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特色鄉村振興之路座談會 暨第七屆張天福茶學思想研討會在福安...

2020-12-25 中國周刊

9月16日,閩東特色鄉村振興之路座談會暨第七屆張天福茶學思想研討會在福建省福安市如期召開,本次活動由福建省茶葉學會、寧德職業技術學院、福安市政府共同主辦。以「閩東特色鄉村振興之路和張天福茶學思想與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為主題。會議聚焦鄉村振興、傳承張天福茶學思想和職教改革等內容,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人文情懷。

兩岸友朋共聚一堂

出席會議的有:擔任福建省茶葉學會名譽會長的隋繩武、陳明樞、林強、李祖可等老領導;以及海峽交流協會會長陳紹軍、茶界泰鬥張天福老先生的夫人張曉紅、福建省茶葉學會會長宋閩旺、寧德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林浩雲、福安市市長鍾宜國、福建省茶葉學會名譽會長馮廷佺,臺灣省茶協會原會長張連發等領導和來賓。一同與會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企業家、媒體記者和寧德職業技術學院師生代表300餘人。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農經委原副主任、福建省茶葉學會名譽會長馮廷佺講話 賴明月(供圖)

  會上,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建設「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的獻計獻策,並深入探討了「張天福茶學思想與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議題。

張天福的閩東茶緣

張天福是我國著名茶學家、制茶家、審評家,中國近現代十大茶葉專家之一,被中國茶葉學會授予「終身成就獎」。他親手在福安創辦了福建省第一所茶葉科研所,並創辦了福安茶校,與坦洋工夫茶更是有著不解之緣,為推動閩東乃至福建茶產業、帶領茶農脫貧致富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張天福的夫人張曉紅出席活動 賴明月(供圖)

  值此張老華誕110周年之際,研討會以弘揚傳承張老「科教合一」的職業教育理念及「儉、清、和、靜」的中國茶禮為宗旨。本次系列活動還包括閩東特色鄉村振興之路座談會、福安坦洋工夫茶品鑑會,以及兩岸科教茶旅交流會。

福安產茶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晉隋時期。目前,全市共有茶園面積30萬畝、涉茶人口42萬、茶企600多家,享有「中國茶葉之鄉」、「中國紅茶之都」等稱號。本次會議不僅是探索「閩東特色鄉村振興之路」的具體舉措,也是各界對張天福老先生的深切緬懷和對新時代職教事業如何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進一步思考。

將張天福茶學思想、閩臺文化交流等元素納入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整體思路,同樣是一次頗具「閩東特色」的模式創新。


