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聽到歌手韓紅的《天路》,常常有種莫名的感動,青藏鐵路的修通,標誌著當地不通火車的歷史從此結束,這不僅是鐵路修建史上的一個奇蹟,更圓了無數人的夢想。對曲靖人而言,從19世紀初開始,曲靖人也曾為建造這樣一條「天路」而努力過,百多年的歷程,也曾飽含辛酸。
勘測遠在百年前
數千年前,秦朝的「五尺道」曾經讓曲靖這個滇東重鎮感覺過交通的便利。一百多年前,為了使雲南與印度洋、太平洋形成連通,方便物資運輸,人們開始勘探經過曲靖的鐵路;七十多年前,為了便於鐵路運輸與霑益機場空運銜接,人們修建了敘昆鐵路昆明到霑益段的鐵路線。雖然目的不同,但是昆沾線通車後,以雲南高原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及龐大的運輸能力,徹底改變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的世界。
要想富,先修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深刻領會這句話的內涵了,但可悲的是,在當時,這並不是中國人,而是外國人,確切地說,是那些對中國垂涎三尺的外國人。
有資料顯示,在距今115年前的1894年至1900年間,也就是清朝光緒二十年至二十六年近6年的時間裡,一些外國人就開始關注曲靖這這塊寶地。他們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一直在積極為本國政府出謀劃策,夢想修建一條經過曲靖境內,從印度、緬甸到昆明通向四川,直達揚子江岸,連接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鐵路。首先進入曲靖進行勘測的人是英國人戴維斯,這個身為英國遠東情報分局局長的戴維斯數次進入雲南調查,組織測量隊勘測了包括曲靖宣威、昆明和自昆明經牛欄江、昭通到宜賓等地的線路。之後,法國人奪取滇越鐵路修築權後,也立即派軍官格裡萊對從昆明經曲靖牛欄江、昭通到宜賓的線路進行了勘測。1910年,中國人聘請美籍工程師多萊完成了昆明經德澤、昭通、高橋、大灣子至宜賓鐵路的初測。
但是,勘測進行了多年,由於種種原因,曲靖的「天路」並未真正開工建設。掐指算來,從初測到動工,曲靖人居然翹首期盼了長達44年。
初建卻在戰火中
1937年,日本人發動侵華戰爭,抗戰爆發,這個悲劇性的事件倒成為促進曲靖「天路」修建的「契機」。 據資料介紹,為抗戰需要,便於鐵路運輸與霑益機場空運銜接,也便於打通越南、緬甸及印度洋與太平洋的連通之路,1937年11月,四川省主席劉湘在南京與雲南省主席龍雲商定,決定籌集資金法幣2000萬元啟動修建敘府(宜賓)到昆明的敘昆鐵路建設。經過測量比選,決定選擇從敘府經水富,溯橫江經鹽津、大灣子、彝良至威寧,再由宣威、曲靖至昆明中線與東線結合的方案修建敘昆鐵路。
恰在這時,日軍佔領越南,圖謀進犯雲南。為防止日軍沿滇越鐵路人侵雲南,國民政府下令炸毀南溪河中越鐵路大橋,開始拆除河口至碧色寨間路軌,破壞部分橋梁、隧道。
這次拆除,讓曲靖「天路」得以修建。鋪設曲靖這條 「天路」的路軌來自兩條拆除的鐵路,一條來自滇越鐵路河口至碧色寨間的路軌,另一條則來自滇緬鐵路石咀至安寧段路軌。
拆除的河口至碧色寨間177公裡的路軌,用於鋪設了昆明至曲靖162公裡的路軌。1938年9月,國民政府交通部與川、滇兩省正式組成川滇鐵路公司理事會,並成立敘昆鐵路工程局。1938年12月,昆明至曲靖段鐵路開工,1941年4月1日鐵路鋪到曲靖並通車。
拆除的滇緬鐵路石咀至安寧段路軌,用於鋪設了曲靖至霑益11.4公裡的路軌,其間一波三折。1941年5月29日,蔣介石指令雲南省主席龍雲繼續拆除滇越鐵路芷村至西洱段,軌料移鋪曲靖至霑益路段。拆除個碧石鐵路移鋪滇緬鐵路,遭滇南紳商強烈反對,個碧石鐵路公司據理力爭,未予拆除。當時,另一條重要鐵路滇緬鐵路也正加緊施工,但是工程卻時斷時續。加之連年戰爭,因此,在整整3年時間裡,曲靖至霑益這段11.4公裡的路軌一直沒有鋪成。
