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師#最近日本《陰陽師》安倍晴明的故事成了國內電影的寵兒,趙又廷和鄧倫的《晴雅集》,陳坤版的《侍神令》也陸續上檔,其實早在2001年瀧田洋二郎導演就根據夢枕貘的同名小說拍攝了真人版電影,其中野村萬齋的表演,梅林茂的音樂對日本平安時代的還原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電影《陰陽師》以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以陰陽師安倍晴明為中心講述了他和好朋友源博雅一起去除妖邪守護平安京的故事,影片上映後成了當時的票房黑馬,野村萬齋扮演的安培晴明更是被奉為經典,雖然這是他主演的第一部電影,但對晴明的塑造也足以令後輩演員望塵莫及。
原著的晴明有一半狐狸血統,驕傲,風雅,俏皮,睿智,自信,善良,都是他的特點,也讓他成了謎一樣的人物,野村恰到好處的將這些性格特徵融入到舉手投足之間,眉眼嘴角皆是戲,最讓影迷津津樂道的是晴明施展法術的時候,或一驚四座,或力挽狂瀾,而這時候的野村從表情到動作都渾然天成讓人過目不忘,如果說野村萬齋的表演帶給人視覺的享受,那麼影片的原聲音樂則給人以聽覺上的衝擊。
電影原聲音樂創作者梅林茂從日本神技音樂中獲得靈感,用大量的傳統樂器來展現古京都的風韻,除了從傳統中汲取營養,梅林茂還敢於創新,將日本雅樂中的龍笛,與現代管弦樂相結合完美演繹了日本特有的古典韻味。
野村的表演和梅林茂的音樂支撐起了《陰陽師》的骨架,而影片在場景和服飾方面的精準也更加容易讓觀眾產生共情,讓觀眾正切感受到平安時代的魅力。
劇中的古式建築和繁複的人物服飾,有桃花流水的林中小院都在訴說著平安時代獨有的氣質,其中晴明的庭院更是點金之筆,院子裡總有花草景象,看似雜亂無章,其實生機勃勃,晴明或獨自在庭中休息或與博雅在廊下飲酒聊天,風雅又不失愜意,而當野村萬齋穿著傳統服飾跳起泰山府君祭之舞配合精緻到手指頭的表演,瞬間就讓平安時代最偉大的陰陽師安倍晴明活了過來。
近二十年的日本經典電影在異國再次被搬上大銀幕,回首看去《陰陽師》就像一個豐碑,早已被奉為經典,那時雖沒有如今的「狂拽酷炫」特效,卻留給演員更多的發揮空間,通過傳神的演技,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帶觀眾走進那個時代。在看現在在龐大資本的運作下,在「燒錢」的特效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做不到。觀眾更多的是被視覺效果所震撼,就像當初人們第一次看《阿凡達》那樣記得的更多的是場景的美輪美奐,故事情節又能記得多少?
《晴雅集》和《搜神令》的上映視覺效果自然不必擔心,唯一讓影迷為之擔心的就是留給演員的表演空間有多大,故事情節改編是否符合原著或是改編能否讓觀眾買帳,這一切都還是未知。
不知你看沒看過日本版《陰陽師》,是否期待即將上映的這兩部電影呢?在看之前,不妨先看看這部日本電影《陰陽師》吧!有任何看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