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回鄉創業養蝦,新手:水產養殖廢水如何處理?

2020-12-21 漓源環保

小龍蝦、白對蝦、基圍蝦……隨著人們對美食的需求,原本的數量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們,引來了不少大學生回鄉創業養蝦,有養殖戶諮詢漓源環保養殖廢水該如何處理,一起來看看吧。

養蝦廢水主要來源於殘餘飼料、浮遊生物代謝物、養殖蝦排洩物等,養蝦廢水與其他水產養殖廢水一樣,具有高有機物、高氨氮等特性。

蝦養殖廢水的大量排放,在汙染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的同時,反過來也制約了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養殖廢水必須經過合理的處理。

漓源環保整理出以下幾種方法供參考:

1.生物膜法:生物膜法主要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接觸氧化工藝等,這些技術因為其微生物的多樣化,在水產養殖廢水的封閉循環使用中得到廣泛利用;

2.活性汙泥法:活性汙泥法處理系統是汙水生物處理技術的主要技術之一,在傳統的活性汙泥法上發展成氧化溝工藝、間歇式活性汙泥法處理等;

3.物理處理法:依據水體及水體中汙染物的理化性質,採取曝氣、過濾、沉澱、吸附、氣浮等方法淨化水質,除去水中懸浮物質;

4.化學處理法:利用投加特殊藥劑等方法使廢水發生化學反應來處理水中的汙染物或懸浮膠粒。包括絮凝、中和、氧化還原、消毒等方法。

除以上處理方法,還可以選用人工溼地等方法進行處理,可根據出水水質,進行達標排放,或養殖回用。

關注漓源環保,帶您了解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回鄉創業養蝦,新手:水產養殖廢水如何處理?
    小龍蝦、白對蝦、基圍蝦……隨著人們對美食的需求,原本的數量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們,引來了不少大學生回鄉創業養蝦,有養殖戶諮詢漓源環保養殖廢水該如何處理,一起來看看吧。養蝦廢水主要來源於殘餘飼料、浮遊生物代謝物、養殖蝦排洩物等,養蝦廢水與其他水產養殖廢水一樣,具有高有機物、高氨氮等特性。蝦養殖廢水的大量排放,在汙染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的同時,反過來也制約了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養殖廢水必須經過合理的處理。
  • 大學生回鄉創業養蝦遭村民「哄搶」,是眼紅,撿漏還是人性的惡?
    隨著城市就業環境競爭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返鄉回家創業,湖南巖山鎮的創業者劉正軒,大學就讀生物工程與環境科學系,在學校期間就已接觸蝦類養殖,畢業後,劉正軒回老家湖南邵陽創業養蝦,並召集了幾個同學成立公司,原本以為可以靠這發家致富回饋社會,沒相到養的蝦卻被村民生搶,損失慘重。
  • 2020年創業搞養殖,選擇養殖淡水蝦如何?賺錢嗎
    蝦在我國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水產動物,相信大家都吃過不少。蝦的生長分布比較廣泛,在江河湖泊都是蝦的常見棲息、生長、繁衍的場所。尤其是蝦的適應性很強,能在各種淡水水域裡生長育肥,不僅如此,而且其的繁殖能力也非常強的,所以人工養殖蝦的產量比較高。
  • 打造水產養殖「矽谷」!林蝦集團要在全球大搞「水上村莊養蝦場...
    中國水產頻道原創報導,看林蝦集團如何打造一個屬於水產養殖的「矽谷」。由投資者匯集資金共同投資每個村莊,農場可以養殖蝦或魚,面積從8到12公頃不等,為至少20個家庭創造生計。據了解,LSO在1987年至2000年間已經設計並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綜合養蝦場,佔地110000公頃,為100萬人創造了就業機會。
  • 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鍾傳新:返鄉創業發展特色水產 念活「養蝦致富...
