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發布《出口退(免)稅企業分類管理辦法》的公告

2020-12-12 國家稅務總局

  為進一步規範出口退(免)稅管理,優化出口退稅服務,支持我國外貿發展,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出口退(免)稅企業分類管理辦法》,現予發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

  附件:出口退(免)稅企業管理類別評定表
  

國家稅務總局
2015年1月7日


出口退(免)稅企業分類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優化服務,提高出口退(免)稅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促進我國外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出口貨物勞務及服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已按規定辦理出口退(免)稅資格認定的出口企業和其他單位(以下簡稱出口企業)。
  第三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以下簡稱省國家稅務局)負責本地區出口企業分類管理的組織實施。具有出口退(免)稅審批權限的國家稅務局負責所轄出口企業管理類別的評定工作。
  第四條 國稅機關應遵循客觀公正、標準統一、動態調整的原則,科學地對出口企業進行分類管理。


第二章 管理類別及標準



  第五條 出口企業管理類別分為一類、二類、三類、四類。
  第六條 上一年度內,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出口企業,管理類別可評定為一類:
  (一)年末淨資產大於當年已辦理的出口退(免)稅總額。
  (二)納稅信用等級為B級以上。
  (三)能主動配合國稅機關實施出口退(免)稅管理,能按規定收集、裝訂、存放出口退稅憑證及備案單證。
  (四)出口企業內部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出口退(免)稅風險控制體系。
  (五)未發生過違反出口退(免)稅相關規定的情形。
  (六)省國家稅務局規定的其他風險可控的條件。
  第七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出口企業,管理類別應評定為三類:
  (一)自首筆申報出口退(免)稅之月起至評定當日未滿12個月,或尚未申報過出口退(免)稅。
  (二)上一年度內,累計6個月以上未申報出口退(免)稅。
  (三)上一年度內,納稅信用等級為C級。
  (四)上一年度內,發生過違反出口退(免)稅有關規定的情形,但尚未達到稅務機關或司法機關處理標準的。
  (五)存在省國家稅務局規定的其他失信情形。
  第八條 上一年度內,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出口企業,管理類別應評定為四類:
  (一)納稅信用等級為D級。
  (二)發生過拒絕提供有關出口退(免)稅帳簿、憑證、資料等情形。
  (三)因違反出口退(免)稅有關規定,被稅務機關或司法機關處理過的。
  (四)海關信用管理類別認定為失信企業。
  (五)外匯管理的分類管理等級為C級。
  (六)存在省國家稅務局規定的其他嚴重失信情形。
  截至評定之日,出口企業因騙取出口退稅被停止出口退稅權期限屆滿後未滿2年的,管理類別應評定為四類。
  第九條 被評定為一類、三類、四類以外管理類別的出口企業,其管理類別應評定為二類。



