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從現有的181平方公裡擴大到1031平方公裡
■揭東縣全部劃入揭陽市區,撤銷揭東縣設立揭東區
■原揭東縣的地都、砲臺、登崗3鎮劃歸榕城區管轄,原榕城區的磐東街道劃歸揭東區管轄
中國經濟導報網 (聶金秀 謝楚生 胡俊雄)經國務院批准、廣東省政府同意,揭陽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市區規模將從原來的181平方公裡增加到1031平方公裡。這將極大地加速揭陽市城市擴容提質,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為「打造粵東發展極,建設幸福新揭陽」奠定大格局。2013年3月2日,揭陽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舉行了揭牌儀式,揭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綠平、廣東省民政廳副廳長駱招群等領導出席參加活動。
據悉,揭陽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為:市區由榕城區、揭東區組成,將揭東縣域全部劃入揭陽市區,即撤銷揭東縣,設立揭東區,使市區規模從原來的181平方公裡、戶籍人口70.6萬人增加到1031平方公裡、戶籍人口200萬人,鄉鎮(街道)總數從12個增加到30個。同時,將原揭東縣的地都、砲臺、登崗3鎮劃歸榕城區管轄,將原榕城區的磐東街道劃歸揭東區管轄。在榕城區的行政區劃內,申報設立空港經濟區,範圍包括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和地都、砲臺、登崗3鎮;揭東區的行政區劃內,設立藍城區,範圍包括磐東、月城、霖磐、白塔、桂嶺、龍尾,管委會駐地設在白塔鎮。
建市20年來,揭陽經濟社會得到較快發展,但由於市區面積僅181平方公裡,發展空間過小,土地資源緊缺已成為制約城市進一步發展的瓶頸,長期以來「小馬拉大車」的狀況,使城市中心區的輻射帶動功能弱化,無法更好地發揮拉動輻射作用。隨著揭陽潮汕機場的通航和空港經濟區建設的推動,揭陽市城市擴容提質迎來新的契機。去年初,為貫徹落實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締造嶺南特色水城、建設粵東上善新區,市委、市政府經過認真調研和科學論證,決定申報擴大市區範圍,以解決揭陽市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發揮中心城區的輻射能力,推動空港經濟發展,加快汕潮揭同城化進程。
揭陽市委、市政府對城市擴容提質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綠平親力推動。去年5月,揭陽市正式向省人民政府申報;7月,省政府上報國務院;12月17日,國務院批准揭陽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12月29日,省政府轉發國務院通知,同意揭陽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
行政區劃調整的問題,關係到城市的長遠發展,關係到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揭陽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告訴記者,城市是展示一個地方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發展的窗口,是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龍頭。一個地區的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城市競爭力所決定的,提高城市化發展水平,是打造粵東發展極的迫切要求,建設幸福新揭陽的現實需要,是順應汕潮揭同城化發展的戰略選擇。揭陽市這次行政區劃調整切合了黨的十八大「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精神,切合了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加快粵東西北地級市城區擴容提質,強化地級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的要求,必將為建設粵東經濟強市和區域中心城市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