據資料介紹,滇緬鐵路起點在今昆明,終點在緬甸的臘戍。滇緬鐵路於1938年12月動工,1942年因滇西失守而停工,整個工程浩浩蕩蕩,但線路實際鋪軌僅僅是從昆明修到了安寧。1944年,隨著中國遠徵軍反攻緬甸日軍,為保障國際通道暢通無阻,當局決定另修一條連接中印的「史迪威公路」,於時,當史迪威公路開始動工修建之時,滇緬鐵路全面停工,近30萬人的血淚勞動最終功虧一簣。
三年後的1944年,拆除滇緬鐵路石咀至安寧段路軌,移鋪敘昆鐵路曲靖至霑益段,昆明至霑益段改稱昆沾線。據資料介紹,1944年6月1日,鐵軌鋪到霑益,昆沾線正式通車,累計鋪軌173.4公裡。1963年7月,針對準、米軌鐵路多處平交,運輸互相干擾,國家鐵道部開始拆除米軌鐵路。至1970年,昆沾線米軌全部拆除,完成曲靖第一條「天路」的歷史使命。
圖片拍於昔日的老火車站在今天白石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附近
天塹通途一夢間
當人們以步量天之時,山間林隙即是坦途;當人們使用畜力作為交通工具之時,五尺古道即是坦途;當人們以石油為動力驅動汽車之時,公路即是坦途;當火車奔馳在石子鋪就的鐵軌之上的時候,鐵路便是坦途。
我國的鐵軌分為寬軌和窄軌兩種,寬軌有4種,軌距在1520毫米到1676毫米之間,東北有些俄國人修建的鐵路就是寬軌鐵路,我國鐵路目前的標準軌距是1435毫米。窄軌軌距在597毫米至1219毫米之間,多達19種,典型的有600毫米、762毫米和1000毫米等。昆沾線主要技術條件參考滇越鐵路標準,軌距1000毫米,比現在國內通行的標準軌窄43.5釐米,因而故稱「米軌鐵路」。
「火車沒有汽車快。」熟悉雲南的人都知道這是「雲南十八怪」中流傳最廣的一怪,說的就是當時奔馳在「米軌」上的小火車。
在今天動車以時速200公裡、輕軌火車以時速400公裡的速度不斷打破一次次世界紀錄的時代,小火車以時速25-35公裡的速度和自身的的搖晃而存在於鐵路運營之中時,這應當是怎樣一種情景呢?
有資料顯示,1945年,昆沾線所屬的川滇鐵路公司包括與滇緬線昆明至石咀段共有蒸汽機車25臺、客車33輛、貨車197輛,昆沾線在昆明設機務段,小新街設車房,昆明北、大板橋、楊林、小新街、馬過河、雞頭村、曲靖設給水設備,昆明北、四營、小新街、曲靖4處設煤臺,昆明北、曲靖設三角線供機車轉向,並在昆明設機車工廠。昆明北至霑益架設電話線3對供調度。
敘昆鐵路通車後,外省、外地旅客一般均需從昆明乘火車到霑益,再換乘汽車出省。1945年抗戰勝利後,返鄉人員增加,當年發送旅客103.6萬人次。1943年至1945年,昆明、曲靖段累計完成旅客周轉量2.53億人公裡,貨物周轉量6560萬噸公裡,運送士兵46萬人次,開行軍車807列。抗戰勝利後,軍運減少,商賈東歸,客貨運量銳減。建國後,旅客日益增多,據霑益、曲靖兩站統計:1953年年運量9.55萬人次,1960年33.81萬人次。
今天,每當乘坐城際列車往來與昆明、曲靖之間時,看著車窗兩邊的景物飛奔而逝;每當打開曲靖地圖,看著密織如蛛網般的交通線路時,不由得感慨造物主的神奇和世事的弄人,也不由得感慨什麼叫交通便捷。天塹通途,在昆沾線的基礎上,境內597.9公裡鐵路縱貫全境。貴昆、南昆鐵路兩條電氣化鐵路縱貫全境,連接昆明、北京、上海、廣州、南寧等城市。昔日的南方絲綢之路,如今已成為公路、鐵路縱橫交錯的交通要道,「滇黔鎖鑰」、「入滇門戶」、「雲南咽喉」在便捷的交通中得到彰顯,綻放異彩。
面對現實,除了放歌我們別無選擇。「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岡,看那鐵路修到我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在曲靖人心中,曲靖的鐵路也是這樣一條神奇的「天路」!
圖文:包建新
編審:楊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