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陽有個現象級的景區,名叫倒盞民俗村,在洛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倒盞村曾經火得一塌糊塗,可是要以傳統的觀點來看,它實在沒什麼優勢,首先,它實在太偏了,伊濱區本來就夠偏了,而倒盞村相對於伊濱區也是十分的偏僻,周圍除了這個景區,啥也沒有。
另外,這個景區與高大上無關,景區建在一條溝裡,沿著溝發展,簡直可以說土到極致。
最重要的是,景區還不收門票,不僅不收門票,而且還不收停車費,這在全國範圍來說,也是十分罕見了。
所以,曾經的倒盞村非常的火,在洛陽能排得上前三的超大停車場,每天都是停的滿滿當當。有一次,在一個工作日的上午10點,我去倒盞村,結果停車場都停滿了,非常的壯觀。
而且倒盞村還幾乎沒做過什麼宣傳,也很少策劃什麼活動,我身邊所有做景區的朋友都說,不知道倒盞村為什麼那麼火,這讓其他絞盡腦汁做宣傳策劃的景區,十分的羨慕嫉妒恨。
其他景區都有淡旺季,但倒盞村卻從來不分淡旺季,什麼時候去都是超級熱鬧,而去的人,又以家庭集體出遊為主,多多少少都要在景區消費一些,所以倒盞村也是洛陽景區的典範。
講真,倒盞村確實是一個非常適合逛一逛的地方,景區內的消費我都不高,都是五塊十塊的,逛著逛著就忍不住要消費。
我是基本上一有時間就去逛逛,也沒啥明確的要去玩的項目,或要吃的美食,但就想去逛逛,雖然開車成本遠遠要大於去洛邑古城。
由於種種原因,我今年還一次都沒去過,今天趁著周六去,算是今年第一次去,但這次去,卻讓我大吃一驚。
首先,景區門口熱鬧的景象沒了,以前景區門口有擺攤的,慢車道上有停車的,這次去,景區門口就很安靜,沒什麼人,我還想著是管理規範了,人都在景區裡呢。
進了大門,首先是找停車的地方,以前,周末的下午,想去倒盞村找車位是非常困難的,但這次,剛一進門就有車位。
停好車,進了景區之後,發現景區裡基本沒啥人,不說跟以往的周末比,就算是跟以往的工作日比,也是相差甚遠。
這就讓我十分的不解了,人都去哪了呢?景區還是這個景區,甚至比以往的項目更多了,但人都去哪了呢?
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我想,可能真的是大家兜裡都沒錢了吧!做生意的難,普通老百姓也很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