第三章 分類管理措施


  第十條 管理類別為一類的出口企業,在出口退(免)稅申報相關電子信息齊全並經預審通過後,即可進行正式申報,申報時不需要提供原始憑證,對應的原始憑證按規定留存企業備查;管理類別為二類、三類的出口企業,在申報出口退(免)稅時,應按規定提供原始憑證、資料及正式申報電子數據;管理類別為四類的出口企業,在申報出口退(免)稅時,除提供上述原始憑證、資料及正式申報電子數據外,還須同時按規定報送收匯憑證。
  第十一條 管理類別為一類的出口企業的管理措施。
  (一)國稅機關受理該類企業的出口退(免)稅正式申報後,經核對申報信息齊全無誤的,即可辦理出口退(免)稅。
  (二)在國家下達的出口退稅計劃內,可優先安排該類企業辦理出口退稅。
  (三)國稅機關可向該類企業提供綠色辦稅通道(特約服務區),並建立重點聯繫制度,指定專人負責並定期聯繫企業,及時解決其有關出口退(免)稅問題。
  (四)該類企業屬於外貿企業的,國稅機關應定期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稽核、協查信息對其申報的出口退稅進行覆核,對覆核有誤的,應按規定處理。
  第十二條 管理類別為二類的出口企業的管理措施。
  (一)對該類企業申報的出口退(免)稅,國稅機關應先審核電子信息,再抽取一定比例的原始憑證進行人工審核。抽取比例應不低於該類企業每個申報批次所附原始憑證的20%。
  (二)該類企業屬於外貿企業的,對其申報的出口退稅,國稅機關應先使用出口貨物報關單電子信息和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信息審核辦理退稅,再定期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稽核、協查信息進行覆核,對覆核有誤的,應按規定處理。
  (三)國稅機關每年評估該類企業的退(免)稅的戶數,應不低於所轄有出口退(免)稅申報業務的該類企業總戶數的3%。
  第十三條 管理類別為三類的出口企業的管理措施。
  (一)對該類企業申報的出口退(免)稅,國稅機關應先審核電子信息,再抽取一定比例的原始憑證進行人工審核。抽取比例應不低於該類企業每個申報批次所附原始憑證的60%。
  (二)該類企業屬於外貿企業的,對其申報的出口退稅,國稅機關應使用出口貨物報關單電子信息和增值稅專用發票稽核、協查信息審核辦理出口退稅。
  (三)國稅機關每年評估該類企業的退(免)稅的戶數,應不低於所轄有出口退(免)稅申報業務的該類企業總戶數的5%。
  (四)對該類企業申報的出口退(免)稅,每年國稅機關應抽查不低於20%的對應備案單證及收匯憑證。
  第十四條 管理類別為四類的出口企業的管理措施。
  (一)對該類企業申報的出口退(免)稅,國稅機關除審核電子信息外,還應逐筆人工審核對應的原始憑證。
  (二)該類企業屬於外貿企業的,對其申報的出口退稅,國稅機關應使用出口貨物報關單電子信息和增值稅專用發票稽核、協查信息審核辦理出口退稅。
  (三)該類企業屬於生產企業的,對其申報出口退(免)稅的自產產品,國稅機關應對其生產能力、納稅有關情況核實無誤後,方可辦理退(免)稅。
  (四)對該類企業申報出口退(免)稅的外購出口貨物或視同自產產品,國稅機關應對每戶供貨企業的發票,都要抽取一定比例發函調查。
  (五)國稅機關對所轄該類企業,每年應至少進行1次出口退(免)稅評估。
  (六)該類企業自評定之日起,2年內不得評定為其他管理類別。
  第十五條 國稅機關通過預警評估發現管理類別為一類的出口企業已辦理的退(免)稅存在騙稅疑點的,應按規定進行核查,發現問題的應按規定予以處理。
  國稅機關發現管理類別為二類、三類、四類的出口企業申報的退(免)稅存在騙稅疑點的,須按規定排除相關疑點後,方可辦理退(免)稅;已辦理的,國稅機關可按照所涉及的退稅額,暫緩辦理該企業其他已審核通過的應退稅款,無其他應退稅款或應退稅款小於所涉及退稅額的,可由出口企業提供差額部分的擔保。相應疑點排除後,國稅機關方可辦理暫緩的退稅或解除擔保。



第四章 評定工作要求



  第十六條 出口企業管理類別評定工作每年進行一次,應於每年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結果公布後1個月內完成。完成管理類別評定工作的次月起,對出口企業實施對應的分類管理措施。
  第十七條 由縣(區)國家稅務局負責評定出口企業管理類別的,應於評定後10個工作日內將評定結果報地(市)國家稅務局備案;由地(市)國家稅務局負責評定的,縣(區)國家稅務局須進行初評並填報《出口退(免)稅企業管理類別評定表》(見附件),報地(市)國家稅務局審定。
  第十八條 出口企業管理類別評定完成後,國稅機關應在評定後的15個工作日內告知出口企業,並主動公開管理類別為一類、四類的出口企業名單。
  各省國家稅務局可根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需要,以及與相關部門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合作備忘錄、協議等規定,逐步公開管理類別為二類、三類的出口企業名單及相關信息。
  第十九條 出口企業對管理類別評定結果有異議的,可以書面向評定國稅機關申請複評。評定國稅機關應按本辦法第二章的規定進行覆核。
  第二十條 國稅機關應提高稅源管理部門、納稅服務部門、稽查部門、進出口稅收管理部門之間信息共享的質量和效率,建立相應的信息通報制度,及時傳遞出口企業的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納稅評估情況、稅收稽查立案及處理情況等信息。
  第二十一條 國稅機關發現出口企業存在下列情形的,應自發現之日起的20個工作日內,按以下規定對出口企業管理類別實施動態管理:
  (一)管理類別為一類、二類、三類的出口企業的納稅信用等級發生變化的,應及時組織評定並相應調整管理類別。
  (二)管理類別為一類、二類、三類的出口企業發生本辦法第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管理類別直接調整為四類。
  (三)管理類別為一類的出口企業未按規定將原始憑證留存企業備查的,管理類別直接調整為二類。
  (四)管理類別為一類、二類的出口企業因涉嫌騙取出口退稅被立案查處尚未結案的,暫按管理類別為三類的出口企業管理,待案件查結後,依據查處情況調整管理類別;管理類別為三類、四類的出口企業因涉嫌騙取出口退稅被立案查處尚未結案的,暫按原類別管理,待案件查結後,依據查處情況調整管理類別。
  出口企業管理類別發生調整的,國稅機關應按本辦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的程序辦理。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所稱「以上」「以下」「以內」均含本數。
  第二十三條 各省國家稅務局可以根據本辦法制定和細化具體實施辦法。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以出口企業申報退(免)稅時間為準。

