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墨脫一線見聞:稻香茶香果香 這邊風景獨好

2020-08-14 佛山日報

雪峰、冰川、瀑布、林海,美得讓人窒息的蓮花秘境,其獨特的地理條件、人文環境,足以讓外界對「秘境墨脫」充滿嚮往。

但這片美麗的藏地秘境並沒有給當地群眾帶來豐盈的收入,反而因為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等成為貧窮落後地區。窮,得從根上拔。產業是脫貧之基、致富之源。第九批佛山援藏工作組以推動茶產業提質增量和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為重點,按照農業與旅遊相結合的「三香一鏈」(稻香、茶香、果香旅遊經濟帶和雅江特色農業產品珍珠鏈)發展思路,助推全縣特色產業發展。

今天墨脫的茶園、稻田、果園,遍布高山深谷。一片片小小的茶葉是村民手中的「金葉子」,一壟壟整齊的果園成為當地群眾的「聚寶盆」,它們撐起了農民增收、農村富裕、脫貧攻堅的一方天地。隨著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墨脫全域旅遊開啟新篇章,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走進這片神秘的土地。

群山環繞,雲霧升騰的拉貢茶場。


茶葉成了致富「金葉子」

7月31日清早,在墨脫鎮數公裡外的拉貢茶場,群山包圍著小城,雲霧縈繞著群山,連片茶田早已長出新芽,在清晨的雨後分外鮮綠。

15歲的門巴族女孩桑傑玉珍腰挎小背簍,與家人一起在過腰高的茶田裡仔細挑選剛長出的細芽。桑傑玉珍捏起一根剛採摘的葉芽給母親細嗅,鼻尖滿是淡淡的茶香。

「這是我們家種茶的第8年,去年爸爸媽媽給我新買了iPad。」桑傑玉珍說,這幾年家裡的環境越來越好,新建了廚房,還新買了一輛大卡車。

桑傑玉珍的母親桑傑頓珠是墨脫縣最早的茶農之一。2012年開始,墨脫縣大力推廣茶葉種植,桑傑頓珠成為一名職業茶農,她指著面前這片茶田說:「這片茶田是我們今年新承包的,預計一年能賺1萬多元,我們家還有一畝茶田在果果塘,每年也有1萬多元收入。」

桑傑頓珠預計,今年光靠採茶就能有接近3萬元的收入。而在過去,一家人種水稻種玉米,早出晚歸也只能勉強餬口。茶葉成了桑傑頓珠眼裡的「金葉子」,給他們一家帶來了希望和信心。

「以前種水稻種玉米僅能自給自足,現在種茶葉可是真金白銀掙到錢了。」村民李英說,2014年她家裡開始種茶,2016年種的3畝茶田迎來豐收期,家裡也迎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一畝茶田大概有5000多元的收入,現在茶樹的採茶量一年比一年多,採摘的茶葉直接賣到茶廠,種多少賣多少,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向記者說起這本「茶經」,李英笑逐顏開。

2019年,第九批佛山援藏工作組聯繫引進種植了廣東優良品種鳳凰單樅茶近2000畝,豐富了墨脫茶葉品種和產品結構,該品種有望於2021年初實現產茶;同時逐步優化提升現有茶園管理水平和成茶品質,配套建立墨脫縣茶產業研發中心,邀請華南農業大學7位專家組成墨脫縣茶產業智力援助工作組,今年6月初到墨脫進行科研式指導,籤訂合作共建協議,在墨脫縣建立華南農業大學(墨脫)茶葉科研基地、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及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實踐教學基地。

墨脫縣扶貧辦、茶葉辦副主任央宗介紹,目前墨脫縣茶葉種植面積16926畝,可採摘面積5080畝,2019年產茶青約25萬斤,促進當地農牧民增收606萬元;今年1月至6月共採摘茶青12.83萬斤,促進農牧民增收393萬餘元。在茶葉採摘季節,預計每天採摘茶青2000斤~3000斤,給當地農牧民帶來的收入約6萬~10萬元/天。隨著豐產期茶葉逐年增加,當地農牧民的收入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桑傑玉珍(左)與外婆一起在茶田裡仔細挑選剛長出的細芽採摘。


