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國學經典,代代相傳。有一句千古名言,幾乎人人都能爛熟於心,但是從古到今,卻並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到底是哪一句名言呢?它就是: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這句名言出自國學經典《增廣賢文》一書,意思是: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就會經常感到滿足,懂得任何事物都有止境就應適可而止,能做到這兩點,一生都不會遭受恥辱。古往今來,世世代代,大家每天都在說,要知足常樂,要適可而止,敢問有誰真的做到了?
人性的弱點包含了貪婪的一面,人永遠是不知足的。有了星星盼月亮,有了饅頭想包子,住進樓房饞別墅,總之欲望是無限的。由此而滋生的私慾膨脹後果很可怕,就像寓言《漁夫和金魚》裡的老太婆一樣,如願當上了女王尚不罷休,最後落了個一無所有,從零開始。
現實生活中更是這樣。前幾天轟動一時的螞蟻暫緩上市,就是給馬首富敲響了警鐘。表面上看是因為馬的外灘二十一鍾演講,其實深層次的原因或許更為複雜,但歸根結底正是應了我們今天這句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凡事都有止境,適可而止吧!
偉人的事跡轟轟烈烈,但總是離我們很遙遠。我們普通老百姓的親身經歷終究是真真切切的。拿我來說吧,前年兒子高考521分,比一本分數線僅高出5分,結果剛剛好被一所實力不俗的大學一本專業錄取,雖然不是985,211名校,但是我們全家都很高興,特意慶祝了一番,為什麼?因為兒子平時的成績一直徘徊在450分上下,能考上一個好二本就不錯了,我們從來就沒有奢望過他會考上一本。結果他高考時超常發揮,比平時足足高了70分,70分呀!要知道高考一分之差就能甩掉400多人,這就是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高考考了620分,他們全家在抱頭痛哭,而我們兒子只考了521分,我們卻歡天喜地!要知足而常樂呀!
具體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其實大家都應該知足常樂,知止常止。公務員升職了,白領們漲薪了,農民們增收了,生意人賺錢了……只要我們在不停地努力,相信回報一定是成正比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難道我們不應該知足常樂,笑口常開嗎?!
深諳人間情,傳播正能量。歡迎大家對中國傳統文化探討交流!