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美國總統川普搭乘「空軍1號」專機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展開任內首次對中國的國事訪問行程,成為十九大之後訪華的第一位外國元首。
據悉,美國總統川普此次訪華時間從今天(11月8日)開始,10日上午結束訪問,期間,他將在北京停住兩夜,他和他的龐大訪華團此次的入住地點,成為此次兩國元首首次會晤之外的一大關注熱點。
川普此行入住何地?
此前白宮方面公布的川普訪華日程中並未提及入住的酒店。據外媒報導,川普預計將下榻北京東二環建國門附近的瑞吉酒店(St.Regis,原北京國際俱樂部酒店)。
圖 / 北京瑞吉酒店外景
當記者登錄酒店官網預定11月8日至9日的客房時,發現酒店官網網站上發布的提示顯示:北京瑞吉酒店在17年11月8日至17年11月9日不可用。
此外,英國《衛報》也曾報導稱,酒店已經強化安全工作,酒店也在正門安裝了安檢設施,門口安裝了監控系統。
7日上午,瑞吉酒店周圍已部署了大量安保人員,酒店前後大門均已封閉。除出入證或工作證持有者外,其他人員均被禁止入內。
據悉,在酒店對面僅百米遠的中信國際大廈內,物業也已貼出了相關的安保通知,通知要求駐廈客戶以及工作人員遵從相關部門要求,減少訪客車輛,禁止窗戶開啟。酒店附近的中國民生銀行建國路分行則直接貼出告示,宣布在此期間暫停營業。
另一方面,酒店周圍將在川普到達北京後實施交通管制。據北京交警官方微博中稱,8日下午至晚間,因重大外事活動,機場高速進京方向、東二環北段北向南、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的雙方向,將會分時分段採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
自此,美國總統川普此次訪華一行在北京的兩晚入住地基本確認完畢:北京瑞吉酒店。
酒店總統套房住一夜6萬為酒店機密
事實上,此次美國總統川普訪華入住瑞吉酒店也是有跡可循。川普的三位前任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訪華時,都選擇了這家低調、但奢華的酒店。
擁有102間客房的北京瑞吉酒店位於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緊鄰使館區、中央商務區及購物中心,距天安門廣場、故宮、秀水街和日壇公園僅數街之隔。
瑞吉酒店前身是久負盛名的國際俱樂部,它也是亞洲第一家瑞吉酒店。瑞吉酒店承擔過大量外交活動禮賓工作,曾接待過多位美國前總統和聯合國秘書長、英國首相等。
出於安全考慮,有關總統套房的設計一直是飯店機密,尋常人都不得隨意靠近那個面積近200平方米的神秘空間。
酒店官網顯示,套房一端是可容納8到10人的寬敞餐廳以及獨立廚房,另一端則是起居區、寬敞辦公室和書房,以及與氣派的大理石衛浴相連的豪華臥室。
北京瑞吉總統套房起居室 / 酒店官網
浴室內有可觀賞北京核心區美景的按摩浴池、獨立的淋浴間和個人桑拿房。 套房裡甚至有一間圖書館。
北京瑞吉總統套房浴室/ 酒店官網
除了酒店的裝飾風格、房間設施等硬體條件之外,瑞吉最特別的要數它的私人管家服務了。在每一位客人入住酒店時,瑞吉都會配備一個私人管家,管家的職責從提供飲品、衣物熨燙到打包行李,涵蓋範圍很廣。通常客人可以通過房間內的專線與管家聯繫,即使在酒店以外,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要求提供服務。
豪華的配置與服務,酒店客房的價格自然也較為豪華。據了解,瑞吉酒店總統套房為每晚6萬元人民幣起。
美國總統入住酒店服務有何不同
瑞吉酒店不論是酒店設施與配備的服務都是超一流的,但是在進行外交活動禮賓工作時,又有和不同呢?
據酒店的一位高級經理對媒體介紹,2014年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訪華時下榻的也是瑞吉酒店。
按照美方安全要求,入住酒店的美國總統在酒店大部分時間是不與酒店的工作人員直接接觸的。比如用餐,這位經理介紹說,此前為歐巴馬準備早餐的人都是他自己的團隊,而歐巴馬入住的總統套房內的服務人員也都是他的「自己人」。
美國總統為何鍾愛瑞吉酒店?
加上此次訪華的川普,瑞吉酒店已經接待過五位美國總統。此前,老布希、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來京都曾入住該飯店,但老布希和柯林頓來時已經卸任。
由於入住時已經卸任,老布希沒有住總統套房,而是住在了酒店的「大使套房」,也就是僅次於總統套房的房間。「大使套房」與總統套房窗外的景色一樣,只是比200多平方米的總統套房小了一半,並且房間內不帶餐廳。
圖 / 瑞吉酒店大使套房
柯林頓同樣沒有入住總統套房,很少下樓。但當時的報導稱,他給人的印象很和藹,離開酒店時,還親自招呼酒店的員工一起合影留念。
2002年和2005年,小布希曾兩次入住瑞吉總統套房,都要求將跑步機放進房間。兩次入住他都沒有乘坐客梯,而是選擇了更為寬敞的服務梯,也就是飯店的貨梯。
瑞吉酒店雖然地處北京中心位置,但並非北京最豪華酒店,為何美國總統如此鍾情這家酒店?