「一心兩翼」升級改造網紅景點

雅魯藏布江從米林縣派鎮一躍而下3000多米,形成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大峽谷。大江在墨脫拐了個彎,猶如一條綠色長龍盤踞在蒼翠茂盛的雨林之間,蔚為壯觀,那就是著名的果果塘大拐彎景區,是墨脫旅遊的必到打卡點。

儘管墨脫擁有果果塘大拐彎景區這個「網紅打卡點」,但工作組經過多次調研,發現遊客幾乎都是拍完照就走了,用時不到半小時,並沒有為當地旅遊業形成有效流量。

要吃旅遊飯,首先得開門把客人留下來。於是,工作組規劃了「一心帶兩翼,串聯大環線」的景區發展思路,以果果塘雅魯藏布江蛇形大拐彎核心景區為「一心」,以景區入口的綜合服務區、德興民俗文化村為「兩翼」,建設「大環線」,串聯起方圓約5公裡內的旅遊景區,通過旅遊換線串聯起「一心兩翼」,打造集旅遊、觀光、科普、民俗文化體驗,以及高端住宿為一體的綜合型景區。

按照第九批佛山援藏工作組組長、墨脫縣委常務副書記葉敏堅的設想,以果果塘雅魯藏布江蛇形大拐彎核心景區為「一心」,對原有觀景臺進行改造,建設懸挑景觀棧道、親江步道及二期工程,屆時將呈現一個「蓮花+蓮葉」狀的地標性觀景平臺。

「兩翼」則建設包含遊客服務中心、動植物科普館的綜合服務區,滿足遊客集散、科普教育和高端度假等需求,打造展現民俗文化、頤養休閒、旅遊團體接待的德興民俗文化村。

「大環線」設定方圓約5公裡的旅遊景區,建設古驛道、觀光茶田、藤網橋等具有墨脫特色的旅遊體驗節點,通過旅遊環線串聯起「一心兩翼」。

從四川慕名而來的遊客黃志韜切換小車、摩託車、徒步3種出行模式,終於來到了期待已久的果果塘大拐彎。站在景觀臺,他禁不住拿出手機拍照留念,「墨脫真的太美了,真的不虛此行」。

得知果果塘大拐彎將打造綜合景區,黃志韜連連點讚:「經過長時間的山路跋涉,遊客進入墨脫已經十分疲勞,如果能停留兩天歇下腳,又能了解當地民俗文化,豈不快哉?」

7月27日,在墨脫德興鄉果果塘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工人在果果塘景觀改造工地施工。


「三香一鏈」帶旺旅遊業

茶樹成了群眾致富的「搖錢樹」,茶園則是遊客眼中的「風景線」。茶旅融合成為佛山援藏工作組產業援藏方向之一。

以推動茶產業提質增量和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為重點,工作組按照農業與旅遊相結合的「三香一鏈」發展思路,助推全縣特色產業發展。「三香」即「稻香、茶香、果香旅遊經濟帶」,「一鏈」即「雅江特色農業產品珍珠鏈」。

墨脫大部分屬亞熱帶氣候,降雨充沛,是西藏為數不多可以種植水稻的地區之一。目前全縣共種植水稻5151.35畝。在墨脫縣小康示範村的拉貢棧道上,新建了觀景平臺,預計今年年底可以竣工,明年遊客可以置身茶田中,遠眺雅魯藏布江及德興村近300畝水稻梯田景觀,近觀墨脫村800畝水稻梯田景觀。

