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oko布農青年合唱團帶來阿卡貝拉音樂會,一票難求。(盧智琳 攝)
維也納歌劇院銅管五重奏的演奏家們在鼓浪嶼鋼琴碼頭進行快閃演奏。
昨日下午,伴著夕陽海風,最後一場音樂匯演在鋼琴碼頭上演。舞臺上下以音樂為媒,融為一體,「2019鼓浪嶼音樂節」隨之落下帷幕。自7月8日以來,名家會聚,群眾參與,樂聲歌聲此起彼伏,數十場演出令鼓浪嶼化身音樂嘉年華的海洋,有的演出甚至出現觀眾爆滿,一票難求的場景。
據了解,「2019鼓浪嶼音樂節」由鼓浪嶼管委會主辦,是慶祝鼓浪嶼申遺成功兩周年,慶祝《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正式實施,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重要活動。鼓浪嶼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旨在堅守「申遺是為了更好保護鼓浪嶼」這份初心使命,弘揚鼓浪嶼的音樂文化特色,進一步促進文化回歸,讓更多人感受到音樂之島的魅力,參與到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中來。
文/本報記者 林路然
實習生 盧智琳
圖/本報記者 林銘鴻
(除署名外)
名家會聚
音樂家和歌者收穫別樣體驗
7月8日晚,恢宏激昂的《我和我的祖國》在鼓浪嶼音樂廳響起,音樂節以東道主廈門愛樂樂團帶來的交響音樂會為開幕式。音樂會由廈門愛樂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傅人長執棒,以激蕩磅礴的氣勢帶領觀眾重溫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紅色經典曲目。而這場音樂會也是首場名家音樂會,為隨後的演出定下高水平、高格局的基調。作為音樂節的「王牌」,名家音樂會還聚集了維也納歌劇院的銅管樂音樂家、臺灣布農族的歌者、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等,彰顯鼓浪嶼作為中西音樂文化交融的橋梁作用。
事實上,不少音樂家和歌者是首次來到鼓浪嶼,有了不同尋常的演出初體驗。維也納歌劇院的銅管樂音樂家們在這裡,先被優美的自然風光打動,再被觀眾們的熱情感動。大號演奏家羅伯特·施威格在一場音樂快閃後提到,以前他和同伴幾乎都在音樂廳和歌劇院裡演奏,鼓浪嶼給了他們第一次在戶外演奏的機會,他從未如此近距離地面對觀眾,如此直接地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演出過後,我們去一家咖啡館吃飯,老闆還特意和我們談起觀看演出的感受,甚至陪同我們回到住處,鼓浪嶼人非常熱情,這樣的音樂氛圍真棒!」羅伯特·施威格說。
和維也納歌劇院的音樂家相反,臺灣布農族的歌者則是第一次走入室內,在博物館中唱歌。Loloko布農青年合唱團團長田斯寧介紹,布農族生活在海拔1500米的高山中,唱歌是他們生活中表達情緒的一部分,因此他們最多能有8個聲部的和聲,卻沒有樂譜,每次演唱都不一樣,大家隨著主唱的定調而表現,因此這次在鼓浪嶼管風琴藝術中心的演出絕對是獨一無二的。
「除了布農族的傳統古調,我們還特意帶來了臺灣其他少數民族的、表現海洋文化的歌曲獻給鼓浪嶼的觀眾。」田斯寧說,團員中最小只有18歲,大部分團員都是首次來到鼓浪嶼。儘管語言不通,但在現場演出中,觀眾都跟隨他們的節奏拍手律動,說明他們的音樂引起了共鳴,他期待很快能與鼓浪嶼的觀眾再相會。
群眾參與
琴島居民舉辦庭院音樂會
音樂節中,遍布島上的庭院音樂會、廣場音樂匯演、音樂快閃等活動讓鼓浪嶼的居民、駐島單位都成為參與者、演出者,如同音樂海洋的朵朵浪花。
