定區境內涉及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共計81個點位。公示期:12月24日至12月28日受理電話:0744-5621552聯繫人:伍驥附:《湖南省自然保護區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銷號公示匯總表——永定區涉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第一批》張家界市永定區林業局
  • 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電項目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第十二次...
    堅定奪取大鯢保護區水電項目整改全面勝利以高質量的整改推動自然生態的高質量保護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電項目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召開掌上張家界8月27日訊(記者 尹明 邵穎)8月27日下午,市委書記虢正貴主持召開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電項目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
  • 張家界官方推美食指南,與遊客共享「舌尖上的張家界」
    即日起,這份包括《張家界美食手冊》《張家界美食手繪地圖》在內的美食集,將通過景區、酒店、旅行社等涉旅機構推介給廣大市民及來張遊客,為遊客的張家界「舌尖遊」提供可靠品質和依據。自古庸國至今,深厚的民族底蘊和神秘的山珍美食,賦予了張家界餐飲文化獨特的內涵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張家界從「深閨」走向世界舞臺,張家界民族特色美食成為了湘菜系列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近年來,張家界深入挖掘地方美食特色,推進「旅遊+美食」文化品牌。特別是首屆張家界大鯢美食文化節和2018張家界市大鯢旅遊美食文化節的先後舉辦,發掘和評選出了一批極具影響力和群眾基礎的張家界名店、名菜、名廚。
  • 2019年冬季玩轉張家界旅遊——吃在張家界
    在張家界,隨處可見打著「正宗三下鍋」或者「土家三下鍋」字樣的餐館,「三下鍋」儼然已成張家界最具特色和最富盛名的美食。,張家界是中國娃娃魚的主要原產地,「張家界大鯢」榮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生薑燉娃娃魚 大鯢是全身都是寶,是一種集保健、藥用、美容為一體的珍貴物種,被專家譽為「水中人參」、「軟黃金」。
  • 張家界規定禁止食用大鯢 湖南省野生動物管控持續增壓
    紅網時刻記者 李璐 綜合報導2月7日下午,張家界市委市政府發布通告,在轄區內禁止交易和食用大鯢(娃娃魚)。此舉意味著,湖南為有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一封控四嚴禁」的最嚴管控措施下,對全省野生動物的管控呈現出不斷加壓的新態勢。
  • 張家界特色農產品頻頻「C位出道」,持續走俏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優化政策環境 提升品牌價值 融合旅遊產業 張家界特色農產品長成品牌大產業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3日訊(記者 上官智慧 通訊員 蔣愛民)「不僅買的人多,價格也高!」
  • 關於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電項目整改完成驗收銷號公示
    根據中共張家界市委張家界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水電項目整改方案>的通知》(張發電〔2019〕7號)要求,我市經過4年的努力,紮實開展工作,認真推進整改,目前已全面完成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電項目的整改任務。
  • 張家界黃龍洞:北京老人三千裡送娃娃魚「回家」
    奔馳三千裡,從北京來到張家界武陵源的大鯢。樊慧民先生和工作人員一起將「娃娃」放歸自然。李遠明)「寶貝,我把你送到張家界了,這裡應該是你的老家,你就在這裡好好生活吧,我會經常來看你的……」5月23日上午,68歲老人樊慧民老人經過兩天一夜,帶著家人從北京驅車1600多公裡,終於到達張家界市武陵源區,把精心餵養了半年的一條娃娃魚(學名大鯢)捐贈給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龍洞景區觀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