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公安:從「片區」到「駐點」 「交所合一」破解鄉村治理堵點...

2020-12-14 澎湃新聞

西吉公安:從「片區」到「駐點」 「交所合一」破解鄉村治理堵點、痛點、難點

2020-12-08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9月中旬以來,西吉縣公安局試行「交所合一」新模式,實現了交警力量從原來的「片區式」管理多個鄉鎮向「駐點式」管理一個鄉鎮的轉變。路面見警率和交通管治率明顯提升,也讓原來群眾吐槽的鄉村治理「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12月4日15時30分,在興隆鎮西環路西十字路口交叉路口,一輛小轎車與一輛摩託車發生碰撞。興隆鎮派出所接警後,5分鐘就趕到了現場進行處理。

現場群眾:

我剛從這街道轉過來,看到這有交通事故,不知道是誰報的警,(出警)這麼快,速度這麼快,(民警)幾分鐘就到了,辦事效率特別高,特別好,交警,派出所(民警)都到了。

「交所合一」縮短的是出警時間,延長的卻可能是群眾的生命,原來因為警力有限,農村交通治理存在一定「盲區」。「交所合一」的新模式,一定程度消除了治理管理盲區,破解了這一難題。

興隆鎮派出所大隊長 馬福良:

以前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交警出警)最快也得半個小時,實行「交所合一」以後,有交通事故的話,(出警)最快兩分鐘,最慢也就10分鐘左右到達了(事故現場),提高了咱們出警的時間和效率。

對於集市的交通堵、亂情況,以前興隆鎮只能不定期去巡查治理,但終究治標不治本,更無法形成常態化治理模式。「交所合一」的新警務模式,不僅整治了市場亂象,也打通了派出所所長馬寅忠心中一直以來的「堵點」。

興隆鎮派出所所長 馬寅忠:

興隆是個大鎮,原來基層派出所警力也比較緊張,交警合到派出所以後,一個是解決了警力不足的問題,再一個「交所合一」對路面上發生事故出警快、處理快,同時減少各類案件的發生。

上學放學期間,學校門口接送學生的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嚴重,造成交通擁堵,備受家長、社會關注。

興隆中學校長 牛進舉:

每逢周五放學,在學校校門兩邊,一些私家車有時候亂停,堵得學生不能走。從兩所(交所)合一之後,(警察)也經常過來,到周五放學的時候過來維持秩序,私家車兩邊停放的也很有秩序,放學後學生出來道路也暢通,這樣就能保證我們學生放學回家的交通安全。

興隆鎮「交所合一」取得的成效只是全縣公安局「交所合一」創新農村治理新模式的縮影。從9月中旬開始,縣公安局經過創新探索,決定實施「黨建引領、交警入駐、整合資源、優化配置」的社會治理警務新模式。交警成為派出所一員,派出所也承擔起維護交通管理的職責,取得「一警多能」的聚合效應。

政府副縣長、公安局局長 楊建仁:

縣局以19個派出所組成的5個聯合黨支部為統領,建立了以黨支部書記負總責、各派出所所長負直接責任的農村道路管控責任制,把基層黨建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的工作優勢。運行3個月以來,切實讓交警、治安警職能由單一的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向既管交通又管治安、打擊違法犯罪的職能轉變,提升了工作質效,提高了見警率和管事率,取得了「1+1>2」的聚合效應。

原本「藍警帽」是處理日常警務的派出所民警,「白警帽」是交通維護秩序的交通警察。自「交所合一」機制運行以來,兩個不同的警種「合二為一」,群眾安全感明顯提升。截至目前,公安局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8058起,同比上升12.5%;查處超員、超載、酒駕、無證等主要違法行為415起,同比下降9.3%;農村地區發生各類交通事故126起,同比下降11.6%。「交所合一」新模式的運行,盤活了公安內部資源,實現社會治安、交通管理雙贏的良好社會效果。