工作組發揮墨脫四季如春的氣候優勢,在墨脫鎮、德興鄉、背崩鄉、達木鄉、幫辛鄉5個鄉鎮18個行政村建成總面積達2252畝的特色林果經濟基地30個,種植枇杷、柑橘、香蕉、香櫞、草莓等水果,同時引進脆柿、菠蘿蜜、夏威夷果等新品種,2020年上半年各基地累計產出水果252噸,實現經濟收入28萬元,帶動781人增收。

「遊客一年四季都能有不同的採摘體驗讓觀光採摘成為一個新的旅遊增長點,打造『家庭旅館+庭院水果』的果香旅遊經濟帶。」葉敏堅說。

去年底,華南農業大學專家組的一項調研結果將墨脫乃至西藏的種茶歷史往前推了近千年,專家組在易貢白村的高山上發現了一棵古茶樹,樹高近10米,樹幅超過16米,通過與國內已鑑定的古茶樹對比樹幅、樹高、一級分枝直徑,估計墨脫「茶樹王」樹齡超過800年。此外,文朗村、德果村也有數棵數百年樹齡的老茶樹,加上墨脫與茶馬古道咫尺之遙,自古以來就有飲茶、種茶的傳統,古茶樹群的發現,印證了墨脫悠久的種茶歷史。

工作組乘勢而上,以古茶樹為契機,在墨脫打造一張可以代表林芝茶文化乃至西藏茶文化的名片。如今,墨脫茶有了網店,通過網絡直播,消費者可以直觀了解墨脫茶葉生產的全過程。不僅如此,茶葉營銷還發生了裂變——從四川來的商人黃詩凱已經有了自己的淘寶店,獨立營銷墨脫茶。「隨著墨脫茶聲名日盛,墨脫聖茶的銷路越來越好,今年高峰時每月有60萬元的銷售收入。」黃詩凱說。

門巴族村民李英向記者展示她採的茶葉嫩芽。

記者手記

產業援藏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墨脫,是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2019年,全縣脫貧摘帽。如何確保不返貧,實現群眾收入鞏固提升?佛山援藏工作組將產業援藏作為主要抓手,提出了推動茶產業提質增量和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思路。

有思路有行動。佛山援藏工作組創新開展茶產業「小組團」模式,以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茶葉品質、創新管理模式為抓手,全面實施五項工程,助推墨脫縣茶產業發展迎來新篇章,有力地推進墨脫產業的長足發展。

墨脫的美景名聲在外,但如何提升墨脫全域旅遊的美譽度?答案在於打造自己特有的品牌,做到「人無我有」,才能讓更多的遊客「欲罷不能、非來不可。」果果塘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觀景臺改造工程將「網紅打卡點」變成文化體驗場、「三香一鏈」農業發展思路推進農旅共融發展,墨脫旅遊業發展日益提速。

旅遊專家認為,旅遊業增加1個人就業,可以帶動相關行業1個人就業;旅遊收入每增加1元錢,就可以帶動相關產業增加7元錢收入。更重要的是,加快旅遊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拉動有效需求,還能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墨脫茶葉出深山,茶葉變成了村民致富的「金葉子」,一壟壟茶田成了「聚寶盆」;墨脫美景引客來,完善配套吸引遊客留下消費,為群眾增收拓寬新路子。圍繞「墨脫所需」,傾注「佛山所能」,佛山援藏將實現墨脫從鞏固脫貧成果到致力奔小康的新跨越。

