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火神山」「雷神山」等與疫情相關的商標註冊申請,令人大跌眼鏡。近日,山西查處8件與疫情相關的非正常商標申請行為,包括3件「火神山」、3件「雷神山」。
惡意搶註涉疫情商標,這樣的行為並非個別。此前,李文亮醫生去世當天,很多人陷入悲痛之時,就有公司搶註「李文亮」商標,引起輿論一片譴責之聲。後來這家公司撤回商標註冊申請,並公開致歉。
圖說:企業致歉書。
有媒體記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中國商標網上查詢發現,「鍾南山涼茶」「鍾南山壯功酒」均已被申請,而且凡是和疫情相關的熱詞,幾乎無一倖免。
對此,監管部門已有所行動。2月7日,商標審查部門下發《疫情防控相關商標審查指導意見》。截至3月1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管控的累計1580餘件涉及疫情的商標申請中,綜合運用商標法「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等多個條款,依法駁回328件不良商標申請,準予申請人主動撤回866件。
圖片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微
不少地方市場監管部門約談相關申請人及代理機構,有的申請人、代理機構還被開出罰單。北京一代理機構因搶註「火神山」等商標,被處以10萬元頂格罰款。紹興也有申請人和代理機構因搶註「李文亮」商標,被處以最高2萬元的罰款。
有評論文章說,搶註商標的灰色產業鏈由來已久,目的是「空手套白狼」,囤積商標資源以待價而沽。
圖片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微
而惡意搶註涉疫情商標,比一般的惡意搶註,又更為惡劣。這段時期,從國家到個人,都受到疫情的巨大影響,一些人想要蹭疫情的熱度謀取不當利益,這種「傷口上撒鹽」的行為,顯然踏破了一般人的道德和情感底線,自然會引起公憤、觸犯眾怒。「無良無恥」「鑽到錢眼裡」「拜託做個人」,已經算是比較克制的評價。
而這種行為,也為法律法規所不容。監管部門作出的依法駁回、約談、懲戒等決定,給一些惡意搶註者提了個醒,獲取經濟利益當有法律和道德底線,否則這類「申請」不僅無法得逞,還可能受到嚴厲處罰,搶註者也會被社會輿論唾棄。
紀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