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縣渡槽 人工天河

2021-01-12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群力渡槽。

勝利渡槽。

奇峰渡槽。

渡槽橫跨溪河。

奇峰渡槽。請圖片作者與本報聯繫,以奉稿酬

奇峰渡槽。

渡槽浮雕。

渡槽與水渠橋上橋。

羅橋渡槽。

渡槽遠景。

  

□陳鑫明
  在瀘縣奇峰鎮,每當有人穿過華豐渡槽的時候,都會讚嘆這座凌空飛架的建築物,而當地人一般都會自豪地說:「高,當然高!這個比瀘州沱江大橋還高!」然後會給你指路,「那邊還有一個勝利渡槽,雙層的,更好看!」
  「勝利」「華豐」——這兩個帶著時代印記的名字,可以暗示這兩個渡槽的「年齡」。至今仍然發揮著作用的它們,今年2月已由省文物局推薦,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瀘縣文物局的專家了解到,這些以灌渠、渡槽構成的石渠,在瀘縣境內大約有3100公裡。如果按照區劃調整前的瀘縣計算,當年建設的石渠長度大致達到了5000公裡,稱得上水利建築的「萬裡長城」。瀘縣地處巴蜀丘陵之地,田高水低,天旱年缺水嚴重。這個百萬人口的農業大縣,歷朝歷代修塘蓄水、築堰引水從未間斷。唐乾元中,有蘇德先鑿雙井於城北20裡石洞以供民用;宋隆興八年,朝廷下詔興修水利;明清時期朝廷下詔,因地勢修治陡塘湖堰,蓄洩以備旱潦……進入二十世紀,先後在瀨溪河、馬溪河、龍溪河、九曲河及部分支流築堰,以擴大灌溉面積。
  瀘縣石渠中,最有特色的是渡槽。據地方史載,瀘縣渡槽有1302座,總長133.52公裡,隧洞340座,長31.43公裡。華豐、勝利兩渡槽屬於三溪口水利工程的一部分,僅三溪口乾支渠就長達463公裡,有渡槽265座。奇峰鎮渠道管理站的黃光清介紹,境區內的引水幹支渠,無論是勝利渡槽,還是華豐渡槽、柏林的群力渡槽,建成後的40多年裡,一直發揮著引水灌溉農田的作用。
  今天的華豐渡槽,仍然是當地最高的建築。飛鳥從橋洞中飛過,臨近農家的茂密翠竹也不能掩蓋其凌雲之勢。而橫臥在龍溪河上的雙層勝利渡槽,與世界聞名的西班牙塞戈維亞的古羅馬高架輸水渠很相似,其構造更令人嘆為觀止:遠望雙層渡槽凌空飛架,乾渠蜿蜒如龍,蔚為壯觀。走到渡槽雙層拱橋上,行走於橋面,頭上是乾渠,只聞流水聲,腳下,龍溪之水穿拱橋而過。渡槽設計巧妙,構思別致,建造科學,那拱上加拱、橋上架橋的設計,堪稱水利工程中的珍品。

