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形象沒有木棍的打擊不會把自己改變。」——趙鼎權《山頂墓地》
2020年7月9日上午10時44分,首爾市長樸元淳從官邸離開後失聯。10日0時40分,警方在首爾市城北區臥龍公園附近發現樸元淳的遺體。
樸元淳曾被視為韓國下屆總統的潛在候選人,是現任總統文在寅的同窗、戰友、接班人。據說在事發前夕的一場晚宴上,樸元淳還顯得心情非常愉快。
他的死,可以說毫無徵兆。
回顧歷史,韓國的官員可以說是高危職業。統計顯示,韓國是全球發達經濟體中自殺率最高的國家,而官員又是韓國自殺人數最高的群體。細數韓國歷任總統,也往往很難善終。李承晚流亡海外、樸正熙被下屬殺害、盧武鉉跳崖自殺、樸槿惠被判刑20年……
有人說,這是由於韓國多黨執政獨特的政治體制決定的。在野黨為了競選成功成為執政黨,就必須對現任的總統及其背後的政党進行打擊,讓其下臺。成為執政黨後,為了進一步剷除政敵,還會對敗選者進行清算。比如在韓國歷任總統中唯一在任期內「安全著陸」的李明博,卸任數年後,也因秘密基金案被事後清算。有意思的是,身亡的首爾市長樸元淳身前也曾因損毀名譽案指控過李明博。足見,韓國政黨間的博殺之激烈。
韓國特有的「恨文化」和個體強烈的羞恥感,讓敗者往往會選擇較為極端、激烈的方式挽回自己的名譽。樸元淳在失聯的前一天曾被人指控性騷擾,有人說他選擇用自殺的方式謝罪。
傳言的真假尚且難以分辨,韓國官員的「艱難」處境卻是真真切切存在的,這是由其獨特的文化和惡劣的地緣環境決定的。
惡劣的政治生態讓財閥成為韓國真正的掌控者
韓國身處東北亞地緣政治漩渦中心,周圍強國環伺,還需時刻面對與朝鮮緊張的關係。為了保證國家自主權,韓國一方面高度重視軍事建設,將國家資源大量投入到軍備當中;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國家經濟,努力提升國家綜合實力。
而財閥也由此得以實際掌控韓國的經濟命脈,在野黨要想成為執政黨,無論是競選還是後續政策能夠順利實施,都有賴於財閥的支持。這也導致韓國總統,根本沒有「土壤」培育出長期穩固的政治根基,稍有異動,便會陷入被清算的境地。
靠漢江奇蹟躋身亞洲四小龍,去漢字運動卻導致文化斷層
說起韓國財閥,不得不提起樸槿惠的父親樸正熙。作為一個韓國歷史上有作為的總統,樸正熙執政十八年,締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蹟。韓國幾大財閥幾乎都是在漢江奇蹟時代發展而來。
樸正熙執政期間頒布的最有爭議的政策卻是去漢字運動。他希望藉由此舉,提升本國民眾對本國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可度。事後,這被證明是一項較為偏激的文化保護政策,直接導致了韓國文化與中國、日本文化之間的割裂。而也正是樸正熙「一根筋」似的「一意孤行」,使得韓國把經濟發展凌駕於政治之上。漢江奇蹟提升了韓國的綜合實力,卻也為韓國埋下了財閥掌控政治的後患。
2018年,韓國教育部提出要恢復學校的漢字教學。斷層的文化卻很難再續前緣。而縱觀歷任韓國總統們的悲劇,嚴酷的政治環境或許很難改變,但是只要和平繼續、發展繼續,未來總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