    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鍾傳新:返鄉創業發展特色水產 念活「養蝦致富經」2020-11-13 16:5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安縣融媒體中心        瀏覽量: 1498 次 我要評論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吸引了一批批返鄉創業者,土生土長的江安人鍾傳新便是雁歸之一,通過返鄉創業發展特色水產養殖
  • 水產養殖專家張家松赴雲傳授對蝦養殖技術
    (記者 劉興敏)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博士張家松受雲陽縣科技特派員徐敬明的邀請,專程到雲陽傳授對蝦養殖技術。當天,張家松到雲安鎮三灣村富明順水產養殖場,查看了養殖場周圍的環境、進水池的過濾和標蝦的養殖情況,詳細詢問了標蝦的運送、餵養以及水質監測、廢水資源的利用等方面的情況;講解了改進蝦池、有效利用蝦池、通過當地的井鹽滷水資源降低養殖成本等方法;還將自己在新疆的實驗成果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養殖場。
  • 養蝦人急了!湛江吳川被曝光:連片蝦塘廢水直排大海,染黑20公里海灘!
    養蝦人急了!湛江吳川被曝光:連片蝦塘廢水直排大海,染黑20公里海灘!兩名養蝦超過20年的村民說,一直以來,尾水都是直排,沒有處理。《吳川市志(1979-2000)》介紹,1998年起吳川的高位池養蝦快速發展,到2000年全市養殖面積7000多畝,其中金海岸海域5000多畝。記者查詢衛星地圖發現,早在2010年的歷史圖像就可見到蝦塘的汙水排向海灘,黑色的溝壑十分顯眼。
  • 新手養殖河蝦,需要掌握的技巧
    本期標題:新手養殖河蝦,需要掌握的技巧三農導語:河蝦又稱青蝦屬於一種常見的淡水蝦類,在農村很多河流或者小溪中都可以見到。近些年來,因為它廣闊的養殖前景,養殖河蝦的人愈發增多,那麼如何養殖河蝦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河蝦養殖的一些要點。一,池塘的管理河蝦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在選擇池塘的時候,需要遠離工業廢水汙染源,保證淡水水源充足,並且具有良好採光性的位置。
  • 2020年創業搞養殖,選擇養殖淡水蝦如何?賺錢嗎
    蝦在我國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水產動物,相信大家都吃過不少。蝦的生長分布比較廣泛,在江河湖泊都是蝦的常見棲息、生長、繁衍的場所。尤其是蝦的適應性很強,能在各種淡水水域裡生長育肥,不僅如此,而且其的繁殖能力也非常強的,所以人工養殖蝦的產量比較高。
  • 鹹寧女研究生棄高新回鄉成立合作社 稻田養蝦養鴨年賺百萬
    鹹寧網訊 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柱、通訊員王世剛、李攀龍報導:在赤壁市中夥鋪鎮,女研究生田淑嫻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回鄉成立合作社,發展稻田養蝦養鴨,去年產值超百萬元。
  • 父親養殖40年,碩士兒子回鄉接班,獨創菌種養蝦,年收超百萬!
    —— 「第四屆中國加州鱸產業發展論壇」火熱招商——獲得「年度產銷履歷水產達人」的柯丁風,養殖歷程40餘年,兒子柯明賢3年多前放下工程師的工作回鄉接班,落實產銷一貫化,從養殖、分級、包裝到銷售都自行掌握,2010年更打造「蝦覓世界」品牌,在官網銷售和供應餐廳食材,間接帶動周邊養殖戶投入自產自銷,來看看父子倆如何協作養出肉質鮮美的白蝦
  • 美國大學生在室內反季節養蝦,冬天價格翻倍,廢水還能用來種菜
    像我們所熟悉的海蝦,大家都知道蝦肉不僅味道非常鮮美,而且還是低脂肪、高蛋白的營養佳品,就連蝦殼都含有豐富的鈣與磷等補充我們人體所需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但是蝦雖然含有很豐富的營養價值,但是卻不容易保存,而且非常容易變質,是一種極難運輸的食物,一般活蝦都是只能在當地銷售,又是運輸到太遠的內陸地區,這蝦的損耗是非常高的,因此內陸地區能買到的活蝦,至少是原產地價格的好多倍。
  • 水晶蝦的養殖科普,如何養殖水晶蝦?
    水晶蝦是蜜蜂蝦經人類配種雜交進化而來的一種生物,水晶蝦外殼多呈現紅白相間或者黑白相間的花紋,外觀看上去非常美麗,所以水晶蝦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珍貴的養殖觀賞水生生物,許多人都會被水晶蝦的外表所吸引,毫不猶豫的買回家中進行餵養,但是我們還是要了解一些水晶蝦的飼養技術,水晶蝦到底好不好養呢
