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鐵道:移動的人間天堂

2021-01-14 一覽扶桑

《平家物語》中最具悲劇性的一幕在這裡上演。日本文化的「古層」,或許就深埋在這裡。那就開掘吧,試試吧——


《朝日新聞》日前報導的一條社會新聞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北海道JR道南鐵道木古內車站邊上有一家叫做「站前飯店急行」的炒麵店,88歲的店主桓內5月份在廚房裡突然大動脈瘤出血倒下死去。筆者感到納悶的是:《朝日新聞》為什麼要特地報一條料理店店主病死的消息呢?這條新聞的看點在哪裡?


原來,這家店在木古內站前已經有60年了。而木古內正好是海底青函隧道在函館露頭的第一站。這也就是說這家店見證了日本舊國鐵時代,新國鐵時代和去年北海道新幹線的開通。這家店與鐵道與列車有關。


88歲,開店60年。隨著店主死去,小店也就無聲地關閉了。舊國鐵時代有松前線和江差線在這裡交叉,後來是特急北鬥號的英姿,再後來是新幹線的強勢。一個人的青春,一個人的一生都與這條鐵道相連,都與這個木古內站相連。北海道的風雪夜,這家小店亮著燈火,炒麵的好吃與札幌生啤的鮮美,給了下車乘客一個好心情。原先隧道的漆黑在這裡變得亮堂。原來這條新聞的看點就是講日本鐵道文化有著人文性的一面。日本鐵道與鄉土的連帶,令人印象深刻。


九州觀光列車「おれんじ食堂」(圖/庫索)


這就想起日本著名的已故鐵道紀行作家宮脅俊三的一個命題:隧道的命運就是漆黑。進入了迫不及待的青函隧道,卻發現除了螢光燈機械地按一定間隔快速地在眼前閃現之外,其他什麼也看不到。這時倒反有想馬上穿過黑暗重見光明的渴望。


他說「這就是隧道的命運吧。」青函隧道段的海底最深處為140米,而隧道又在海底下的100米。當隧道內螢光燈的顏色從原來的白色變成青綠色的瞬間,表明列車正在海拔負240米處行駛。而有在木古內下車的乘客,在幻覺上可能已經聞到炒麵的香味了。就是這位宮脅俊三,利用閒暇時間東奔西走,國鐵266線區,2萬多公裡全線乘過的,全日本就屬他為第一人。他寫下了令人流淚的物語《時刻表2萬公裡》。他更有34天的北海道·廣尾——鹿兒島·枕崎之旅,乘車裡程13319,4公裡。他又寫下《最長單程車票之旅》,當屬日本鐵道紀行文學的金字塔。


而淺田次郎的短篇小說《鐵道員》,更是將日本人盡忠守職的「一根筋「精神注入了鐵道文化中。寒冷與風雪。北海道根室本線的幌舞站,小的不能再小的站,無名的不能再無名的站。幾十年如一日的乙松站長,習慣了在風雪交加的嚴寒中,在站臺上等上六分鐘,揮舞著小旗引領19點的末班車進站。然後在工作日誌裡認真地寫上「今日無異常」幾個字。抬頭望去,大雪漸收,一輪銀色的滿月升起,高掛在幌舞的礦渣山頭。KIHA12的老舊汽笛聲響徹整座山谷。女兒死去的日子,妻子死去的日子,這位男人還是站在站臺上不動。電影化後,乙松是高倉健扮演的第202個角色。只有立領的黑大衣和端正的制服帽,才是自己生命的價值所在。


酒井順子10年前出版《女子與鐵道》,說自己有一種被列車時刻表束縛住的快感。她曾一天之內搭遍東京所有地下鐵,從日本橋轉乘五十三次到京都,停靠四國各個舊國鐵的車站,尋找北海道的廢鐵道。列車的搖晃,帶動身子,更帶動大腦。大腦洞開之際就是乘坐列車搖晃之時。她說自己獨自一人鐵道旅遊是在高中畢業,方向是金澤。說是受了五木寬之的小說裡經常寫金澤的影響。


從東京到米原是新幹線,然後是北陸本線。她乘過有「奔走的酒店」之稱的「晨風號」臥鋪特快,車廂內瀰漫著一股男人味。她發出「唉--,儘是男人呵」的嘆息。她說她喜歡上鐵道的原因在於看中了所謂的移動是一種精神冒險。