上周六下午,電影插曲《光陰的故事》《絨花》、越劇《梁祝·十八相送》等旋律流淌而出,還有《十面埋伏》《我的父親母親》等電影選段的配音秀驚豔亮相——坐落於黃榮遠堂的中國唱片博物館獻上一場「聽見經典 看見未來」影視經典&影視金曲分享會,精彩的演出令觀眾陶醉其中。廈門理工學院時尚學院院長郭肖華在分享會上還以「電影音樂」為關鍵詞進行演講,他特別提到了電影主題歌和插曲在影視作品中人物刻畫、情節推進、情緒渲染方面的重要作用,列舉了影視主題歌和插曲的呈現類型、生產模式和內含的文學性,讓觀眾收穫頗豐。
與此同時,鼓浪嶼老居民組成的雷厝電聲樂隊在寧遠樓奉獻庭院音樂會,吸引遊客駐足聆聽。音樂節期間,每天下午觀眾都能在鼓浪嶼的庭院裡邂逅這樣原汁原味的本土音樂。在鼓浪嶼別墅,同樣由鼓浪嶼居民組成的夜鶯夢之隊帶來二重唱、小組唱等。夜鶯夢之隊隊長肖靜英說,為慶祝鼓浪嶼申遺成功兩周年,她們專門排練了一首保加利亞民歌《寫封信兒寄到邊境》,獻給前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兩年前,伊琳娜·博科娃女士為鼓浪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授牌時,曾和她們一起唱歌跳舞,留下美好的回憶。
反響熱烈
音樂會一票難求
增加臨時座位
經久不息的掌聲中,維也納歌劇院銅管五重奏的音樂家們連續返場3次,獻上《鼓浪嶼之波》;Loloko布農青年合唱團阿卡貝拉音樂會一票難求,主辦方只好增加一些臨時座位滿足需求……音樂節上,熱烈的場面還有不少,許多人在演出過後仍意猶未盡。
在阿卡貝拉音樂會結束後,剛結束高考的陳林和媽媽不願離去,等待和Loloko布農青年合唱團的歌者們合影留念。陳林來自廈門市音樂學校,此前系統學習過美聲,即將進入中央音樂學院深造,因此對歌者們渾然天成的演唱十分有興趣。「他們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卻能唱得這麼好,他們的發聲和演唱方式讓我受到很多啟發。」陳林說。
而在大師班上受到指導後,廈門外國語學校高二學生楊凌鑠說,對維也納歌劇院銅管樂音樂家是「高山仰止般的敬佩」。「音樂家多演奏古典樂,但對爵士樂也是信手拈來,技法嫻熟,真的非常厲害!」楊凌鑠說,音樂家提醒他要糾正一些換氣的小問題,還告訴他要像舞蹈一樣演奏爵士樂,讓他受益匪淺。大師班上,同學們不放過任何「偷師」的機會,有的同學即使坐在一旁,沒有接受面對面指導,也悄悄用手機拍下音樂家的演示過程,準備回去反覆觀看練習。
街頭巷尾,越來越多的遊客成為音樂節的一員。「我聽到庭院裡有歌聲就走了進來,他們都唱得很好,很專業。」在鼓浪別墅裡,從四川來的杜女士十分喜歡夜鶯夢之隊的演出,她說,鼓浪嶼不愧是音樂之島,在兩天的旅程中,感到處處是歌聲樂聲。在鋼琴碼頭廣場上,鄧先生一家欣賞著音樂匯演,他們從美國回來,早上抵達廈門時聽說鼓浪嶼有音樂會,下午就坐船上島。「我的小孩很激動,我們都想著多待幾天,盡情享受鼓浪嶼的音樂魅力。」鄧先生說。
連結
鼓浪嶼音樂廳
將於近期升級
記者從鼓浪嶼管委會了解到,鼓浪嶼音樂廳的升級方案一直在討論協商和徵求意見中,將於近日實施。未來,鼓浪嶼音樂廳將通過招標方式,引入專業機構入駐,對音樂廳進行更全面的品牌規劃,盤活音樂廳的空間和時間資源,保障公益文化活動的同時,引進高端文化藝術項目,使得音樂廳集聚更多的人氣,更好地起到鼓浪嶼文化地標的作用,助力鼓浪嶼文化回歸。
鼓浪嶼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強調,鼓浪嶼音樂廳的升級將注重鼓浪嶼居民的權益,保留公益演出的同時,其他售票演出也將留出免費名額給居民和學生,讓鼓浪嶼音樂廳為居民帶來更多實惠。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