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養寵、科學養寵;有寵相伴,生活美美噠】
法鬥就像一頭小豬!一頭永遠長不大的小豬豬,所以,它真的不厲害,儘管它的大名叫法國鬥牛犬,沾上「鬥牛」兩個字,似乎很威猛又兇悍。
那些覺得法鬥既然是「鬥牛犬」,那一定是烈性犬、必須限養禁養的人們,真是高看這種小東西,不好意思看走眼了。其實從性格上說,它更偏向於安靜、膽小、不惹事。烈性?作為一種從繁育初始目的就是「玩具鬥牛犬」的小體型寵物犬,它烈得起來嗎?
法鬥是種「玩具鬥牛犬」
烈性犬,特指本身脾氣比較暴躁、很有攻擊性的犬種,可惜法鬥作為一個固定的犬種,它不具備上述特徵。
根據國際法國鬥牛犬協會的標準,法國鬥牛犬非常適合做人類的伴侶犬,它們平靜的天性使其成為公寓居住者的最佳選擇;法鬥很理智,不愛叫,更別提狂哮了。
法鬥的標準肩高只有30釐米左右,離小體犬的肩高40釐米(或更嚴苛的38釐米)標準還要低。體重相對較重,從10-16公斤不等,看上去像只肉嘟嘟的小豬,再加上直立的耳朵和扁平鼻子,經常給人以錯覺。
法鬥最開始被繁育,就是作為「玩具」用的。
法鬥的血統來源之一是英國鬥牛犬,別誤會,其實鬥牛犬是用來引誘公牛(然後方便人去獵殺),並不是直接跟公牛搏鬥(沒那個實力)。1835年,英國禁止了獵牛這種運動,不少英國「鬥牛犬」就失業了。要重新上崗怎麼辦?辦法就是把它們作為種狗,從一個體育品種向家庭伴侶犬品種方向去改造。
改造的途徑就是將中等體型的英國鬥牛犬和小體型犬雜交,把它們變得「越來越小」,成為玩具鬥牛犬!
到了1850年左右,玩具鬥牛犬在英國就很普遍了;1860年左右,它們乾脆被用於動物表演。這些玩具鬥牛犬的體重大約只有7.3-1.3公斤(16-25磅)左右,而用於表演的體重甚至不足5.4公斤(12磅)!
(真的太小了,這樣的狗是烈性犬,脾氣暴躁很有攻擊性?開什麼國際玩笑!)
後來,這種玩具鬥牛犬通過「諾曼第登陸」,出口去了法國,很快就在浪漫的法國流行起來。名媛貴婦交際花、藝術家作家設計師們都忍不住追捧它。而到了此時,法鬥和英鬥之間的區別其實已經「判若兩狗」了。1896年,法鬥首次出現在世界最大的寵物狗俱樂部——(美國)威斯敏斯特狗舍俱樂部的狗展上。1905年,國際犬舍組織承認法鬥是個獨立品種;1912年,被正式命名為法國鬥牛犬。
法國鬥牛犬,被定義為一種小型的家犬。
法鬥也叫「青蛙狗」或「小丑狗」
法國鬥牛犬有時也被稱為「青蛙狗」或「小丑狗」。「青蛙狗」是指它們寬闊的圓臉和獨特的坐姿,後腿需要伸展叉開。「小丑狗」,是指它們有點兒滑稽的外貌,是狗世界裡可愛醜萌的「小丑」。
有人說法鬥集合了豬豬,兔子和狗狗的三種特點,自帶可愛屬性,這話有點道理。在世界各國最受歡迎的寵物犬品種排行榜上,法鬥基本都是靠前的。
法鬥很嬌氣,需要剖腹產
法鬥的受歡迎不只緣於它的可愛,還緣於它的嬌弱,或者說嬌氣。養法鬥的人不只享受法鬥帶來的樂趣,也享受照顧法鬥的過程——因為法鬥其實全身都是「病」。
比如說它的骨骼,由於它是「故意」篩選那些「矮個子」鬥牛犬品種繁育的,這種情況專業點說可謂「軟骨發育不良」。這種「基因自帶」的宿命,讓法鬥很容易患上各種背部、椎間盤和脊柱疾病。這也導致了法鬥的臀部非常纖細,需要人工授精和剖腹產。別吃驚,80%以上的純種法鬥就是這麼來的。
法鬥很少叫喚,喜歡睡覺,雖然每天都要出去溜達溜達,但運動量真的不必太大。因為它那一看就有巴哥犬血統的鼻子,再加上它的大腦袋,使得氣道受到壓縮,很容易出現近距離腦氣管阻塞症候群。這樣的呼吸系統不僅不適合運動,還無法有效調解體溫。對於普通狗來說不舒服的高溫,對法鬥來說可能是致命的!
然而法鬥也適應不了過低的溫度,誰讓它只有一身小短毛呢?唉,這哪裡是狗裡的小丑醜,這是狗裡的「豌豆公主」。(同時也是個小可憐兒,不是嗎?)
還可以更名「法豬」和「法牛」
從歷史到現在,從生理到心理,法鬥真的和「烈性」沒太多關係,把法鬥「陪綁」到「烈性犬」一堆兒,真是冤枉。10000年覺得,與其因為它名字裡有「鬥牛犬」幾個字,就產生了這樣很不專業的誤判,且沒時間(壓根沒想)去了解下它的本性(即使讀了本文也沒用),不如乾脆給它改改名字吧!
叫什麼好呢?法牛,有牛的沉默與執拗;法豬,有豬的安靜與肉乎。似乎這兩個名字更能準確地形容法鬥。總不能叫竇娥狗吧,竇娥可不止它一個!
本文由「愛寵一萬年/10000年」原創,未經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