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紅蝦,近年來已是上海海鮮界的「網紅」。而最近,另一種來自海外的水產品——全球品質最高的北非墨魚,又開始成為吃貨們的新寵。
如今上海市場上,六成以上阿根廷紅蝦來自上海水產集團;今年上半年,600多噸北非墨魚又從上海水產集團的摩洛哥基地運往國內。「這是我們第一次將所有捕撈上來的北非墨魚運回國內。」上海水產集團市場銷售負責人介紹。
上海」海鮮界網紅「阿根廷紅蝦
從南太平洋的金槍魚、阿根廷紅蝦,到來自摩洛哥的北非墨魚,從歐洲、日本市場到國內市場,近年來,不管全球水產市場如何起起落落,上海水產集團卻像一名衝浪高手,始終優雅前行。它所駕馭的浪頭,正是全球市場和產業的脈搏變化。
海鮮界的新「網紅」
今年一季度,大西洋的冬季漁汛期,上海水產集團滿載的漁船從大西洋近海返航,上百噸冰凍的北非墨魚卸在摩洛哥阿加迪爾海港,並就地裝進貨櫃。貨輪穿過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來到中國的東南沿海港口,需要一個半月。
而在解凍之後,這些遠道而來的墨魚,無論是做成刺身、壽司,還是煮熟了吃,口感和剛捕撈上來的基本沒什麼差別。業內人士介紹,墨魚、章魚這些軟體類水 產,冰凍不會影響口感,一些高級日料店裡,會要求用飛機運冰鮮的金槍魚、三文魚,但墨魚只要冰凍就行,因此只要本身品質高,產地距離遠近不是問題;而大批 量船運,成本隨之降低,也能讓這種優質食材的性價比更高。
上海水產集團旗下負責摩洛哥項目的上海蒂爾遠洋漁業公司總經理段君恆介紹,600多噸北非墨魚,分3批分別運往廣東、福建和上海港口,廣東和福建都在當地批發銷售,在上海卸貨後,留下50噸經過精加工後在上海本地市場銷售,其餘從陸路轉運至北京批發銷售。
在上海,這些北非墨魚通過集團旗下的水錦洋品牌,在高端超市、直營店和天貓旗艦店三種主要渠道銷售,生意火爆。比如古北家樂福,許多老年市民一直在打聽,「水錦洋」的北非墨魚啥時來。
上海水產集團摩洛哥章魚、墨魚
「上海有2000多家日料店,市民消費能力強大,有好的海產品,根本不愁銷路。」段君恆說,之所以在上海只零售不批發,是希望以這些高品質產品提升上水集團自身終端品牌的影響力,同時避免同行的價格競爭。
看到墨魚的熱銷,上海水產集團已計劃下半年將最新捕撈的北非章魚也大批量運回國內銷售。「章魚更貴,也更好吃,國際市場上,好的章魚價格不比金槍魚低。」
墨魚背後的經濟邏輯
北非墨魚「回國」的背後,看得出世界經濟的地域波動。
摩洛哥以北,可以隔海望到西班牙,最窄處只有13公裡。包括章魚、墨魚、魷魚在內的海鮮,在西班牙菜餚中扮演重要角色,不過,隨著經濟危機蔓延,經常下 餐館點西班牙海鮮飯的當地人,開始更多地改吃雞肉。「市場變了,不管是距離最近的歐洲,還是以壽司、刺身聞名的日本,這兩 年經濟很不景氣,高端海鮮的消費需求都在下降。」
在阿加迪爾港口,上海蒂爾摩洛哥代表處負責人龔偉告訴記者,過去捕上來的海鮮只要品質好,價格再貴都有買家,現在歐洲和日本客商,開始挑相對便宜的買。
以上海為代表的國內市場,進口海鮮銷售則是十分火爆,這讓上海水產集團看到了新的市場方向。國內售價不比歐洲、日本等地方低,說明中國經濟雖然進入新常態,但國內消費需求卻在快速升級。
上海水產集團摩洛哥項目冷庫儲藏的海產品
產品回國之後,上海水產集團意外地發現,600多噸北非墨魚不僅僅打開了市場的「一片天」,還將國際市場的話語權握到了手中。
最近,日本客商已經趕到阿加迪爾,準備與上海蒂爾摩洛哥代表處負責人進行價格談判。龔偉介紹,日本市場的章魚、墨魚供應,由幾大財閥牢牢控制,面對捕撈 企業,過去他們很強勢,定價權基本掌握在日方手中。如今,中國國內市場起來了,上海水產集團哪怕不向日本市場出售一條墨魚,也能獲得很好的收益。
而對西班牙ALBO公司收購的完成,進一步支撐了上海水產集團「海陸一體化」的經營目標,符合其最新「產業外擴,產品回國」的戰略布局。
據上海水產集團總裁濮新華透露,此舉還將為集團部署在國內浙江岱山開建的金槍魚加工基地產生聯動效應,推進集團的轉型發展。
"現在談價格,我們有足夠的底氣。」龔偉說。
從靠天吃飯到陸地拓展
當船員們忙著出海捕魚、貨輪陸續將墨魚轉運中國時,最近,上海水產集團著手岸上「探路」的動作頻頻。
到今年為止,上海水產集團摩洛哥項目已經持續經營了整整27年,主戰場始終在「海上」,至今,上水集團90%以上的收入和利潤來自捕撈的主業。
「但,這始終是個靠天吃飯、靠海吃飯的古老行業。」上海蒂爾摩洛哥項目的船務部經理葉江龍告訴記者,海況好、天氣好,企業產量就高、效益就好,而像近兩年厄爾尼諾發威,魚就難捕了,直接影響效益。
一家企業如果永遠只是靠天靠海吃飯,經營時間再長,也很難突破瓶頸,真正實現做強做大。
收購西班牙公司,則是上海水產集團「探路」行動的延續。在此之前,上海水產集團已經成功收購摩洛哥希斯內羅海產有限公司,由「海上」向「陸地」發展跨出了一大步。
2014年,上海水產集團全資收購了西班牙客商位於阿根廷馬德林的阿特瑪漁業公司,包括品牌、4條有證生產船和一座標準加工廠,一舉新增年產量1萬噸、 產值4000萬美元的紅蝦、鱈魚、魷魚等產品。2015年,這家公司生產的2800噸阿根廷紅蝦全部回國銷售,成為國內市場消費的新亮點。
上海水產集團收購西班牙ABLO工廠的金槍魚罐頭生產線
「關鍵是陸地上的產業遠比海上的穩定。」龔偉說。
從捕魚到冷藏、加工,再到通過自身的品牌進行銷售,這條從摩洛哥到上海的產業鏈,已然涵蓋上海水產集團的一、二、三產,而這,也正是當下現代農業最前沿的轉型方向——第六產業。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題圖為金槍魚捕撈現場 圖片編輯:曹立媛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