來源:中文財經報導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責任編輯:楊文博

相關焦點

  • 閩東鄉村振興夢頂論壇暨第三屆張天福茶學研討會寧德開幕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21日電 (吳允傑)20日,閩東鄉村振興夢頂論壇暨第三屆張天福茶學研討會在寧德福安市開幕,探討研究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助推茶學思想在閩東地區生根發芽。圖為開幕式現場。
  • 閩臺兩岸茶人共同考察閩東茶旅,回首「茶界泰鬥」張天福在閩東的...
    9月16日,是「茶界泰鬥」張天福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日,來自閩臺兩岸的茶人齊聚閩東,沿著張老先生當年在閩東的足跡,先後考察了寧德職業技術學院、福安坦洋村、省農科院茶科所、壽寧龍虎山國營茶場等地。
  • 千裡沃野奏強音——寧德努力走好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不僅在福鼎,時下閩東,「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縣市區各農業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柘榮太子參「參」機勃發、古田食用菌香飄萬裡、福安葡萄香甜萬家……閩東之美在鄉村。這些年來,我市立足實際,大力弘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統籌謀劃和紮實推進鄉村振興,不斷提升「三農」工作水平,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產業帶動「錢」景好。我市著力念好「山海田經」,把產業布局「念準」,把「五化」理念「念深」,把掛鈎幫扶「念實」,把配套保障「念優」,大力發展「8+1」特色產業,建設產業支撐強勁的富裕鄉村。
  • 在閩創業臺灣青年期待更多人融入鄉村發展
    「寧德很多村落的發展路徑與思路值得學習」,有感於福建省寧德市探索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成功開發「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的臺灣青年林智遠20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期待未來有更多的臺灣青年能融入大陸鄉村發展當中。
  • 在閩創業臺灣青年期待更多臺灣青年融入鄉村發展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21日電 (記者 葉茂)「寧德很多村落的發展路徑與思路值得學習」,有感於福建省寧德市探索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成功開發「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的臺灣青年林智遠20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期待未來有更多的臺灣青年能融入大陸鄉村發展當中。圖為考察霞浦縣民宿業。
  • 在閩創業臺灣青年期待更多人融入鄉村發展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圖為走訪屏南縣鄉村。 葉茂 攝中新網寧德12月20日電 (記者 葉茂)「寧德很多村落的發展路徑與思路值得學習」,有感於福建省寧德市探索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成功開發「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的臺灣青年林智遠20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期待未來有更多的臺灣青年能融入大陸鄉村發展當中。
  • 寫好鄉村振興的「閩東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給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們回信一年來,寧德念好「山海經」,鄉村振興動力足。上半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寫好鄉村振興的「閩東答卷」
  • 鄉村振興在「望」!第七屆愛故鄉大會暨湖湘鄉村振興論壇長沙望城啟動
    10月26日上午,第二十一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長沙市望城區分會場活動——第七屆愛故鄉大會暨湖湘鄉村振興論壇開幕式在長沙望城舉行,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學雷鋒 興鄉村」為主題,共同探討鄉村振興的新理念和新發展。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易文龍宣布開幕。
  • 福安羅江:「一書一館」助推鄉村振興
    《大留村志》福安市首部村志正式發行,近代文壇泰鬥鄉賢張炯先生為其作序,納入福安圖書館作為館藏書,也將在新華書店陸續上架!「一書一館是羅江街道鄉村振興工作的階段性成果,不僅承擔著弘揚傳統、銘記根本的使命,更是一個繼往開來、打造羅江特色文化品牌的新開端。」
  • 打造茉莉花茶品牌,助力閩東鄉村振興(1)
    7月26日,品品香公司舉辦「2018品品香·香朵朵茉莉花茶新品發布會暨品品香茶業經營管理培訓」。1972年,高漲的市場需求,使閩東的寧德、福安、福鼎等地開始大規模種植茉莉花,種植面積達12公頃,後霞浦、周寧、古田、壽寧等地山區也開始陸續試種。