阪急今津線,從兵庫縣寶塚站至西宮市今津站,沿途八個站,單程運行時間只有15分鐘。當屬關西地方小站。但小站出物語。日本輕小說女作家有川浩將自己在大學時代乘坐這條線的思緒與情緒,注入於胭脂色的車體內,寫出了暢銷百萬冊的《阪急電車》。


單程15分鐘與偶遇乘客之間究竟能發生什麼?電車上看似無表情的他/她,但各自都有屬於自己的真命天子。車廂內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段不同的人生物語。沒有比這更治癒系的了。春有櫻花冬有細雪。咣當咣當的列車,況味著屬於他/她的小確幸。「更重要的是——被幸福背叛的時候,全力反擊了回去。無悔無憾」。小說裡的翔子如是說。拍成電影,票房11,4億日元。看來,列車真是聯結回憶的時間機器。在地平線的另一端,我們會再次相遇。帶著我們過往的殘存記憶,繼續前行。


九州觀光列車「SL人吉」一景(圖/庫索)


寫到這裡,筆者聯想到中國人喜歡在火車裡(現在是動車或高鐵)嗑瓜子或打牌。車廂裡飄逸著最濃烈的味是方便麵特有的醇香。這無疑是去遠方的概念。一個新的生活,一個新的人生,就在嗑完這包瓜子或打完這副牌或吃完這碗方便麵的時候出現。


遠行,一個抽象的集合。而日本的支線列車,本身就是市井生活的一部分,本身就是每天必吃的飯糰或壽司的一部分。車輪不緊不慢的滾動,帶來的是乘客間交錯的不期而遇,改變的是心緒。日常,一個感性的具象。或許由此故,日本是世界上擁有鐵道雜誌最多的國家,也是時刻表更新出版最快的國家。而每個小男孩的第一個夢,可能就是一位鐵道員,站在寒風中目睹列車呼嘯而過。


但呼嘯而過又帶來另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央線會成為東京所有鐵道自殺的名道呢?一種說法認為,中央線列車車體是橘紅色,這種色感在空氣中穿透或呼嘯而過時,會給人一種溫暖的幻覺,讓人產生撲向這種顏色也不會痛的錯覺。當然,推理小說家島田庄司的《寢臺特急1-60秒障礙》裡,則是另一種思路。一個叫安田的人喜歡在天色蒼茫之際,在自己家的陽臺上,拿著雙筒望遠鏡看著斜對面的長長的站臺。這天,冷寂站臺的長椅上,則有一男一女在調情,撫摸對方的身體。女人穿得比較裸露,姿態撩人。這時正好有一輛急行列車在他們面前呼嘯而過。


有趣吧,日本的鐵道文化。最近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翻譯出版的《和風下的觀光列車》(譯者:寶鎖,趙斌瑋),更是為我們展示了日本鐵道文化的另一面——打造一個移動的人間天堂。2013年10月15日開始運行的「七星號in九州」,被譽為「從來沒有過的,將來也不會再出現的列車」。總花費超過30億日元的超豪華觀光列車,是日本傳統工藝與尖端技術高度融合的結晶。


《和風下的觀光列車》,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年5月


外裝漆採用古代漆的深紅色,並模仿豐田公司雷克薩斯進行多層塗漆。洗手間的洗臉池是柿右衛門的瓷器。車內使用木條格窗,其圖案每個房間都不同。高級客房還有泡澡的浴缸。流動的旅館,它的悄然變身必然是流動的情人旅館。


不難想像,在七星號的包房內,男女雙雙完成情事的高潮,然後享用帶冰塊的威士忌。這時,整節列車正在夕陽下行駛,晚霞非常強烈地照射在包廂的車窗上,廂內一片橘色。此刻,你如寫詩,你的身體就是詩;此刻,你如寫小說,你高潮的絕妙體驗就是最棒的官能;此刻,你如暢寫心靈雞湯,那點擊率就一定非常的高。


七星號in九州,日本史上最高價觀光列車

七星號行駛在九州鐵道


人有時需要在特定的空間,將生活已久的「日常」加以清理和估算。這個特定的空間也可理解為「非日常」或「異界」。這就想起尼採的一個發明:靈魂是精神的對立面。他認為,靈魂是生命賴以存在的原理,而精神則屬於被人類理性合理規範後的人為的原理。這個原理反對靈魂並限制和破壞靈魂的自由。如此而言,一切偉大的心靈之作均是靈魂上升於精神的產物。這就需要精神生產的主體——創造者,只有在心靈的絕對自由,神經的絕對放鬆,情緒的絕對恆定的狀態下才得以完成。


