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個神奇的東西,我愛看電影,但大部分都是在往返世界各地的長途班機上惡補的。
旅遊,宛如電影的孿生兄弟,既相互關照,也互相捧場,因電影而走紅的外景地屢見不鮮!
我酷愛歷史題材的片子,也因此從中發現了很多我嚮往的目的地,如以色列、如埃及、還如約旦、摩洛哥等等,當我偶然看完好萊塢著名導演梅爾·吉普森執導的《耶穌受難記》後,義大利的馬泰拉,這個神奇的外景地,就成了我惦記的嚮往之地。
2002年,梅爾·吉普森執導的宗教題材大片《耶穌受難記》開拍,影片將耶穌被猶大出賣被俘至被釘上十字架的人生最後12小時的悲壯故事搬上銀幕,引起巨大轟動,2004年該片公映後雖備受爭議,但卻獲得巨大成功。天主教徒們看完電影,卻發瘋般的尋找該片裡酷似
當年耶穌居住和蒙難地的拍攝外景地,如此,義大利東南部巴西利卡塔(Basilicata)地區的馬泰拉(Matera),這個因交通閉塞而沉睡上千年、幾乎被世人遺棄、甚至被義大利人視為恥辱的古城,突然迎來了來自世界各地粉絲,一夜走紅!
第一次去馬泰拉,正是國內熱播路遙的巨著《平凡的世界》電視劇的日子,因此,當我們翻山越嶺突然看到我嚮往依舊的馬泰拉時,我脫口而出:媽呀,雙水村!
這是一個建在一座山頭上宛如我們陝北窯洞穴居的巨大村落,光禿禿的土城幾乎看不到一棵樹,黝黑而被年代打磨的發光的石板路蜿蜒著從山底穿梭古城爬上老城頂部,深一腳淺一腳的拾階而上,兩旁黃裡透黑的建築倔強而堅毅的矗立著,歷史感十足。很多院落目前已有人居住,還有很多依然敗落著,但卻不失倔強!在老城裡漫無目標的遊蕩,咖啡館和小酒館不時出現,讓本感覺穿越的你還帶著些現代感,有趣!
最讓我感動的是站在對面山上高處俯瞰全城,古城挺拔、震撼,放眼望去,無數黑洞洞的窗戶,仿佛都在敘說著各自神秘的故事。
據說,這裡是義大利最早的洞穴居住之地。因此地群山環抱、交通閉塞,與世隔絕,也就成了義大利最落後的地區,長期以來,貧窮使得這裡人畜混居、骯髒不堪,曾是義大利人深感恥辱之地,直至1968年,當地政府為改變居住環境,在古城旁建立新城,將居民遷往新居,老城從此破敗,一度成為世界鬼城之首。
我真的感慨,梅爾·吉普森是如何發現的此地。我更感激,如果不是他的慧眼,這個偉大的古城,將於我的旅行故事失之交臂。
馬泰拉走紅之後,遊客趨之若鶩,很多義大利的藝術家也搬來此處,獲取偉大的靈感。獨具慧眼的商人也趕往馬泰拉,將遺棄的老房子進行改造,打造成獨樹一幟的「sassi」窯洞酒店或餐館,政府也鼓勵舊人們重返家園,並給那些願意搬回來的人們以經濟補助,從事紅火的旅遊業,一時間,破敗的馬泰拉成為義大利最炙熱的旅遊勝地。
於是,馬泰拉迎來了以下殊榮:歐洲文化中心;孤獨星球稱其為「世界遺失聞名古城」等等。
對了,來了一定要在窯洞酒店住上一晚,在古城昏暗的燈光下,吃一頓正宗的義大利晚餐尤為浪漫,再點瓶來自託斯卡納的紅酒,這一晚,不醉也微醺了!
再後來,我又兩次前往馬泰拉,而每次,都會比上一次更喜歡,也更感動!
來自海哥旅行回憶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