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都訊 元旦將至,你想去哪裡玩?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安防學院)學子手繪「紅色」地圖幫你忙。19日,由安防學院工業設計和室內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親手繪製的溫州紅色景點手繪地圖新鮮出爐,市民可以根據地圖上標註的11個紅色景點,「按圖索驥」前往遊玩。
溫州紅色地圖
今年8月開始,安防學院安全管理系學生黨支部自行組織開展了「尋找紅色記憶,銘記初心使命」系列活動。支部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走進溫州10餘個革命老區,探尋革命老區的紅色印記,感受老區發生的輝煌巨變。 「溫州大地遍布歷史的紅色印記,我們通過走訪,積累了大量素材和照片,很想用自己的方式來記錄,讓更多的人了解溫州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資源,讓這些紅色旅遊景點受到關注,於是就萌發了手繪紅色地圖的想法。」此次活動的負責人陳雪怡同學說。
繪製過程中,學生邀請安防學院社科基礎部思政教師進行專業指導,由擅長繪圖的設計專業的團隊成員根據各個溫州紅色旅遊景點的模型圖片進行創作,並進行文字說明。這張手繪地圖上,展示了中共浙南一大紀念館、中共浙江省一大陳列館、溫州和平解放談判舊址、雁蕩山革命烈士陵園、永樂人民抗日自衛遊擊總隊紀念館、肇平垟革命紀念館、永嘉革命烈士紀念碑、燎原社史陳列館、瑞安烈士陵園等紅色景點。
「溫州有著濃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舊址等3個紅色旅遊景點被列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在元旦前夕手繪完成溫州紅色景點地圖,倡導元旦紅色遊,是安全管理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活動之一。創作團隊還將進一步完善紅色地圖,在紅色地圖上設置二維碼標籤,大家可通過掃描在手機上瀏覽,傳播紅色文化。」安防學院安全管理系負責人說。
用腳步丈量溫州紅色景點,用行動傳承紅色基因。手繪「紅色地圖」的方式讓大學生黨員感受到中國共產黨艱苦奮鬥的歷程和浙南兒女前赴後繼的革命精神,深刻感悟到了浙南兒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守與傳承。
溫都記者 華曉夏
附:紅色景點介紹
1、中共浙南一大紀念館:靈佑殿位於甌海區仙巖街道漁潭村,距溫州市區12公裡.。有正殿、 前殿和戲臺, 靈佑殿是溫州 處重要的革命遺址,是中共浙南一大會址。 紀念館展廳以紅色浙南革命史為主題。
中共浙南一大紀念館
2、中共浙江省一大陳列館:位於平陽縣鳳臥鎮鳳林村冠尖山半山腰省一大舊址附近。該館於2006年12月開始建設,2007年8月3日建成開館,總投資230萬元,總建築面積569.4平方米。其中展廳為266.7平方米,多媒體值班室160平方米。陳列館陳列內容豐富,教育主題突出,以圖文和幻影成像等手段,生動反映了從浙江省委成立到省一大、從省一大到浙江解放,從浙江解放到改革開放的輝煌歷史。中共浙江省一大陳列館,屬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舊址群之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共浙江省一大陳列館
3、溫州和平解放談判舊址:位於甌海區郭溪街道嶺頭村,距市區約20公裡,溫州解放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與國民黨溫州專員兼保密司令葉若派出的代表在此地進行談判,達成溫州和平解放協議。1995年被命名為溫州市甌海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被命名為溫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溫州和平解放談判舊址
4、雁蕩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樂清市雁蕩鎮響嶺頭村。1951年12月,樂清縣人民政府開始在雁蕩山風景名勝區的響嶺頭村動工興建雁蕩山革命烈士墓,1953年7月竣工。後幾經修繕擴建,1963年4月建成雁蕩山革命烈士紀念碑,1995年6月建成樂清革命烈士紀念館,形成雁蕩山革命烈士陵園。陵園整體佔地660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烈士墓、烈士紀念碑、烈士紀念館,東、南、西三面均砌有花牆,高1.5米,長300米
雁蕩山革命烈士陵園:樂清革命烈士紀念館
5、永樂人民抗日自衛遊擊總隊紀念館: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在浙南開展武裝抗日的主要部隊,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浙南遊擊縱隊括蒼支隊發展壯大的基礎,為浙南和括蒼地區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永樂人民抗日自衛遊擊總隊紀念館原建於1997年。2006年,樂清市委、市政府對原館進行改擴建,於2009年10月重新建成對外開放。該紀念館是樂清、溫州乃至全省的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黨史教育的重要基地。 1944年9月,日寇第三次入侵溫州,樂清第二次淪陷。日寇無惡不作,樂清不少人慘遭屠殺,家破人亡。1944年10月,中共樂清縣委成立了由13人槍組成的樂清人民抗日武裝基幹隊,後來迅速發展壯大為50人槍的樂清人民抗日遊擊隊、500人槍的樂清人民抗日遊擊總隊及與永嘉縣委領導的抗日武裝合編為700人槍的永樂人民抗日自衛遊擊總隊,與日軍、國民黨頑固派展開了英勇鬥爭。
永樂人民抗日自衛遊擊總隊紀念館
6、肇平垟革命紀念館:位於瑞安市塘下鎮肇平垟中村。肇平垟,原名肇平陽,意謂當地村民的祖先從平陽縣遷居此地。他們世代貧窮,團結一致,富有革命性。肇平垟村地理環境優越,三面環河,便於隱蔽鬥爭。早在1926年就成立了肇平垟農會。1927年建立中共肇平垟支部,領導農民開展抗租抗息等鬥爭。1930年1月30日至2月1日,中共中央巡視員金貫真在這裡主持召開永嘉中心縣委第二次擴大會議。1937年5月,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書記、紅軍挺進師政委劉英來到肇平垟,恢復了黨支部的活動,後擴大為東區中心支部。龍躍等浙南黨的領導幹部也經常在這一帶活動。1939年,吳毓在這裡主持召開黨的會議,宣布成立永瑞中心縣委。在漫長的革命鬥爭中,肇平垟的黨員和群眾為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與犧牲。
肇平垟革命紀念館
7、永嘉革命歷史紀念館:永嘉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永嘉縣上塘鎮嶼山公園之巔,建於1992年,為坐西朝東、鋼筋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紀念館正門上方鐫刻有聶榮臻元帥題寫的「永嘉縣革命歷史紀念館」館名,紀念館前是花崗巖石鋪設的可容納千餘人的廣場,廣場南側沿著圍牆是一條碑廊,東面前方是一座高15.5米,章3米,底厚7.4米,頂厚3米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本以蟹青色磨光花崗巖石貼面,碑體正面中間鐫刻「永嘉革命烈士紀念碑」,下方刻記著全縣586名烈士英名,碑的背面鐫刻著紀念碑碑記。碑建在嶼山之巔,在此可以俯瞰永嘉縣城全景。永嘉革命歷史紀念館為溫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永嘉革命烈士紀念碑
8、燎原社史陳列館:位於甌海郭溪街道任橋村的燎原紀念館(燎原社史陳列館)。燎原社作為農村改革的源頭,它比人們所熟知的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的農村改革早了22年,它的實踐對於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模式的探索和形成,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它向後人展示了溫州人敢為天下先,勇於創新的氣魄。
燎原社史陳列館
9、瑞安烈士陵園:位於瑞安市安陽鎮西山,隸屬瑞安市民政局。瑞安革命歷史悠久。早在1925年就有黨的活動,1926年11月建立了中共瑞安特別支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瑞安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與犧牲,烈士479人,其中縣委書記以上的負責人有10人。
瑞安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