原標題丨稻香茶香果香 這邊風景獨好

文丨佛山傳媒集團融合報導組記者吳景邦、黃才文、楊立韻

圖丨佛山傳媒集團融合報導組記者龍翔

相關焦點

  • 走進墨脫一線見聞:稻香茶香果香 這邊風景獨好
    第九批佛山援藏工作組以推動茶產業提質增量和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為重點,按照農業與旅遊相結合的「三香一鏈」(稻香、茶香、果香旅遊經濟帶和雅江特色農業產品珍珠鏈)發展思路,助推全縣特色產業發展。今天墨脫的茶園、稻田、果園,遍布高山深谷。一片片小小的茶葉是村民手中的「金葉子」,一壟壟整齊的果園成為當地群眾的「聚寶盆」,它們撐起了農民增收、農村富裕、脫貧攻堅的一方天地。
  • 毛主席詩詞中風景這邊獨好,是讚揚誰的?
    毛主席朱德何長工毛主席詩詞《清平樂·會昌》中名句「風景這邊獨好」現在已經成為了新的成語,被人廣泛運用。比如:有朋友問我,為什麼要到上海工作啊?我會說:風景這邊獨好;又如:有人問為什麼要和她談戀愛呢?你也可以回答:風景這邊獨好。但是您知道,名句「風景這邊獨好」最初是讚揚誰的嗎?1934年春,蔣介石第五次圍剿使紅軍損失慘重,形勢危在旦夕。一天,毛主席和周總理對何長工說:你到粵贛軍區任司令員兼政委,任務重大,要盡力而為。
  • 詩詞「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這裡的「這邊」是哪兒?
    這句詩詞「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就是偉人的一句詞,出自《清平樂·會昌》,寫於1934年。中學階段我們都學過兩首著名的「沁園春」,早已經在其中感受到了作者的胸懷。那麼,在這首「清平樂」當中,詩詞「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當中的「這邊」指的是「哪邊」?我們先看一下全詞的內容: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 解密會昌,為何「風景這邊獨好」?
    70年代,阿溫讀過這首詞: 清平樂·會昌毛澤東 東方欲曉,
  • 天津2009年高考優秀作文:風景這邊獨好
    風景這邊獨好  我覺得,90後與80後、70後沒什麼兩樣,都要經過從小大到大、從青澀到成熟的成長過程。這一過程中的每一段都是難得的記憶,也是一路美麗的風景。  人生的旅程很長,只能靠腳下的鞋子一步步地走,不能跳過哪裡而直接到達下一站。
  • 【我的扶貧故事】劉剛:風景這邊獨好
    【我的扶貧故事】劉剛:風景這邊獨好 2020-12-14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羅平:風景這邊獨好
    依稀還記得,羅平舉辦的第一屆油菜花節,主題好像就是:風景這邊獨好。所以,在文章的標題中,我特意借用了「風景這邊獨好」這句話,追憶過往歲月!只是,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來此欣賞油菜花的人,已經很少很少了。
  • 九月的關東大地,風景這邊獨好
    成熟的谷穗謙遜地低著頭,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此刻,還沒有蛻化的毛毛蟲,也顯得非常可愛。山林中的燈臺蓮,紅色的種子格外鮮豔。九月的關東大地,風景這邊獨好。
  • 內蒙古,風景這邊獨好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夏日的內蒙古,迎來最美旅遊季:風景如畫,人若畫中遊。奶茶飄香,哈達傳情,悠揚的馬頭琴聲飄揚在草原上。這裡空氣清新,疫情防控有力,旅遊安全可靠,恰是四海賓朋做客草原的好時候!
  • 醉美青山金秋,風景這邊獨好
    採摘節現場可以賞秋景、慶豐收、品美食,採秋果,值得一提的是豐滿區重點旅遊鄉鎮江南鄉、小白山鄉、前二道鄉、旺起鎮的領導現場進行推介,讓大家認識了當地豐富的旅遊資源、地產果蔬、特色餐飲,也為大家的國慶鄉村遊提供了更多選擇。豐滿區金秋採摘節已經連續三年在萬科松花湖度假區成功舉辦,作為豐滿區旅遊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對於提升整個城市品位、增強城市魅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江西贛州 風景這邊獨好
