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大批回家過年的人員相繼返穗,需要進行隔離觀察的人數不斷增多,而承接轉運的社區醫院救護車遠遠不夠。了解情況後,廣州一家民營救護企業迅速改造了3輛救護車,不僅免費提供救護車轉運服務,更為參與隔離安置轉運的員工提供每人每天1000元的補助,大力鼓勵員工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記者25日從廣州市白雲區鶴龍街獲悉,近一周,廣東安捷急救轉運中心已出車23次,轉運隔離觀察人員42人次。
廣州市白雲區鶴龍街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隔離安置人員轉運是由街道工作人員聯繫嘉禾社區醫院,社區醫院再聯繫區衛健局派救護車完成轉運。因為全區需要隔離安置的人員數量多、醫療資源有限,申請程序多、車輛少、耗時長,曾出現等待了三個小時救護車才到位的情況。
如何能解決這種被動局面?根據街道領導要求,鶴龍街城管科科長林祥夥四處尋找能承擔轉運職能的社會救護力量。「我們街道就有一家救護企業廣東安捷急救轉運中心開展類似業務,不過,這麼危險的工作他們願不願意承擔,會不會提什麼要求?」林祥夥懷著忐忑的心情撥通了安捷轉運中心的負責人賴欣的電話。沒想到,企業聽到街道的請求後當即表示:「我們無條件支持政府抗擊新冠工作,24小時待命,隨時聽從政府調動!」
因新冠肺炎病毒的高傳染性,對轉運救護車技術標準要求很高,按規定運送確診患者需要配備負壓救護車,才能在救治和轉運時最大限度地減少醫務人員交叉感染的機率。安捷急救轉運中心還未配備負壓救護車,但考慮到目前街道要進行隔離安置的人員並非確診患者,且街道存在的現實轉運困難,儘管存在被病毒感染的風險,他們還是選擇迎難而上,以最短時間對3輛救護車進行安全性改造,封閉了車廂窗戶,盡最大能力保護醫護人員的健康。
按照市場價格,安捷的救護車每轉運一次的收費是800元,現在安捷急救轉運中心不僅免費提供救護車轉運服務,更為參與隔離安置轉運的員工提供每人每天1000元的補助,大力鼓勵員工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鶴龍也為救護車司機提供了防護服、護目鏡、N95口罩等基本防護物資,並安排一名值班幹部同車轉運。
目前,廣東安捷急救轉運中心為了做好隔離人員的轉運工作,安排了專人和專車24小時待命,近一周已出車23次、接送人員42人次。據透露,廣東安捷急救轉運中心還打算改裝5輛救護車,進一步提升轉運隔離安置人員的能力。
鶴龍街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安捷急救轉運中心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衝鋒在前,以實際行動向社會彰顯民營醫療行業的社會責任和企業價值。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湯南 通訊員 班夢珂、吳一癸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高鶴濤、湯南 通訊員 班夢珂、吳一癸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葉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