所以,村上春樹總是在海外寫作,他就是想逃避日本這個「日常」,換位美國或歐洲的「非日常」。所以,渡邊淳一的情事描寫一般都放置於南國的溫泉地,放置於北國的雪花飛舞地,也就是對非日常的一種尋求。


其實,奢侈與豪華的非日常,就是將人性中隱存的那麼一種野蠻與粗魯,加以暫時的過濾。有時,享受一下宮廷生活的糜爛,恰恰是對在有限的世界裡尋求無限實現的一種意志強行。當然,女人在這個奢侈,豪華和糜爛的非日常中,總是扮演著獲勝者的角色。因此,女人在這裡既有文化意義也有經濟意義。


日本人天生感性發達所以能感悟到這裡面的不尋常。七星號的設計者水戶岡銳治的一句名言是:「長年得到眾人關愛的,基本都是古典的東西」。這個「古典的東西」實際上就是觸及到了人性中「夕陽與柑橘」的下意識,是永遠揮之不去的。於是日本人非常喜歡打造各種氛圍的觀光列車。如JR四國的「伊予灘物語」,JR東日本的「水果福島」,JR西日本的「新娘帘子」,能登鐵道的「能登裡山裏海號」,JR東日本的「溫泉足浴列車」,京都丹後鐵道的「丹後之海」等。這些觀光列車本質上都是喚醒和調教人的各種官能,體驗沒有體驗過的東西,然後完成對自己記憶的一次刷新。


JR西日本,新娘帘子號

新娘帘子號外觀


這就如同淺田次郎在《乘地鐵》的小說裡,提出的一個問題:如果地鐵能帶你回到過去,你是否有勇氣穿梭時空,改變命運?


這個問題的潛在意義在於:如果可能回到過去,你想回去嗎?


JR東日本五能線有一個距離日本海只有10米的絕景木造站——驫木站。大荒天的時候,海浪的飛沫能飛濺到站臺上。而當黃昏時分,夕陽在日本海下沉的瞬間,車站則一片晚霞紅。看日入海,日本人說這裡是最好的地方。即便這樣,你還想回到過去嗎?這有趣的「夕陽與柑橘」的和風鐵道文化。


(本文為作者原創稿,原標題《夕陽與柑橘的和風鐵道文化》,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除特別註明外,文中使用圖片均由海交大出版社提供。)