 

  注釋:全文失效或廢止。參見:《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修訂後的《出口退(免)稅企業分類管理辦法》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6號。


  連結:相關政策解讀

連結:

相關焦點

  • 關於發布《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管理辦法》的公告
    為落實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有關應稅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的政策規定,經商財政部同意,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管理辦法》。現予以發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管理辦法(暫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47號)同時廢止。
  •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管理辦法...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88號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影視等出口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8號),經商財政部同意,現對《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11號發布)補充公告如下:  一、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應稅服務的廣播影視節目(作品)的製作和發行服務、技術轉讓服務、
  • 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公告解讀
    為進一步規範管理,嚴格執行出口貨物勞務稅收政策,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發布了《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對《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24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的有關條款進行了細化和完善,現將《公告》內容解讀如下:
  •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的通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我局制定了《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現發給你們,自1994年1月1日起執行。  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特對出口貨物增值稅和消費稅的退還或免徵規定如下:  一、有出口經營權的企業(以下簡稱「出口企業」)出口和代理出口的貨物,除另有規定者外,可在貨物報關出口並在財務上做銷售後,憑有關憑證按月報送稅務機關批准退還或免徵增值稅和消費稅
  • 稅總發布國際運輸船舶增值稅退稅管理辦法
    第四條 適用船舶退稅政策的運輸企業,應於首次申報船舶退稅時,憑以下資料及電子數據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船舶退稅備案:(一)內容填寫真實、完整的《出口退(免)稅備案表》及其電子數據。該備案表由《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出口退(免)稅申報有關問題的公告》(2018年第16號)發布。
  • 關於進一步推進出口貨物實行免抵退稅辦法的通知[廢止]
    二、實行免、抵、退稅辦法的「免」稅,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徵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增值稅:「抵」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項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退」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於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
  •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的公告  為了方便納稅人辦理出口貨物勞務退(免)稅、免稅,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規範管理,國家稅務總局對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的管理規定進行了清理、完善,制定了《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
  • 稅務總局發布《國際運輸船舶增值稅退稅管理辦法》
    第四條適用船舶退稅政策的運輸企業,應於首次申報船舶退稅時,憑以下資料及電子數據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船舶退稅備案:(一)內容填寫真實、完整的《出口退(免)稅備案表》及其電子數據。該備案表由《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出口退(免)稅申報有關問題的公告》(2018年第16號)發布。
  • 問答:出口退稅企業免抵稅額是否繳納附加稅
    【問題】:有一家生產企業,既有內銷產品,也有外銷產品,內銷產品年末增值稅留抵稅額較大,那麼,出口退稅企業的免抵稅額能否衝減留抵稅額?出口退稅企業的免抵稅額是否應該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稅?
