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府警察總部(京都新聞)日本京都府警方於22日逮捕了京都府內高中的一名非常勤講師。這名講師是一位研究生,多次毆打與其同居的中國女留學生,且限制對方飲食、上廁所甚至外出自由。據日本《每日新聞》23日報導,被捕講師名叫山田周,31歲。與他同居的中國女留學生23歲,兩人同居在一間公寓中。13-14日,嫌疑人在公寓房間內多次毆打女方臉部等,致其臉部負傷。
14日傍晚,女方趁嫌疑人不注意逃了出去,紅腫著臉到附近的警署求助,稱自己「被打了」。目前嫌疑人否認自己的罪行,表示:「這些都不是事實」。根據京都府警方消息,嫌疑人在京都、宇治兩市的京都府立高中擔任非常勤講師,來女方住所同居了約兩年時間。這名女留學生從同居開始時,便經常忍受其暴行,他限制女方每天吃飯和上廁所只能有一次。嫌疑人還禁止女方外出,強行要求女方每天呆在屋內、並且限制其用餐、上廁所次數和外出自由等。京都府教委表示,目前正在確認事件詳情,並嚴肅處理。
同居沒有結婚則必然構成故意傷害罪,不需要考慮虐待罪,虐待罪只適用於親屬之間。如果還限制了人身自由,則考慮構成非法拘禁罪,合併故意傷害罪,擇一重罪處罰。美國每年被家暴的亞裔女性數不勝數,只有一少部分有勇氣和能力尋求法律幫助;日本女性地位更差,想必只會更加嚴重。
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找中國同胞結婚,因為都在異國他鄉,都思鄉心切,兩人互相依賴,而不是一方完全依靠另一方,不容易家暴。下策才是在家暴發生之後立刻報警,否則只會愈演愈烈,直至釀成悲劇。
這類跨國婚戀中男方對女方的暴力行為十分常見,而且由於女方身處異國他鄉,往往長期不敢反抗,這會使得男方的暴力愈發猖狂,一般都要等到女方實在難以忍受或者已經被害以後才會東窗事發。同時在國外維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前一段時間:中國女留學生慘遭外籍男友毆打致死事件,身在英國攻讀碩士學位的中國女留學生被她的外籍男友毆打致死一案,於當地時間2017年2月7日正式開庭,這起轟動一時的案件終於進入了審理階段。女留學生名叫Bi Xixi,今年24歲。殺害她的外籍男友名叫Jorden Matthews, 是一名酒保,23歲。據悉,Mattews對Bi Xixi生前進行了「惡性、反覆、持續、長時間的攻擊「。
事情發生在2016年8月,事發前一天,Bi Xixi曾去倫敦探望朋友。朋友那時就發現她的臉上有斑斑瘀青。Bi Xixi返回卡迪夫後,Matthews在火車站接她,兩人一同回到公寓。但到家後,兩人又因Bi Xixi手機上的一條男性友人發來的信息起了爭執。在二人同居的公寓裡,Mattews對Bi Xixi進行了反覆長時間惡性的毆打。到第二天,Mattews在看到女友似乎沒有了呼吸後便撥打了999,說道:「昨晚我與她發生了爭吵,我毆打了她幾次,後來她睡著了。我對她做出了可怕的行為,現在很擔心,她現在呼吸困難。」
然而,Mattews的懺悔為時已晚,Bi Xixi就這樣永遠離開了人世。據Bi Xixi的屍檢報告顯示,Bi Xixi遭到了鋼製棍棒類重物的毆打。她全身上下有多處嚴重挫傷,下巴骨折,同時還有多處肋骨骨折。不僅如此,她的身上還有多處明顯的骨折後痊癒的傷口,說明Bi Xixi生前也曾多次受到男友的毆打。
Matthews把自己的殺人行為歸咎於自己的注意缺陷多動症,他說他無法控制自己。在檢查證物時,法庭發現Matthews在事發前給Xixi發過這樣一條信息:「寶貝兒,我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如果你做了我不讓你做的事情,症狀就會被激化。」然後在另一條信息裡,他則說:「別再給我發信息了,錯的都是你。」
近來,海外留學生在外遇害的案件越發增多了。其中,因為情感、交友相關問題而最終喪命的女留學生不在少數。
2016年5月11日,在德國留學的建築系學生李洋潔出門夜跑後失蹤。警方於13日,在離其住所不遠處的一個移動洗手間後找到了李洋潔的屍體。警方公布的屍檢報告顯示:李洋潔在生前曾遭遇性侵犯,死因是頭部遭暴力撞擊。兇手塞巴斯安不久後自首,稱自己是與女友將李洋潔誘騙到廢棄房屋內,對其強姦、毆打、折磨致死。
2016年11月3日凌晨,中國女留學生江歌在日本家中被害。11月24日晚,東京警視廳宣布逮捕中國留學生陳世峰,指控其謀殺中國留學生江歌。陳世峰本是江歌室友劉鑫的男友,後因矛盾而分手。由於陳世峰不同意分手,曾多次對劉鑫進行威脅恐嚇及跟蹤,並在案發前幾天,闖入江歌公寓爭吵,揚言要殺人滅口。
看到這些正值青春年華的留學生離我們而去,同為華人的我們心中都很悲痛。留學生們都是每個家庭中的驕傲,都是優秀的群體。生命安全是我們永遠應該放在第一位的。尤其是女留學生,該如何避免交友不慎,保護好自己?
最後:出國留學不是受傷害的理由,和人戀愛也不是受傷害的理由。施暴者無論是站在什麼樣的位置,家人也好,戀人也好,朋友也好,老師也好,施暴就是不對的。受害者有罪論是真的無語,你被別人打了,你能是甘願被打的嗎,還是說你每天都在期待著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