來源:西吉融媒體

原標題:《西吉公安:從「片區」到「駐點」 「交所合一」破解鄉村治理堵點、痛點、難點》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貴州清鎮:「片管」到「駐點」 「交所合一」破解交通治理難點、堵...
    中新網貴州新聞5月15日電(黃照懂 劉梅)今年「五一」以來,在貴州省清鎮市王莊鄉集鎮街頭巷尾、村寨鄉間小路、工業產礦沿線、校園周邊等地,人們常常能夠看見警察駐點檢查、巡查執法、流動宣傳等身影,因為路面見警率和交通管治率的提升,原來群眾和企業吐槽的交通治理「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得到了解決,而帶來這些變化的背後,則是清鎮市試行「
  • 清鎮市王莊鄉:「片管」到「駐點」,「交所合一」破解交通治理難點...
    今年「五一」以來,在清鎮市王莊鄉集鎮街頭巷尾、村寨鄉間小路、工業產礦沿線、校園周邊等地,人們常常能夠看見警察駐點檢查、巡查執法、流動宣傳等身影,因為路面見警率和交通管治率的提升,原來群眾和企業吐槽的交通治理「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得到了解決,而帶來這些變化的背後,則是清鎮市試行「交所合一」新模式,交警力量從原來的管理多個鄉鎮「片區式」管理模式向單一管理一個鄉鎮
  • 西吉公安召開學習彭陽經驗紮實開展「楓橋式派出所」創建暨社區...
    充分發揮「1+X+N」城鄉社區警務模式,著力把社區警務轉化為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社會治理的第一平臺、服務群眾的第一窗口。要堅持把「三色預警」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用好、用活,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力爭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堅決遏制「民轉型、刑轉命」案件發生。三要持續深化「交所合一」警務機制改革。
  • 寧海公安試點「交所合一」機制 讓農村交通安全走出「低洼地」
    今年以來,寧海縣公安局開始試點「交所合一」機制,即當地交警中隊與派出所融合辦公,取得了「1+1>2」的聚合效應。 從25分鐘到13分鐘事故處置不用苦等 6月1日下午5時35分許,在寧海縣深甽鎮嶺下村村口發生了一起電動三輪車與小轎車相撞的交通事故。
  • 公安「交所合一」改革再提速?交警中隊長任派出所副所長有新利好
    近日,公安機關「交所合一」改革再傳新消息,寧夏自治區西吉縣在推行交警中隊與派出所合二為一的一體化勤務機制改革中,直接任命4名交警中隊長為派出所副所長,使「交所合一」改革再次提速升級。「交所合一」改革稱得上是近年來基層公安改革的一大亮點。
  • 長沙這裡的派出所民警來管鄉村交通了!
    18日,長沙市縣域警務道路交通管理「交所合一」現場推進會在寧鄉市召開,確定縣域警務「交所合一」模式將在全長沙逐步鋪開,破解鄉鎮交通治理中的難題。 道路治理農村之難 所謂「交所合一」,就是將基層派出所和基層交警中隊合二為一,打破警種壁壘,讓派出所民警兼具交警職能,實現更全面的警力覆蓋。
  • 綿陽三臺推動「交所合一」進程 嚴查道路交通違法
    四川新聞網消息(劉春玉 李良波)近段時間以來,在三臺縣農村地區,常常能看到一群戴「白帽子」的交警和戴「藍帽子」的派出所民警一起聯勤執法的身影,這正是三臺公安積極推進農村地區「交所合一」,著力構建集「維護治安、管理交通、保障安全、服務群眾」於一體的全新警務模式,將交通管理觸角延伸至邊遠鄉鎮。
  • 治理一個堵點 暢通一片區域 紹興全市24個交通堵點通了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記者從紹興市治堵辦了解到,目前紹興市市定和民選的24個交通堵點已全部改造完成。根據第三方測評,堵點改造後通行能力平均提升20%。今年年初,紹興市政府將全市範圍內的14個堵點治理列入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在「規定動作」之外,紹興市治堵辦還向廣大市民徵集評選出另外10個堵點亂點,一併列入本年度任務清單。在堵點治理中,相關部門堅持「一堵點一方案」的思路,通過反覆論證、現場勘查、數據分析,最終制訂出各大堵點整治的具體實施方案並細化落實。
  • 礬山鎮:構建紅色黨建「小網格」,破解鄉村治理「大難題」
    近年來,礬山鎮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頭雁領航·網格聚力」鄉村治理機制為抓手,以網格化管理為依託,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服務民生為主線,著力構建「一張紅色小網兜起轄區所有事」的鄉村治理新格局,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破解鄉村治理難題。健全網格體系,織密鄉村治理「一張網」。
  • 破解難點堵點,惠州交通治理有何良方
    事實上,市區內道路特別是老舊城區道路的路網結構難以作大調整完善,因此短平快施策、微觀化治堵,以暢通「微循環」的集群作用,將量變促為質變,將切實提升治堵效果。「消除一個地點、路口的擁堵『瓶頸』,往往能夠激活一條路乃至一個區域的通行潛力。」交警部門認為,在市區具備條件的路段實行「微循環」治理,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並有效釋放停車資源的重要舉措。