  • 茶學界泰鬥張天福大師仙逝,享年108歲!
    張天福從事茶業八十年,精通中國茶學,深研中外茶藝、茶道、茶禮,集古今茶文化大成,提倡儉、清、和、靜的中國茶禮得到全國茶學界與茶業界的認同。他把這四個字茶禮升華到為人處世之道,這也是中國民族數千年來高尚道德傳統的繼承與發展,尤其在今天的兩個文明建設和實現中國夢中更顯得珍貴。
  • 第十屆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文化旅遊節將於20日至22日舉行
    臺海網10月16日訊 據閩東日報報導 10月15日,記者從第十屆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十屆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文化旅遊節將於10月20日至22日在福安市舉辦,目前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
  • 走出一條具有北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本報訊(記者 扶建邦)12月8日下午,北海市鄉村振興(「美麗北海」鄉村建設)領導小組暨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市政府小禮堂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決策部署,總結今年以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情況,部署下一階段工作。
  • 晏陽初新村建設實驗暨鄉村振興發展研討會在巴中舉行
    研討會現場研討會現場  四川新聞網巴中10月22日訊(記者 李桃 攝影報導)10月21日,在第六屆巴人文化藝術節舉辦之際,「話語巴山」·晏陽初新村建設實驗暨鄉村振興發展研討會在巴中舉行。與會領導、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發言。
  • 茶界泰鬥張天福先生邀您參加2017年福建茶人之家新春茶話會
    構建和諧社會,增進友誼與合作;促進茶葉生產、貿易、消費和茶葉科技、文化藝術的發展,振興福建茶葉事業。    福建茶人之家成立時間雖短,但發展很迅速,目前已成為茶葉界較有影響力的社團之一,其成員涵蓋各省各地的茶葉愛好者和單位,不分地域,不分民族,成為參與度最高的社團之一。2009年12月榮獲2009年度「學會精品項目獎」。
  • 福安市舉辦首屆溪尾海蠣豐收節暨「溪邳鮮」海產品推介會
    陳楊斌 攝  1月10日上午,全國文明村鎮、「國家級最美漁村」——福安溪邳村,洋溢著收穫的喜悅與海鮮的味道,上萬來自各地的遊客來到這裡,共同見證首屆溪尾海蠣豐收節暨「溪邳鮮」海產品推介會開幕。 福安溪尾鎮溪邳村地處閩東東南沿海的鹽田港畔,依山面海,是閩東最大的連家船民聚居點之一。如今的溪邳村已經成為閩東濱海的一個幸福美好家園,2019年村財收入1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458元,高出福安全市平均水平3000多元。 「漁民能夠搬上來住下來富起來靠的是黨的好政策。
  • 《閩東歷史文化名人》叢書首發 展閩東人文形象
    當日,一部展示閩東人文形象的系列叢書——《閩東歷史文化名人》叢書首發式暨《壽寧夢龍》出版座談會在這裡舉行。據介紹,該《閩東歷史文化名人》叢書是寧德市社科聯為填補空白,提高社科普及工作的廣度和深度而組織編撰,也是閩東首套關於歷史文化的系列叢書,深入挖掘了閩東歷史文化名人的思想精神,內容豐富、敘述生動、通俗易懂,是展示閩東美好形象的人文名片。其出版發行過程經歷了三年,是多方努力、同心協作的結果。
  • 《思想的田野》福建篇 品讀特色體驗鄉村振興
    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策劃部署、福建省廣播電視局指導的大型理論實踐探訪節目《思想的田野》福建篇——思想號大篷車從福州始發,福建籍歌手葉一茜、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劉飛翔、倫敦奧運會舉重冠軍林清峰、東南衛視主持人謝霜以及兩位特邀「歪果仁」嘉賓組成的探訪團奔赴閩東壽寧下黨鄉,探尋鄉村發展之美;前往千年歷史文化名鎮永泰縣嵩口鎮,感受古鄉鎮的變化與堅守;開赴閩西大山中的武平縣,探尋林改後
  • 寧德處級幹部擔任首批鄉村振興領航員
    人才向一線下沉,幹事熱情往鄉村迸發。21日,寧德市首批28名市級鄉村振興領航員正式出徵,奔赴鄉村發展第一線,履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職責,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資源,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寧德市委啟動實施「鄉村振興領航計劃」,選派一批臨近退休的處級幹部退出領導崗位或提前退休,投身到鄉村振興一線,推動鄉村振興創特色、走前頭、出實效。經過組織慎重考慮、嚴格挑選,寧德從67位報名的市直單位處級幹部中選出28位工作經驗豐富的優秀代表,其中,正處級幹部9位、副處級幹部19位。
  • 福安茜洋舉辦第三屆媽祖文化節,吸引千人圍觀!
    福安新聞網消息4月27日,福安市溪柄鎮茜洋村隆重舉辦慶祝媽祖誕辰1059周年暨第三屆媽祖文化節,本屆媽祖文化節以「弘揚媽祖精神、推動文明實踐,傳承媽祖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湄洲叩請」「恭迎回村」「巡遊走水」「祭祀祈福」「文藝展演」「媽祖盛宴」等六大環節,一次次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吸引了十裡八村的人們前來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