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化名)身體一向硬朗,卻突然反反覆覆發熱,去了當地醫院也查不出原因。
當他找到邵逸夫醫院感染科呂芳芳主任時,焦慮不安,「呂主任,消炎藥和退燒藥停了就又燒起來了,我到底是得了什麼怪病啊?」
突然反覆發熱
事情還得從8月中旬開始說起。朱先生突然反覆發熱,這樣的情況持續有了幾天,於是他立刻到當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各項指標無異常,暫時不需要特殊處理及用藥,朱先生只能先回家。
回家以後,朱先生就自行吃了點抗生素,吃上抗生素後體溫就正常了,但停藥後過了兩三天體溫又上去了,就這樣反反覆覆了4周。
結合當地醫院的檢查資料與朱先生的描述,呂芳芳主任發現,朱先生說自己在發病前一周在一家西餐廳吃了一塊5分熟的牛排。
於是,呂主任針對各種線索安排了一系列檢查。果然,最終血培養的結果提示「布魯氏桿菌陽性」。這種細菌可以在很多種家畜體內存活,朱先生是被細菌感染了。
呂主任讓朱先生口服多西環素與利福平聯合治療,並請他吃一個月藥之後再來複查。沒想到,朱先生只吃了多西環素兩周後,自己感覺好像好了,沒什麼不舒服,體溫也都正常了,就自行停藥了。
10月20日,他出差回來後感覺腰部和右髖部疼痛不適,甚至不能入睡,行走困難,吃了鎮痛消炎藥也沒有效果。又去了當地醫院,懷疑是腰椎間盤突出,可是腰椎磁共振並沒有發現明顯問題。朱先生以為是自己出差開車太累了,可能是腰肌勞損,就去附近中醫院住院做了針灸、推拿、理療、正骨等等治療。
沒想到反而痛得越來越厲害,實在熬不住了。
11月3日,朱先生坐著輪椅來到邵逸夫醫院找到骨科徐文斌醫生,在骨科方向前主任醫師組進一步檢查評估。結果,布魯桿菌抗體檢測及凝集試驗提示陽性,右側骶髂關節大片骨髓水腫,感染可符。
這下,終於找到了朱先生疼痛的病根,原來是未規範治療的布氏桿菌病繼發右側骶髂關節感染。
什麼是布魯氏桿菌?
布魯氏桿菌(Brucella)又稱「冰箱菌」,可在細胞內寄生,可以在很多種家畜體內存活。
布魯氏桿菌感染會引起布魯氏病(Brucellosis),簡稱布病,又稱波狀熱,它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全身傳染病,危害較大。
三類人群最易感染與發病:居住於該病流行區域(如牧區),高危職業者(如屠宰場工人、獸醫等),人類免疫功能不全者。
布魯氏病目前已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歸類為乙類傳染病,與我們更為熟悉的「非典」、「豬流感」、炭疽、愛滋病、狂犬病、B肝等同屬一類傳染病。美國疾控中心(CDC)也因此認為它可以製成生化武器,並將其定義為「B類生物恐怖主義藥劑」。
布病是如何傳播的?
消化道傳播,可通過攝入被感染動物製成的食品而感染,如牛奶、冰淇淋、肉類等。
呼吸道傳播,可通過吸入含有布魯氏菌的氣溶膠而感染。
皮膚及黏膜接觸傳播,當布魯氏菌接觸到人類受傷的皮膚、黏膜而感染。
如何預防布病?
布魯氏桿菌害怕高溫、高溼和光照:攝氏100度的乾熱條件下,7~9分鐘即可將其殺滅,攝氏80度的溼熱條件下殺菌只需6分鐘左右,它在直射陽光下最長也活不過4小時。
巴氏消毒法、高溫滅菌法都可以有效殺滅牛奶中所有的布魯氏桿菌。也就是說,購買合格的奶製品,加熱食物達到足夠時間,就不用擔心飲食中的布魯氏桿菌。
布病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因此小編在此建議各位美食愛好者,應避免進食未經巴氏消毒的奶製品,以及生肉或半生肉,尤其是七分熟以下的牛排。
呂芳芳主任還提醒,近期有一位菜場的清潔人員在清掃衝洗生肉區地面後,反覆發熱,未查出病因,最後也在我院確診感染了布魯氏桿菌病,因此高危人群更應在工作時做好必要的職業防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杭州交通918
編輯:劉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