  • 蝦塘廢水直排大海,染黑20公里海灘!養蝦尾水生態處理技術都有哪些?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鄧旺明等人撰寫的《南美白對蝦近海養殖水體汙染現象與分析》、浙江海洋學院蔡惠文等人撰寫的《海水養殖汙染負荷評估研究》論文均指出,海蝦養殖的尾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含大量有機碎屑、蝦糞及無機氮、無機磷、溶解有機物的廢水直接進入海域,或會導致赤潮發生,大量生物死亡,同時存在抗生素殘留汙染、生物汙染等可能,打破海洋生態平衡。兩名養蝦超過20年的村民說,一直以來,尾水都是直排,沒有處理。
  • 陳文凱:闖出一條養蝦致富路|陳文凱|澳洲淡水龍蝦|水產養殖|洪洋鄉
    本期《我們都是追夢人》的主人公是在羅源創業的外地郎,他帶著專業知識來到洪洋鄉王認村,因地制宜發展生態養殖,誓要闖出一條養蝦致富路。他是創業青年陳文凱。陳文凱,畢業於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就讀水產養殖專業。
  • 山東萊州宜澤水產成功南蝦北育 打破南美白對蝦養殖瓶頸
    2008年全球經濟風暴之後,沿海水產行業一直處於低迷狀態,尋求市場突破,打破水產養殖僵局,成為金倉街道崔家村支村兩委與各大養殖戶亟待解決的問題。2016年金秋十月,崔家村的漁民們迎來了商業契機,廣東湛江海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萊州宜澤水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實驗的南蝦北育獲得成功,打破了沿海水產養殖的瓶頸。
  • 水產雜談丨論養蝦的水土屬性
    水產雜談丨論養蝦的水土屬性2020-02-10 16: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熱點        因為水土是不斷變化的,養戶能調節好它們的正常狀態(各項養殖指標)時,對蝦才能有機會養成,才能有機會獲得高產量。養蝦的過程中一旦「水土不服」,偷死嚴重。要麼養其的蝦塘汙染大(潛伏病毒或細菌),要麼其免疫力差(潛在劣質基因)。一直」低產」(這裡指對蝦成活率少於20%)的蝦塘,就得機械翻土或延長曬塘時間。養蝦好比不斷的堆積木,基礎是底層要穩。
  • 水產養殖貼士:河蟹池混養小草蝦養殖技術
    水產養殖貼士:河蟹池混養小草蝦養殖技術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綜合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2-04-18 12:59:00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野生資源的日漸枯竭,僅靠外河捕撈的產量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對其進行人工養殖將變得越來越有必要,但到目前為止,尚未見人工養殖報導。  河蟹、鱖魚,是我國的優質高檔淡水水產品。近年來,在漁業科技入戶工程項目的實施帶動下,河蟹、鱖魚兩品種在當地的主要養殖模式——「蟹套鱖養殖模式」已被當地群眾廣泛接受。
  • 蝦塘廢水直排大海,染黑20公里海灘!養蝦尾水生態處理技術都有哪些?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鄧旺明等人撰寫的《南美白對蝦近海養殖水體汙染現象與分析》、浙江海洋學院蔡惠文等人撰寫的《海水養殖汙染負荷評估研究》論文均指出,海蝦養殖的尾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含大量有機碎屑、蝦糞及無機氮、無機磷、溶解有機物的廢水直接進入海域,或會導致赤潮發生,大量生物死亡,同時存在抗生素殘留汙染、生物汙染等可能,打破海洋生態平衡。兩名養蝦超過20年的村民說,一直以來,尾水都是直排,沒有處理。
  • 4名大學生齊創業,做水產養殖,年收入上百萬元
    「泥鰍兄弟」4人,是浙江海洋學院水產養殖專業的同班同學,其中3人2013年畢業,而王小軍繼續讀研究生。畢業之際,他們4人的想法出奇地一致:給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我們正好用所學的水產養殖技術,打拼一份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