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環境得天獨厚,早在冷兵器時代就已經被無數次詮釋了,時至今日,優越的地理條件依然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歷史遺產。
中國地理位置的優勢,從地形圖的形態上看一目了然。
我國西北有天山山脈之險,西南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北面是無垠的草原荒漠,東面和南方是浩瀚的海洋,簡而概之,可見中國自成一個完整的地理國防系統,高山、沙漠、戈壁縱橫交錯,且過渡地帶狹長,擁有著廣闊的戰略縱深和自然資源。
而內裡呢也是地理層次分明,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氣候也是種類多元,黃河長江平行穿過我國南北疆域,各大山脈構成了獨立的小地理單元。
東北有無垠的東北平原、華北有廣闊的華北平原,長江沿岸有涇渭分明的長江中下遊平原,廣闊的平原地帶不僅保障了我國糧食產量的充足,還是交通發達、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南方的浙閩丘陵和兩廣丘陵,降水量較充沛,適合各種經濟樹木和果樹的栽培生長,對發展多種經濟十分有利,也造就了當地人愛拼愛闖的上進性格。
另外,中國還有300萬平方公裡的海洋國土面積,大陸海岸線,北起鴨綠江口,南到北崙河口,全長1.8萬公裡,加上島嶼岸線的話,海岸線可以達到3.2萬公裡,豐富的海洋資源為我們帶來了極大物質生活的滿足。
有不少人說中國周邊接壤的國家太多,構成了國防安全威脅,但是具體細分下,只能說是環境複雜,真正能構得上戰略威脅的國家其實並不多,北方的俄毛子算一個,南邊的印老三也勉強能算一個,並且國力尚不及中國。
其他的像越南、緬甸、蒙古之類的國家,無論是從人口還是經濟、科教文衛綜合方面來講,與中國都有巨大的差距,甚至還不及我國的一省之力,而且還對我們的經濟依賴程度也比較高,戰略威脅是談不上的,還有所謂的「三島鏈」,自21世紀以來,三條島鏈的效果呈現不斷弱化之勢,未來或將流於形式。
與同時期的世界各國進行橫向比較,能夠擁有中國這樣疆域遼闊、複雜地貌、多元氣候的國家屈指可數,中國地理最大的優勢是衍生出了龐大人口基數,這是美、俄各大國所不具備的優勢,憑藉著人的主觀能動性適應自然、改造自然,把自然地理的最大潛力挖掘出來,公路、鐵路、海運、航運的貫通,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交通最便利的大國。
國防優勢,經濟優勢,人口優勢,交通優勢…剩下的你們接著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