    彩虹輝映贛州城區章江兩岸 劉漢卿攝   80多年前,一代偉人毛澤東在此寫下「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的壯美詞句。也正是從宋代開始,「贛州」這個名字,走進了中國歷史。  眺望鬱孤臺下清江水,歷史鏗鏘足音奔騰而去。走進贛州老城,能親身感悟千年宋代古城的風韻。
  • 翔海森林小鎮:龍口這邊風景獨好,有山有水有你
    翔海森林小鎮解讀:龍口市擁有「這邊風景獨好」的美景,這裡有山有水有你。下面就跟隨翔海森林小鎮一起走進自然風光獨好的龍口吧!蘆頭鎮南大飄山,山東名山,奇石林立,風景宜人山上有山東省旅遊局首批命名的「好客山東四星級農家樂」和生態茶園,特色餐室外八大鍋以及各色野菜、野味,吃出健康;生態茶園是中國最北茶園,園內可開展逛茶園、賞茶藝、品茶香等系列活動。
  • 風景這邊獨好-劉寧宋海永王文灝油畫展在濟開展
    原標題:風景這邊獨好-劉寧宋海永王文灝油畫展在濟開展   由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大學藝術學院聯合主辦的「風景這邊獨好」劉寧、宋海永、王文灝風景油畫展,於11月23日在濟南頂峰美術館開展,展覽持續到29日。
  • A9美術館風景這邊獨好
    踏破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 型格帥美 ,街拍風景唯這邊獨好
    原標題:型格帥美 ,街拍風景唯這邊獨好2017春夏米蘭男裝周秀場外街拍之女士篇 2017春夏米蘭男裝周正在進行中,高調敢穿的時髦女士反客為主成為街拍主角:Anna Dello Russo西裝上身改走帥氣路線,「西裝女王」Esther Quek卻被幾何印花裙「淹沒」啦;攝影師Tamu McPherson 綠外套吸睛,插畫師Jenny Walton紅裙搶鏡;紅人Viviana Volpicella穿著華麗印花長袍翩翩過,時尚博主Patricia Manfield背心牛仔也曬足青春與性感……明豔動人or男裝女穿,街拍風景唯這邊獨好!
  • 內蒙古風景這邊獨好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七八月的內蒙古,迎來最美旅遊季:風景如畫,遊人宛在畫中遊。奶茶飄香,哈達傳情,悠揚的馬頭琴聲飄揚在草原上。這裡空氣清新,疫情防控有力,旅遊安全可靠。快到內蒙古吧,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內蒙古風景這邊獨好!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七八月的內蒙古,迎來最美旅遊季:風景如畫,遊人宛在畫中遊。奶茶飄香,哈達傳情,悠揚的馬頭琴聲飄揚在草原上。 這裡空氣清新,疫情防控有力,旅遊安全可靠。快到內蒙古吧,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惠州惠城:鄉村風景這邊獨好
    原標題:鄉村風景這邊獨好   五彩格桑花爬上了水庫堤壩,鄉野田陌修起了休閒綠道和仿古涼亭,鄉村風景這邊獨好;「忠孝講堂」傳遞著文天祥忠國之義、文天球孝悌之風,美麗鄉村用傳統文化「鑄魂」;田間地頭建有院士工作站,手機私人訂製「耕種」有機米,省級特色水產甲魚、鰻魚年產值上億元,農業產業發展質量並舉……近年來,惠州惠城區的鄉村正行駛在振興發展的快車道上。
  • 歷史名言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習近平曾在講話中引用毛澤東這首詩中的:「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兩位領導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喜愛歷史,善於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習近平善用古典,他曾說:「你要增加智慧嗎?史書是不可不讀的。」
  • 【汐水詞十二首】風景這邊獨好
    無邊風景如虛幻。如虛幻。仙庭一半,桃源一半。其二:登天險。君山野徑穿雲幔。穿雲幔。千林影綽,一空鳴雁。居高望海交聲贊。煙波浩渺潮汐轉。潮汐轉。前波才去,後波拍岸。瓊苑吹香報春。春報。春報。風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