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寶寶的家長,一定知道帶孩子的辛苦,特別是寶寶還小的時候,他們總是會讓父母抱,當他們一點點的變大,有些父母真的是無力招架。
所以,當面對孩子耍無賴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前兩天聽朋友說一件事,有一天他在過馬路的時候,一個孩子媽媽帶著孩子出去玩,結果到了路口的時候,孩子稱自己不想走了,哭著鬧著非得讓媽媽抱。
看孩子的樣子大概已經三四歲的樣子,但是孩子的媽媽不想抱著孩子,可能因為孩子太重了,自己也抱不動的原因。
就想讓孩子自己走,孩子偏不,就在地上坐下了。孩子媽媽讓孩子起來,孩子也不起來。
後來媽媽就生氣了,對孩子說了一句「我不要你了」,自己就先過馬路了。
結果孩子看媽媽走了就著急了,爬起來想追媽媽,差點被車撞倒,幸虧司機及時剎車,沒有導致悲劇的發生。
在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孩子還很小,有的時候很容易釀成大錯。
父母對於孩子的行為是十分重要的,你的一句話,一個行為,都有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的孩子,最終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家長面對孩子在外面耍無賴應該怎麼做?
1. 將孩子帶到人少的地方
當孩子提出無理的需求的時候,家長第一時間要做的事情就是,將孩子帶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或者是人少的地方。
因為從自己的角度來考慮,當著眾人的面教育孩子,會導致很多人的圍觀,這個時候很容易導致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從孩子的角度來想,孩子正處於情緒十分強烈的階段,自己的一個意料之外的動作,會打斷孩子的思維,能夠緩解孩子的情緒,從而能夠緩解當時緊張的情緒。而且,將孩子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也是會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2. 安撫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耍無賴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是十分重要的,像是當孩子想要一個玩具的時候,你用命令的語氣跟孩子說「不可以買」對孩子來說,根本就是你不讓他買這個東西,是你不滿足她的需求。
但是,你如果換一種表達方式說,「媽媽今天帶的錢,就夠給你買吃的,不購買玩具,你要是要玩具就沒有吃的了」那麼就是讓他做選擇,這樣對孩子來說,效果要比「不可以買」好很多。
3. 詢問原因
面對孩子耍無賴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方式,因為導致孩子有負面情緒或者是負面行為是有對或者錯之分的,家長不能不詢問孩子為何這樣做,不去究其原因,就去責罵和怪罪孩子。
這個時候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對孩子這樣做的原因進行詢問,這樣,家長能夠知道問題的原因,也能和孩子增進感情。
4. 和孩子談條件後絕不妥協
對於跟孩子談的條件,一定不能因為孩子的耍無賴和哭鬧而妥協,家長如果妥協了,那麼以後他就會經常以同樣的方式要求你。
所以,家長帶孩子和孩子談的條件一定不要妥協,那麼他就會知道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並不會滿足他們的需求,那樣的話他們以後久就也不會這樣耍無賴了。
5. 回到家後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自己也會跟著帶有一些情緒。但是這種情緒一定要控制,特別是在外邊的時候,如果在外邊孩子犯了錯誤,我們要及時的進行制止,但是不要過多的責備和謾罵。
等到領孩子回家的時候,在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這樣他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不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要學會用不攻擊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對孩子行為做法的感受,讓孩子能夠接受和理解別人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對孩子以後的發展,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父母帶孩子,本身就需要父母要有很好的耐心和責任心,小孩子難免會耍耍小性子,這個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真的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良好的教育方式,父母是不會立刻責罵孩子的,而是會通過一些行為和舉動,來教育和引導孩子,讓孩子既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也能和父母增進感情。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