  • 【最新政策】稅務總局發布《國際運輸船舶增值稅退稅管理辦法》
    該備案表由《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出口退(免)稅申報有關問題的公告》(2018年第16號)發布。其中,「是否提供零稅率應稅服務」填寫「是」;「提供零稅率應稅服務代碼」填寫「01(國際運輸服務)」;「出口退(免)稅管理類型」填寫「船舶退稅運輸企業」;其他欄次按填表說明填寫。 (二)運輸企業從事國際運輸和港澳臺運輸業務的證明文件。
  • 關於發布《廣東省納稅人申領增值稅發票分類分級管理辦法》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  關於發布《廣東省納稅人申領增值稅發票分類分級管理辦法》的公告  2020年第6號  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為納稅人提供更為優質便捷的辦稅服務,滿足納稅人增值稅發票領用需求
  •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經保稅區出口貨物申報出口退(免)稅有關問題的批覆
    廈門市國家稅務局:  你局《關於從保稅區出口貨物申報出口退稅有關問題的請示》(廈國稅發〔2004〕194號)收悉。經研究,批覆如下: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出口退稅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65號)第一條規定,保稅區外的出口企業經保稅區銷售給外商的貨物,保稅區海關須在貨物全部離境後方可籤發貨物進入保稅區的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
  • 稅務總局發布疫情期間出口退稅減免稅網上申報操作指引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支持疫情防控有關稅收徵收管理事項的公告,其中,明確在疫情防控期間,納稅人申請辦理出口退(免)稅備案、備案變更和相關證明,以及所有出口貨物勞務、跨境應稅行為的,均可通過電子稅務局或者單一窗口出口退稅等網上平臺提交電子數據。
  • 關於加強出口退稅風險管理的思考 - 中國稅務網
    健全工作機制,合理配置人員,梳理業務流程,規範業務流轉環節和程序,有效監管出口退稅。通過明確出口業務崗責,強化部門協調配合,加強與納稅服務、稅源管理之間的橫縱聯動,全面掌握企業基本信息、動態信息、專業化評估等情況,建立徵退銜接、緊密配合的出口退(免)稅工作機制。  (二)是優化素質鏈。
  • ...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徵收管理事項的公告》的解讀
    答:為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減輕納稅人負擔,《公告》明確,疫情防控期間,納稅人通過電子稅務局或者標準版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出口退稅平臺等提交電子數據,即可申請開具出口退(免)稅相關證明。稅務機關審核電子數據無誤後,即可為納稅人開具相關證明。(九)在抗擊疫情期間,未實施出口退(免)稅無紙化申報的納稅人應該如何進行出口退(免)稅申報?
  • 關注:發布《增值稅發票分類分級管理辦法》的公告
    ,現將《增值稅發票分類分級管理辦法》予以發布。《北京市國家稅務局關於發布〈增值稅專用發票分類分級管理辦法〉的公告》(2018年第8號,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公告2018年第2號修改),以及《北京市國家稅務局關於普通發票申領有關事項的公告》(2015年第12號,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公告2018年第2號修改)第二條、第三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五項、第六項、第七項、第八項有關增值稅普通發票、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二手車銷售統一發票的規定同時廢止
  • 「已出口貨物不退稅即徵國內稅」說法的前世今生
    這要從我國改革開放後出口退稅制度的建立說起,來探究它的前世今生。出口退稅制度建立和「免、抵、退」稅辦法的實施為適應改革開放後新的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國務院於1985年3月,頒發了《關於批轉財政部<關於對進出口產品徵、退產品稅或增值稅的規定>的通知》,規定從1985年4月1日起實行對出口產品退稅政策。
  • 2006年上半年全市出口退(免)稅大戶情況分析
    2006年上半年全市出口退(免)稅大戶情況分析來源:溫州新聞網發布時間:2006-07-27 17:52:21字體:大 中 小  按海關結關數據  6月份,全市新增外貿企業22戶,現共有外貿企業560戶,較上年同期增加218戶,同比增長63.74%;6月份全市外貿企業申報出口退稅額17162萬元,上半年累計申報111403萬元,同比增長14.89%,其中前10強外貿企業申報出口退稅45590萬元,佔全市外貿企業申報應退稅款的40.92%,所佔比重較4月份降低了0.77個百分點。
  •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免、抵、退」會計處理
    一、「免、抵、退」的含義及計算步驟   「免、抵、退」法中的「免」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免徵生產銷售環節的增值稅:「抵」是指以本企業本期出口產品應退稅額抵頂內銷產品應納稅額:「退」是指按照上述過程確定的實際應退稅額符合一定標準時,即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於應納稅額時
  • 【答疑】享受即徵即退能否參與出口項目免抵退稅計算
    問:我公司是一家輪胎生產企業,翻新輪胎項目符合資源綜合利用標準享受增值稅即徵即退政策,同時公司又有出口項目,請問增值稅即徵即退項目能否參與出口項目免抵退稅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