除了美國歷任總統訪華都住這裡的傳統,可能還因為這家酒店與外交的歷史淵源,以及被稱為世界一流的服務口碑。
公開資料顯示,瑞吉酒店的前身北京國際俱樂部源自「西紳總會」。
1878年,駐京各國外交人士、工商業者銀行家為開展社交和進行娛樂活動,在京聯合成立了「西紳總會」(又稱為北京球房)。
1911年,「西紳總會」在現東交民巷臺基廠7號得以重建,更名為「北京俱樂部」。據記載,建設費用部分來自「庚子賠款」餘額,部分來自各國公使館的集資款。
北京俱樂部早年為英、法、美掌管,後又為日、美掌管,實行「會員制」。會員按月繳納會費。
上世紀八十年代,俱樂部改組重建為「北京國際俱樂部飯店」,成為接待外賓的重要酒店。
2001年,國際俱樂部飯店被冠以美國喜達屋旗下最高端的「The St。 Regis」品牌,並於2011年正式更名為北京瑞吉酒店,成為亞太地區首家以「瑞吉」冠名的豪華五星級酒店。
有報導稱,瑞吉酒店雖然外貌不起眼,但瑞吉酒店(St.Regis)是世界上最高檔飯店的標誌,代表著絕對私人的高水準服務。
歷任美國總統訪華還鍾愛什麼?
歷任美國總統訪華,除了在入住酒店方面有類似的喜好與傳統之外,參觀中國的名勝古蹟也是美國總統訪華的另一大傳統。
那麼,從尼克森到歐巴馬共計7位的美國總統訪華都最喜歡北京的什麼地方呢?
01
故宮
紫禁城故宮是美國總統訪行程中的熱門地之一,此次川普訪華第一站也是在故宮,此前訪華的尼克森、柯林頓、歐巴馬三位美國總統也曾來此「打卡」。
據新華社報導,今天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故宮博物院迎接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美國總統川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兩國元首夫婦的在故宮的第一站是在寶蘊樓簡短茶敘。據悉,具有百年歷史的寶蘊樓,不僅是紫禁城最年輕的歷史建築之一,也是唯一的一座西洋樓。
1971年7月,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的基辛格秘密訪華時,就在短短48小時的緊湊行程中擠出時間參觀故宮。時隔半年,尼克森訪華期間在漫天飛雪中領略了故宮的獨特魅力。
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柯林頓在上任後第6年對中國進行了為期9天的訪問。訪華期間,柯林頓偕家人參觀了故宮,據《人民日報》報導,「精彩絕倫」是他當時對故宮的評價。
圖 / 柯林頓在故宮
2009年11月,歐巴馬上任後首次訪問中國,也來到了故宮參觀。遊覽結束之際,歐巴馬表示:「故宮這麼雄偉壯麗,我將帶著女兒和妻子回來!」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3月19日,當時的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攜兩個女兒與母親訪華,如願參觀了故宮。
圖 / 歐巴馬參觀故宮
02
長城
被譽為「世界建築奇蹟」的萬裡長城是眾多訪華政要青睞的標誌性景點,也是美國總統訪華的必遊之地,尼克森、福特、裡根、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都在長城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其中尤以聞名中外的八達嶺長城到訪次數最多。
1972年2月,首位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尼克森計劃在離開北京的最後一天與夫人遊覽八達嶺長城。但臨行前夜一場大雪突降北京,盼望著次日能夠登上長城的尼克森夫婦心情甚是焦急,但第二天他們發現厚厚的積雪「消失」了——北京連夜出動了100多輛灑水車,60萬到80萬人從釣魚臺一直掃雪掃到烽火臺。
圖 / 尼克森遊覽長城
時隔三年後的1975年12月,中美關係正常化後首位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福特,在京期間和夫人共同遊覽了長城。
1984年4月,中美建交後首位在任期內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裡根訪華期間,攜夫人南希遊覽了八達嶺長城。裡根後來在回憶錄裡寫道:雖然在照片和電影看過,但親身目睹長城,依然相當壯觀。站在那裡看長城兩頭消失在群山之間,那種心情此刻我無法言表。中國就像這座長城,偉大而深遠。
1998年6月28日,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期間,偕同家人參觀了位於北京懷柔區的慕田峪長城。「真美,太壯觀了,簡直令人驚嘆。」柯林頓對長城發出讚嘆。
2002年2月22日,任內共訪華四次的美國總統小布希在第二次訪華期間攜夫人蘿拉遊覽了八達嶺長城。「Beautiful! Great!」他一邊攀登,一邊對長城的恢弘氣勢讚嘆不已。
圖 / 小布希遊長城
2009年11月,八達嶺長城迎來了又一位美國總統——在中國駐美大使和美國駐華大使的陪同下,歐巴馬登上了八達嶺的三個烽火臺,最遠到達北三烽火臺。在萬裡長城上登高遠眺,歐巴馬說:「我從這裡帶走的是對中國文明的欽佩,帶來的是美國人民的問候。」
除此之外,天壇、頤和園、十三陵等著名旅遊勝地也是美國總統訪華行程中的熱門之選。1975年12月1日至5日,福特訪華期間不僅和夫人攀登了長城,還遊覽了天壇和頤和園。
除北京以外,上海、杭州、西安也曾迎來多位美國總統。其中,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成為美國總統們的熱衷之地。
1984年4月29日,裡根與夫人南希到西安參觀兵馬俑,並享受一般人沒有的待遇:下坑到陶俑旁邊。在兵馬俑發掘坑中,他幽默地請求接待人員準許他摸一下陶馬。裡根伸手摸一頭陶馬的背,從前往後,一直摸到馬的屁股停下來,他拍了一下馬的屁股,調侃說:「這匹馬好,它不會踢我。」
圖 / 裡根在兵馬俑裡合影留念
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在為期9天的訪華行程中,共抵達西安、北京、上海、桂林、香港5個城市。在西安,柯林頓同樣參觀了兵馬俑。7月2日,柯林頓與第一夫人希拉蕊及女兒一起前往桂林,遊覽了灕江。
編輯 | 王真真
內容整合自北京知道、地球日報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