  • 西吉公安交巡警積極參加第十九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宣傳活動
    西吉公安交巡警積極參加第十九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宣傳活動 2020-06-18 0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際網路+教育」成為破解西吉教育資源不均「密鑰」
    西吉縣農村教學點數量較多,教學點「一師一班」現象較為常見,部分課程開設水平較低。為更好的發揮網際網路在教育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今年西吉縣在全區「網際網路+教育」項目中申報了20組「一託二」在線互動課堂,通過在縣城學校教學班主講,在鄉鎮小學、農村教學點搭建接收設備,全面實施農村學校(教學點)「智慧教學」項目,實現優秀教師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有效緩解了農村教學點專業師資短缺問題,提升了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 《人民公安報》點讚沂源公安「兩進五聯」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藉助沂源縣聯村黨委建設,沂源縣公安局推動黨員社區民警進聯村黨委任職,讓社區民警在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有更多的話語權和主動權。「今年4月,我們所4名社區民警進入燕崖鎮各聯村黨委,擔任鄉村治理辦公室主任,定期參加聯村黨委會議,上傳下達,把所裡的工作任務及時布置下去,也能隨時收集、聽取村民的訴求建議。」沂源縣公安局燕崖派出所所長焦守義介紹。
  • 北京市豐臺區今年治理十大堵點
    2017年,豐臺區將對花鄉橋北、北京南站等區域涉及的十大堵點進行疏堵工程。昨天,豐臺區舉行城市管理與生態文明建設發布會,豐臺區的328條道路將參考河道治理的河長制而設立「街長制」,停車、違建、綠化等「全包」。
  • 部分城市數位化治理能力亟待提升 有哪些「堵點」
    新華社記者走訪發現,近年來,部分城市政府數位化治理能力獲得顯著提升同時,有地方也遭遇「數字堵點」——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相關軟體開發運營效能不夠、市民對數位化服務認可度不高等問題亟待解決。數字基礎薄弱地區的困境不只是「缺錢少人」記者調查發現,仍有部分「堵點」阻滯中西部城市數字治理能力提升。——部分官方網站效能差,服務群眾訴求能力較弱。
  • 涼山戰報|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咋治理?越西縣探索「聯合組團」片區...
    由於搬遷群眾戶口尚未遷移,安置點一時面臨「兩頭管」,給群眾日常生產生活帶來不便。為破解安置點治理難題,越西縣今年5月底開始探索「聯合組團」片區治理模式。難題「兩頭跑」群眾累,「兩頭管」幹部累「剛搬來時,還要回老家看病。」
  • 東部新城、機場路……這些堵點,寧波人最希望儘早治理
    5月26日到28日,市治堵辦在「寧波交通運輸」和「寧波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了我市15個「民選民評」堵點亂點初評活動,邀請市民來投票。6月2日,記者了解到,初評結果已經出爐,鄞州區下應北路與誠信路口、海曙區中山西路與機場路交叉口、江北區環城北路與大閘北路交叉口、東部新城片區等8個堵點,是市民心中最希望儘早得到治理的地方。
  • 四川崇州:鄉村治理「減」掉了痛點,「加」出了振興
    崇州市農業農村局供圖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董小紅)12月3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四川崇州探索構建「產業功能區+鎮街+社區工作站+村」工作體系:鄉村治理「減」掉了痛點,「加」出了振興》的報導。「郡縣治,天下安;鄉村治,百姓安。」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
  • 龍華街道 精耕人民調解小切口破題城市法治化治理大文章
    40載再出發,探索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成為深圳必須破解的重大課題之一。而其中,強化法治化治理,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城市治理頑症難題,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是深圳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內在剛需。
  • 周寧縣— 用「微花園」破解鄉村環境治理難題
    赤巖村的微花園,是周寧縣鄉村垃圾整治的一個縮影,富裕起來的村民,紛紛精心打造自己的微花園,點綴美好的家居生活。為何周寧鄉村興起微花園建設?原來,為了解決農村環境整治老大難問題,周寧縣另闢蹊徑,以鮮花薰陶促改變,以垃圾分類來保障,探索出一套鄉村治理有效、可複製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