相關焦點

  • 瀘縣奇峰渡槽:一條令人稱奇的「人工天河」
    陳向前攝 用水奇缺愁煞所有奇峰人 「上世紀70年代,瀘縣常遭受冬旱、春旱,沒水育秧,整個公社的人都焦愁,我還被派去借抽水機這些,那會也沒有現在那麼多吃的,說不好聽點,種不出莊稼就得餓肚子。」11月12日,瀘縣奇峰鎮長林村6社,坐在院子裡的鄧正濤抽著旱菸,回憶起了渡槽修建前的情況。
  • 中國獨一無二的人工天河:羅定長崗坡渡槽
    羅定長崗坡渡槽渡槽又稱高架渠、輸水橋,是一組由橋梁、隧道或溝渠構成的輸水系統。通常依地勢而建,凌空架設而成, 用來把遠處的水引到缺水乾旱的城鎮、農村以供飲用和灌溉,也用於排洪、排沙等,大型渡槽還可以通航。這些離地高達幾十米、長達數千米的水利建築,在大自然的廣袤胸懷中,如凌空的巨人,被稱之為「人工天河」。
  • 鳳凰縣巖板堰渡槽:苗族青年「情人橋」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渡槽早已躍出水利的範圍,在中國文化史、建築史、社會史中都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人造天河」的背後有著太多讓人沉思的故事,承載了太多厚重的歷史積澱。 多年來,渡槽帶給缺水地區人們生活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時至今日,一個觸目驚心的現實是,這些當年承載缺水地區人民夢想的「人造天河」,其中的大部分都已經廢棄不用了,只有少數還在發揮著作用。
  • 渡槽,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
    渡槽,應運而生。 渡槽,也稱高架水渠,是跨越河流、道路、山衝、谷口等地的架空輸水建築物,除用於輸送渠水外,還可排洪、排沙、通航和導流。多年來,渡槽帶給缺水地區人們生活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然而時至今日,這些當年承載缺水地區人民夢想的「人造天河」,其中的大部分都已經廢棄不用了。它們當中,有的年久失修、破敗坍塌,有的人為破壞成為殘垣斷壁,有的妨礙交通和城市建設,被迫拆除。
  • 廣東獨一無二的人工天河,與河南紅旗渠齊名,卻鮮有人知!
    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在廣東也有那麼一條人工天河,猶如巨龍橫臥在廣東最大盆地羅定盆地之上,其宏偉程度絲毫不遜色於紅旗渠。它就是被譽為「廣東紅旗渠」的長崗坡渡槽。渡槽的起點位於羅定市羅平鎮長崗坡,終點位於雙蓮村天堂頂,全長5200米,曾經是世界上最長的渡槽,素有「北看紅旗渠,南看長崗坡」之稱。長崗坡渡槽興建於1975年,渡槽寬6米,高2.2米,引水流量達到了25立方米/秒。
  • 看長虹臥波,品傳統風味,這裡書寫著瀘縣人的美好願景
    為了更好地宣傳瀘縣、推介瀘縣,「瀘縣發布」將專欄「走進瀘縣」升級為「魅力瀘縣」,我們將著力挖掘和發現瀘縣各鎮(街道)的顏值、內涵、味道,形成一鎮(街道)一景、一品(文化名片)、一味系列,以饗讀者。 領略奇峰渡槽美景 長虹臥波 看完視頻 我們還為你準備了一組圖片 請欣賞 渡槽在沃野田間靜默守望
  • 中國長崗坡渡槽 弘揚長崗坡精神
    初冬的長崗坡,稻田一望無際,清風拂過,稻香撲面;登高遠眺,一條綿延十裡的「人工天河」凌空奔湧而來。這就是久負盛名的長崗坡渡槽。這座1981年建成的當時世界最長人工渡槽,至今仍然是當地最重要的水利樞紐。清澈的「天河之水」澆灌出南粵最好大米,渡槽背後的奮鬥故事,也激勵著現在的廣東羅定人用雙手建設美好家園。
  • 被譽人工天河,新中國奇蹟工程,7萬人花十年鑿通1250個山頭
    紅旗渠位於河南林州市,是鑿在太行山絕壁上,純粹人工建設的灌溉渠道, 紅旗渠建於60年代中國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幾乎是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自主設計建設,建設了10餘年, 灌溉渠的幹線長70公裡,寬8米,孤立地掛在太行山的峭壁上,穿過山嶺。
  • 磁縣:險峰渡槽的新顏值
    近日,筆者走近險峰渡槽遺址,施工現場火熱朝天,使用石料20萬噸、平整土地 1700平方、護坡擋牆10萬餘立方、七彩花田、宣誓牆……這座承載一代人記憶的「人工天河」,正在慢慢的改變,將在磁縣第五屆邯鄲市旅發大會上以更加強健優美的姿態重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 磁寶磁貝帶你逛磁縣險峰渡槽風景區
    險峰渡槽有亞洲單孔跨度最大的石拱渡槽險峰渡槽這座承載一代人記憶的「人工天河險峰渡槽更是珍貴的奮鬥精神風景區以情景劇的方式演繹著這一段歷史生動再現修建險峰渡槽躍峰渠的過程演繹著曾經的艱苦歲月
  • 南粵紅旗渠:長崗坡渡槽
    登上長崗坡頂,可見一條綿延十裡的渡槽橫亙在沃野之上,一頭連著遠山,一頭向天際延伸,這就是有著「南粵紅旗渠」美譽的長崗坡渡槽。今天「雲浮『國保』探秘」第二期,讓我們一起來探秘這條了不起的人工天河。 長崗坡渡槽小名片 長崗坡渡槽位於羅定市羅平鎮,橫跨整個羅平小盆地,包括平垌、榃陽、竹圍、山田、雙蓮5個行政村。