姜建強,旅日學者,致力於日本哲學和文化研究,著有《另類日本史》等。




相關焦點

  • 京都鐵道博物館:日本遊你不得不知道的鐵道文化
    日本動漫迷或喜歡去日本旅遊的朋友,最難忘的一幕莫過於眼前疾馳而過的銀色電車,似乎提醒著我們不要緬懷過去,應活在當下。2016年4月29日,在歷史氣氛濃鬱的京都,一座京都鐵道博物館(Kyoto Railway Museum)悄然開業了。京都鐵道博物館前身是梅小路蒸汽機車館和大阪的交通科學博物館。
  • 鐵道博覽:探秘日本鐵道博物館
    小編的朋友最近去了日本,今天就借用他的美圖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鐵道博物館。 要了解日本鐵路的方方面面,不能不去日本鐵道博物館。這家為紀念東日本客運鐵道公司成立20周年而建立的博物館,通過展示車輛實物,介紹鐵道原理和最新鐵路技術,以及提供體驗式的學習機會,向參觀者講述了鐵路系統的變遷和日本鐵道的發展史。
  • 日本旅遊攻略:京都鐵道博物館,全日本最大的鐵路博物館!
    京都鐵道博物館簡介(日語:きょうとてつどうはくぶつかん、京都鐵道博物館、Kyōto Tetsudō Hakubutsukan,英語:Kyoto Railway Museum)是位於日本京都市的鐵路博物館,由西日本旅客鐵道(JR West)旗下的交通文化振興財團營運
  • 日本工業遺產紀行|日本製造的代表:豐田技術、鐵道工業
    或許,所謂的「工匠精神」,以及對製造業的興趣,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在日本傳承的。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注意到紀念館內的講解員會在不同的點位間輪換講解,這樣應該是為了使講解員不至於因為講解內容的重複而疲勞厭倦,也算得上是豐田生產方式的一種運用吧。京都鐵道博物館:鐵道文化從娃娃抓起軌道交通對於日本人生活的意義實在是太重要了。
  • 新華僑報:日本驚現神出鬼沒「鐵道遊擊隊」
    新華僑報:日本驚現神出鬼沒「鐵道遊擊隊」 2016-06-14 14:01:48在利益誘惑下,日本出現了讓人又恨又怕又無奈的「鐵道遊擊隊」。  文章摘編如下:  想當年,一支讓日本鬼子膽戰心驚的「鐵道遊擊隊」,曾經是不少青少年心中又酷又炫又文藝的「超級戰隊」。如今,日本也出現了「鐵道遊擊隊」,讓人是又恨又怕又無奈。  他們當然達不到捨生取義,為革命事業獻身的高度,也就幹點小偷小摸的勾當。
  • 四國旅客鐵道:日本唯一一家沒有自己電子車票的JR旅客鐵道公司
    網絡上能找到的關於JR四國的資料很少,所以這裡只做簡單介紹:四國旅客鐵道,簡稱JR四國、JR-S,是日本7間JR鐵路公司之一。成立於1987年4月1日,總部位於日本香川縣高松市濱之町8番33號,2007年時擁有員工2942人。JR四國運營範圍在日本的四國地區。日本在「平安時代」(公元784-1192年)時,效仿唐朝把全國分為五畿七道六十八國,其中四國本島只佔其中的四國(贊岐國、阿波國、土佐國、伊予國),四國島的名稱由此而來。
  • 日本自由行,銚子鐵道,犬吠埼燈臺,起死回生的奇蹟
    導語:日本自由行,銚子鐵道,犬吠埼燈臺,起死回生的奇蹟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之於中途下車我更喜歡的是找條不是那個城市的鄉下小火車,比方說今天這條曾經差點被廢線的銚子鐵道。要是我的記憶沒錯的話,之於銚子的連接在於兒時很愛的電動遊戲桃太郎電鐵,據說幾年前還真的曾經和這款遊戲合作推出桃太郎電鐵車廂。銚子位於日本關東的千葉縣的東北,也是整個廣東平原的最東邊,是日本少數幾個漁港城市之一。除了漁業之外,醬油釀造也是銚子當地非常重要的產業之一。
  • 地鐵與日本移動網際網路
    每天早上,當日本人穿著整齊的西裝,提著整齊劃一的公文包走進電車的時候,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壯觀的移動網際網路同時在使用的景象,這也是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黃金時期。放眼望去,電車裡滿是手拿手機的日本白領,人們在這段時間用手機玩遊戲、上網、看新聞、上社交網絡、看漫畫、聽音樂……軌道交通,和日本的移動網際網路,究竟有哪些淵源呢?
  • SKE48出任日本磁懸浮鐵道博物館特別親善大使
    人民網東京4月22日電 日本頻道綜合日本時尚娛樂網站Modelpress報導,21日,SKE48成為了位於名古屋市港區的磁懸浮鐵道博物館的特別親善大使。SKE48的最新單曲封面也是在東海道新幹線的車站和磁懸浮鐵道博物館內進行拍攝的。 以鐵道迷著稱的松井玲奈非常開心:「我來過磁懸浮鐵道博物館很多次,這裡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名古屋景點。」「這次擔任特別親善大使,想到能藉此機會讓更多的人了解這裡,並且喜歡上鐵道,我非常開心。」
  • 開放的日本鐵道文化