  • 空中渡槽:時代記憶中的風景線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餘鴻在忠縣境內,許多地方都還存留著空中渡槽。那一個個渡槽已然成為歷史標本,化成時代記憶中的一道風景線。2000多年前,人類找到馴服水的方法:從有水處調水至缺水地。自此,渡槽應運而生。渡槽,也稱高架水渠。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渡槽已躍出水利的範圍,在中國文化史、建築史、社會史中都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在那個年代,忠縣境內擁有渡槽超過100個。所有渡槽均採用條石修砌,建築工藝十分精湛。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裡,渡槽對忠縣農村生產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 「紅色景點」人工天河--紅旗渠
    「人工天河--紅旗渠」是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史無前例的一大傑作;是新中國林州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  紅旗渠灌區共有乾渠、分乾渠10條,總長304.1公裡;支渠51條,總長524.1公裡;鬥渠290條,總長697.3公裡;農渠4281條,總長2488公裡;沿渠興建小型一、二類水庫48座,塘堰346座,共有興利庫容2381萬立方米,各種建築物12408座,其中鑿通隧洞211個,總長53.7公裡,架渡槽151個,總長12.5公裡,還建了水電站和提水站。
  • 世界第一大跨度鋼渡槽邊跨昨日合龍
    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乾渠鋼渡槽邊跨全部合龍。8月4日上午,在中國鐵建大橋局承建的淠河總乾渠渡槽施工現場,隨著一根總重75噸的杆件精確架設就位,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乾渠鋼渡槽邊跨全部合龍。這意味著渡槽正式進入110米世界第一跨拱弦梁架設階段,為2021年渡槽正式通水奠定了基礎。世界第一大跨度鋼渡槽淠河總乾渠是合肥市的重要供水渠道,引江濟淮正式暢通後將會從淠河上橫穿而過。為了保障淠河乾渠的通水不中斷,工程設計在總乾渠上建設一座可過水的渡槽「水橋」從主河道凌空而過。
  • 與紅旗渠媲美的勝天渡槽
    渡槽橫跨三溪場鎮巍然屹立 壯觀奇麗勝天渡槽為拱式渡槽,槽身及支撐結構均為一塊塊條形方石壘砌而成。主體工程由10座橋拱串通相連,共有主拱153跨,拱肩附拱270跨,單拱最高34.5米,最大跨度20米。據參與設計與修建渡槽的汪旭東工程師介紹:勝天渡槽創造性運用了中國古代石拱橋的設計和製造原理,整個工程則是在邊施工邊設計中完成。在全長4060米渡槽中,共建有153個半圓性石拱,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53個石拱連成一個整體,規模宏大,蔚為壯觀。
  • 老灌區改造項目渡槽結構加固分部工程驗收工作初步完成
    1月7日,我局老灌區改造工程項目部委託項目監理組織市水利局質監站、設計單位、監理單位、項目部相關部室代表等組成驗收小組,對西河渡槽和橋頭鋪渡槽結構加固兩個分部工程進行驗收工作。分管副局長鄧金國與驗收小組一行對西河渡槽、橋頭鋪渡槽分部工程實體進行了現場察看,隨後在局二樓會議室召開會議。會上,施工單位先就工程施工情況進行了匯報,設計、監理、項目部相關部室、質監站隨後依次對兩個分部工程發表驗收意見。驗收小組一致認為,西河渡槽、橋頭鋪渡槽兩個分部工程基本達到了設計要求,但是後期需要再進一步完備資料報送與規範個別單元工程的質量評定問題。
  • 南方紅旗渠,雲浮長崗坡,它是廣東的水利驕傲,也是世界渡槽奇觀
    都江堰、長江三峽這些咱們就不說了,以紅旗渠為例,當地老百姓在太行山上極其艱難的條件下,修出一條「人工天河」,後來被人們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現在更是晉升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和國家AAAAA級景區。那麼,作為中國現代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廣東也有這樣的工程嗎?還真的有,它就是與紅旗渠齊名的雲浮羅定市長崗坡渡槽。
  • 「藝」起旅發|董曉明:魂牽夢繞的險峰渡槽!
    「藝」起旅發|董曉明:魂牽夢繞的險峰渡槽!山腳下,很多工人熱火朝天地奮戰在工地上,為迎接第五屆邯鄲市旅發大會,這裡正在建設險峰渡槽主題公園。主題公園將開發打造成為集艱苦奮鬥精神傳承、休閒旅遊觀光、山體攀巖、驛站休息等為一體的風景區。屆時這裡的險峰渡槽將伴著錦繡山河一展新的容顏。我準備登山。不知何故登上渡槽的臺階被人擋了起來,我只好沿著一條不是路的「路」向上爬行。
  • 引江濟淮淠河總乾渠渡槽有望明年通水
    為了保障淠河乾渠的通水不中斷,工程設計在總乾渠上建設一座可過水的渡槽「水橋」從主河道凌空而過。兩個河道高差達30米左右,形成「天河」與「地河」交叉的壯麗景觀。&nbsp&nbsp&nbsp&nbsp渡槽,就是輸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溪谷、窪地和道路的架空水槽,部分乾渠上的大型渡槽還可通航。而淠河乾渠上的這一條渡槽,就要滿足航道的要求。
  • 鄂北「人造天河」孟樓渡槽全線貫通
    湖北日報訊(記者祝華 通訊員廖潘藤子)13日15時20分,隨著重1200噸的渡槽在架槽機的吊裝下緩緩下落安裝,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孟樓渡槽項目最後一榀渡槽架設安裝完成,這標誌著全長4.99公裡的孟樓渡槽全線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