    在中日兩國鐵道都在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鐵路建設水平雖然已超越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高速列車的自主研發能力更是突飛猛進,但是現在仍能通過日本鐵道,看到中國鐵路的不及之處。其中最為凸顯的就是鐵道文化。      我曾經三赴日本,在東京、大阪、京都等城市體驗了不少日本鐵路文化。
  • 鐵道警察輕小說《日本國有鐵道公安隊》動畫化
    日本國有鐵道公安隊》(作者:豊田巧,插畫擔當:バーニア600)宣布動畫化決定。消息來源是日本全國鐵道發車時間表上刊登的廣告。作品以日本國營鐵道沒有民營化,而是一直由政府管理運營的平行世界為舞臺。長期的赤字壓力造成國鐵公司無暇顧及地方線路的運營,結果很多地方鐵道持續荒廢,民怨因此沸騰,甚至出現了以恐怖行動來要求鐵路民營化的極端分子。
  • 大家在討論賽博朋克 而日本人卻沉迷鐵道
    所以從戰後日本就形成了發達的軌道交通。任何地方幾乎都可以通過鐵路達到,因此也成為日本民眾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新幹線、地下鐵、普通電車與日本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日本的社會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也出現了不少對鐵道發展有濃厚興趣人群,並以他們為中心,逐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鐵道文化。而說到鐵道文化的先驅者,就不得不提到巖崎輝彌這個名字。
  • 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 || 青森弘南鐵道
    陳列在櫥窗裡的鐵道紀念品陳列物品的選擇、互動項目的設計、展示項目的介紹和觀眾的全程觀展體驗,無不體現出日本的用心和細膩。但願疫情早日過去,去過的朋友可以故地重遊,尚未體驗的朋友可以達成心願。2018年9月,在日本北海道旅行,因為遇到了6.9級地震而被迫出道,到青森後全市無房,只得輾轉至弘前過夜,於是便有了這段弘南鐵道的體驗。弘南鐵道是青森縣境內的一家私營鐵路公司,經營黑石線和大鱷線兩條線路。本次體驗的是大鱷線。
  • 聊聊我們眼中的日本 –京都鐵道博物館
    我的兒子是個電車迷,從小就痴迷各類的地鐵火車,於是我就經常帶他到日本自由行,體驗各類的電車線路。位於京都站附近梅小路公園西南角的京都鐵道博物館雖然在2016年4月29日才開始正式營業,但卻是日本眾多鐵道博物館裡規模最大的,不過他的前身梅小路蒸汽火車博物館,卻已經超過40年的歷史了。
  • 日本鐵道交通聞名世界 以手繪的方式了解日本鐵道全景圖
    其中《不可思議的畫家》《軲轆軲轆電車》《房子電車開車了》是海山線上發生的新故事,《坐新幹線 從北到南/從南到北週遊日本列島》是「開車出發」系列的地圖版,以手繪的方式,帶讀者直觀地了解到日本的鐵道全景圖,展現了近400種特色列車,帶領讀者從北到南、從南到北縱貫日本。既是超級實用的日本鐵道旅行地圖,又全面展現了獨具特色的日本鐵道文化。
  • 日本鐵道博物館——我們都應該見識科技的力量
    日本鐵道博物館是位於日本國埼玉縣埼玉市大宮區大成町的鐵路博物館。簡稱鐵博(てっぱく)。在鐵路博物館,為了讓遊客愉快地參觀,舉辦了各種各樣的活動。是一個和家人,最好是親子之間的活動場所。不僅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識,了解最新的鐵路科技成果,了解科技,也可以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專研的精神。
  • JR西日本鐵道公司的各種週遊券與應用場景
    前情提要本片文章主要是介紹JR西日本鐵道公司的各種週遊券,雖然JR西日本鐵道公司的各種週遊券可能比其他民營鐵道公司的貴不少
  • 【日本旅遊·風物】日本鐵道旅行:靜岡縣大井川鐵道
    日本鐵道旅行:靜岡縣大井川鐵道(靜岡縣上海事務所供圖) 為了動態保存蒸汽牽引車頭,大井川幹線(大井川本線·おおいがわほんせん)率先在日本啟動了蒸汽車頭的運行。 沿線處處是昭和年代保存下來的木造車站和沿途風景,讓遊客在懷舊氛圍中感受異樣的日本之旅。這裡也常常出現在日本影視劇鏡頭中,是攝製組常來的外景地。 此外,井川線也是日本唯一一條採用齒軌的登山鐵路(Abt system)。
  • 《鐵道物語:陸王》:觀光日本文化的經營模擬遊戲
    這就是畫風清新休閒的《鐵道物語:陸王》最開始的劇情,製作者東木酋長喜歡稱它為「基督山伯爵式的故事」。但先不說劇情,最開始吸引我的,是這個具有「鐵道文化」的日本世界。鐵道作為日本不可或缺、也是最流行的交通工具之一,早已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獨有文化。作為曾多次到日本旅行的東木,他把自己關於鐵道的記憶和感受帶到了新遊戲中,他認為是特有的「歲月感」讓日本人如此迷戀鐵道。
  • 比起賽博朋克日本人為什麼更沉迷鐵道
    01什麼是鐵道文化 鐵道文化的形成一個原因是,日本國土狹小,多山地,人口密度高。所以從戰後日本就形成了發達的軌道交通。任何地方幾乎都可以通過鐵路達到,因此也成為日本民眾最主要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